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種手術方法治療老年復發性腹股溝疝的臨床觀察

2020-10-19 20:17劉志廣
健康大視野 2020年15期
關鍵詞:老年患者

劉志廣

【摘要】目的:探討臨床治療老年復發性腹股溝疝過程中Lichtenstein術和腹腔鏡經腹腔腹膜前疝修補術(TAPP)聯合腹膜前疝囊部分橫斷術的實際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我院接收120例腹股溝疝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對照組患者主要采取的是Lichtenstein術治療方式。觀察組患者主要采取的是腹腔鏡經腹腔腹膜前疝修補術(TAPP)聯合腹膜前疝囊部分橫斷術治療方式,對手術后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及復發狀況進行探討。結果:在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方面,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3.3%顯著低于對照組11.7%,(P<0.05)。觀察組復發率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在臨床治療老年復發性腹股溝疝的過程中,TAPP聯合腹膜前疝囊部分橫斷術能夠明顯的提升治療的安全性,也能進一步改善患者手術后的免疫功能,并實現對并發癥的有效控制,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

【關鍵詞】復發性腹股溝疝;善修補術;老年患者

【中圖分類號】R69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5-039-02

腹股溝疝屬于非常常見的一種外科疾病,腹腔壓力增大、腹壁強度下降導致腹股溝疝發病的主要原因,該疾病具有較高的術后復發率。老年患者往往同時合并其他并發癥。因此臨床上通常會應用手術方法來進行治療。本研究過程中利用TAPP聯合腹膜前疝囊部分橫斷術對老年復發性腹股溝疝進行治療,取得了良好治療效果,該安全性較高,現將其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體檢中心在2016年1月-2019年5月之間所接收的120例腹股溝疝患者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方式將所有12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每組患者60例。對照組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齡為61~73歲,平均年齡為平均年齡為(64.2±4.3)歲。觀察組有男性44例,女性16例,年齡為62~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平均年齡為(65.3±4.1)歲[1]。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大,可進行類比(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主要采取的是Lichtenstein術進行治療。做好手術準備后,通過硬膜外對患者進行麻醉處理,手術切口選擇在髂前上棘與恥骨結節連線中點上方1.5~2cm處到恥骨結節處,切口長度5cm左右。然后將腹外斜肌腱膜進行逐步分裂,有效擴大手術視野,再針對疝囊進行結扎處理。

1.2.2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主要采取TAPP聯合腹膜前疝囊部分橫斷術進行治療,完成患者麻醉處理之后,將手術切口選擇在臍上緣位置,切口整體長度為1cm左右,隨后利用Veress針將CO2通過穿刺方法在腹腔內部維持13mmHg左右的壓力,隨后通過腹腔鏡對病灶進行觀察,確定位置后將5mmTrocar置入。在進行疝囊切除的過程中,由于其經常會存在粘連現象,導致剝離難度較大,通常會采用電解銳性分離粘連,即可保證疝囊完全實現游離。隨后就可以將卷曲后的補片置入其中,并完成修剪和縫合處理,做好止血工作[2]。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手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首次下床時間和術后4h的疼痛程度。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進行評分,滿分10分,7到10分為重度疼痛,4到6分為中度疼痛,1到3分為輕度疼痛。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過程中主要采用SPSS22.0統計分析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利用x±s來表示計量資料,利用t檢驗,用%來表示計數資料,并通過x2來檢驗。當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3]。

2結果

2.1兩組患者術后恢復狀況比較

在手術后4h,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患者在VAS評分方面明顯要低,而且手術后下床時間以及整體的住院時間也要比對照組短(P<0.05),如下表1所示。

2.2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及術后復發狀況對比在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方面,對照組為11.7%,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3.3%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在術后的復發情況方面,對照組患者復發率為5%,觀察組患者復發率(1.7%)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如下表2所示。

3討論

腹股溝疝是臨床上非常常見的一種外科疾病,其主要是因為腹股溝區域出現了缺損狀況,從而使得體表呈現出包塊突出,患者腹腔壓力升高或者是腹壁肌肉強度不足的情況下就會導致出現腹股溝疝。老年人本身易發生肌肉萎縮、腹壁薄弱、便秘相關疾病,由此就會導致腹腔壓力升高,這也是老年人腹股溝疝整體發病率較高的主要原因。在傳統治療過程中,疝帶、疝托、中醫中藥是主要的治療手段,但只能從一定程度上對癥狀進行緩解,并不能夠真正的完成治愈,所以在臨床上應用很少。

在本文的研究過程中針對臨床上治療老年復發性腹股溝疝,充分利用了TAPP聯合腹膜前疝囊部分橫斷術來進行治療,雖然這種方法實際的手術時間相對比較長,但是手術過程中患者的出血量相對較低,此手術過程具有較強的安全性,而且在術后患者的恢復速度非???,能夠明顯的改善患者愈后[4]。

綜上所述,針對臨床上治療老年復發性腹股溝疝治療的過程中TAPP聯合腹膜前疝囊部分橫斷術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也能夠實現對患者并發癥以及復發率的有效控制,具有極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王磊,王文耀,周正方.兩種手術方法治療老年復發性腹股溝疝的臨床效果[J].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電子版),2019,13(05):429-432.

[2]于宏偉,鄧海,劉立民,朱明文,張宗明.輕量型網塞在治療老年復發性腹股溝疝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電子版),2018,12(05):375-378.

猜你喜歡
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微血管減壓術治療三叉神經痛臨床病例分析
老年股骨粗隆骨折PFNA內固定術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探討
兩種麻醉方法對老年創傷患者術后早期認知功能的影響
腹腔鏡治療老年胃十二指腸穿孔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