?

甲骨文探索之路對當代青年的啟示

2020-10-15 09:46尹雯王寶珍
傳播力研究 2020年9期
關鍵詞:當代青年賀信文化自信

尹雯 王寶珍

摘 要: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高屋建瓴地闡明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重大原則和方向。全會閉幕后的第二天,習近平總書記在致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0周年賀信中,以甲骨文這個文化實證進一步激發全民文化自信。文章通過闡述百年甲骨文探索之路為當代青年帶來的四點啟示,進一步指出青年一代要深入學習貫徹全會關于堅定文化自信,努力繼承和發揚甲骨文學者孜孜以求、永不言棄的求索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時代奮斗者的姿態為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而奮斗。

關鍵詞:賀信;甲骨文探索之路;當代青年;文化自信

中圖分類號:K877.1;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09-00-02

了解一個國家首先應從認識該國文化開始。文化是國家之靈魂,是一種能振奮民心、凝心聚力的強大力量。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在系統總結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時說:堅持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全體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緊緊團結在一起的顯著優勢,還圍繞“如何堅持和完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高屋建瓴地闡明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重大原則和方向,體現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信心和決心”。會議閉幕后的第二天,習近平總書記在致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0周年賀信中(以下簡稱“賀信”)說:“殷墟甲骨文的重大發現在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將甲骨文發現和研究的意義提升到推動中華文明發展和人類社會進步的高度。賀信以甲骨文這個文化實證進一步激發全民文化自信;青年一代在備受鼓舞的同時,應認真學習全會精神、賀信精神,不僅要認識到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意義,還要領悟到甲骨文的時代價值,積極追尋百年甲骨文探索之路所帶來的深刻啟示,進而思考文化自信與中國力量、文化自信與個人成長之間的關系。

一、甲骨文探索之路中的堅持不懈與當代青年成長之路中的堅定不移

循著甲骨文探索之路走來,看到“甲骨四堂”羅振玉、王國維、董作賓、郭沫若等老一輩學者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仍堅持科學挖掘甲骨文、研究甲骨文,嘔心瀝血、傾盡所有。高明、裘錫圭等為我國古文字研究貢獻畢生精力,鍥而不舍。高明先生的《古文字類編》飽含心血,成為查閱甲骨文、金文的案頭必備;胡厚宣先生主編了《甲骨文合集釋文》,一遍遍審校的“待問篇”和“記事本”上記滿了胡先生的回答和考證,傾注了先生畢生心血,遺憾的是他沒能看到這部巨著的出版。他們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正是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中所說的中國精神。當代青年要堅持黨的領導,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高舉一代代甲骨文研究學者那堅持不懈的火炬,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奮力邁出建設祖國、服務社會的新步伐。

二、甲骨文探索之路中的文化淵遠與當代青年成長之路中的文化自信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在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座談會上說:“甲骨文是千年中華文明的鮮明標志,也是對人類文明的重要貢獻?!薄栋碴柸請蟆吩u論員文章這樣評價甲骨文:“作為中華文明傳承的載體和見證,甲骨文以強烈的民族凝聚力和綿延不斷的歷史,印證著中華民族前進的足跡,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卓越智慧和偉大創新精神?!奔坠俏氖瞧駷橹怪袊l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它的偉大不僅在于它的“古”,還在于絕大多數文字都已“字母化”的今天,從漢字中依然能看到“圖畫”象形的影子,能依據字形聯系本義,依稀能看到甲骨文這個“漢字媽媽”的優秀基因。作為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的甲骨文也為推動世界文明進程做出了巨大貢獻,增添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自信,也激起了當代青年作為中華兒女的由衷自豪。這份自豪正是將文化自信與個人成長聯系在一起的自信,是熱愛祖國的具體體現。當代青年不僅要堅定文化自信,還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三、甲骨文探索之路中的孜孜以求與當代青年成長之路中的不忘初心

《離騷》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破譯甲骨文的專家學者們真正踐行了這種求索精神。目前出土的甲骨文可追溯至商王武丁時期,若按夏商周斷代工程將武丁在位時間定為公元前1250年至公元前1192年來算,距今已有三千余年。甲骨文距今如此久遠,且多為卜辭,字簡文約,識字難度非常大。雖然術業有專攻,但當代青年仍應響應全會號召,積極參與到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去,學習領悟古文字專家孜孜以求、攻堅克難的識字精神,并將這種精神運用到個人成長之路中去。只有真正做到不忘初心、只有始終牢記使命,才會緊緊抓住理想途中的每一個小目標不放手,才能永不放棄,不向困難低頭,以堅韌不拔的“識字”精神攻克成長路上的一個個“甲骨文”。

四、甲骨文探索之路中的無私奉獻與當代青年成長之路中的功成不必在我

“1899年發現的殷墟甲骨,是中國近代史料‘四大發現之一。在20世紀的甲骨文研究歷程中,時代風云變幻,學者們始終守護和傳承著甲骨文研究?!蓖砬迨捤鞯哪甏?,在烽煙四起的年代里,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里,在國家建設剛剛起步的年代里,一代代古文字學家甘坐“冷板凳”,默默地挖掘、探索、破譯。王懿榮、劉鶚、羅振玉、王國維等學者花重金、甚至是舉家之力來收購、挖掘骨片,哪怕是商代的無字骨片也不放過。一代代文字學專家再苦、再難,也要研究,只為激活每一個甲骨文背后的古代世界,不斷推進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研究,他們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愛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國家利益和社會利益永遠列在首位。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要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制度,要求必須堅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會議和賀信都強調了文化自信、家國情懷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這個層面上講,習近平總書記的寄語也同樣適合當代青年,全會所希冀構筑的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當代青年指明了奮斗方向。當代青年要深入學習貫徹全會關于堅定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時代奮斗者的姿態將個人之小我與國家之大我聯系起來,為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而奮斗。

參考文獻:

[1]經濟日報評論員.用制度優勢開創文化興國新局面——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N].中國經濟報,2019-11-07(05).

[2]董作賓,董敏.甲骨文的故事[M].??冢汉D铣霭嫔?,2015.

[3]胡厚宣.甲骨文合集釋文[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4]評論員.發揮資源優勢 增強文化自信——一論學習貫徹習近平致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0 周年賀信精神[N].安陽日報,2019-11-04(01).

[5]王信宇.從殷墟走來 向世界走去——寫在甲骨文發現140周年之際[N].語言文字報,2019-10-30(2).

收稿日期:2020-3-10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蘭州工業學院青年科技創新項目“新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研究”(19K-026)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尹雯(1984—),女,講師,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古典文獻學、漢語言文字學研究;王寶珍(1981—),女,講師,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歡
當代青年賀信文化自信
《體育教學》創刊40周年賀信賀詞
學賀信 頌童謠
以“賀信”為例的傳統教學與信息化教學設計對比及反思
論網絡環境對當代青年的影響
當代青年社會責任品格的培養研究
“一帶一路”與青年社會責任
新聞媒體堅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讓西方文化帝國主義“退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