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診內科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的臨床救治方法及效果

2020-10-19 20:17趙振卿
健康大視野 2020年15期
關鍵詞:高血壓性腦出血急診內科治療效果

趙振卿

【摘要】目的:研究急診內科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的臨床救治方法及效果。方法:把某院的30名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把其劃分成常規組與試驗組,各組都是15名患者。對常規組患者進行一般的治療,而試驗組患者在一般治療的基礎上采取急救治療,把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與NIHSS評分以及死亡率進行比較。結果: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26.41±6.69)d,常規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36.33±7.46)d,把兩者進行比較,試驗組明顯更短,試驗組的NIHSS評分是(9.29±7.38)分,常規組的NIHSS評分是(23.88±6.74)分,兩組相比,試驗組更高,其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采取治療之后,常規組患者中有6名患者死亡了,死亡率高達40.00%,而試驗組患者中只有1名死亡了,死亡率為6.67%,兩者相比試驗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總之,高血壓腦出血非常危險,早期的治療非常關鍵。急診救治是最合適急診內科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的臨床救治方法,不但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感,還可以給患者贏得更多的時間,提高生存率,可以廣泛運用在臨床治療上。

【關鍵詞】急診內科;高血壓性腦出血;臨床救治方法;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743.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5-044-02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診治的30例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將其無規律劃分為常規組與試驗組,每組15例。其中,常規組男9例,女6例,年齡42~80歲,平均(58.17±1.72)歲,曾有心臟病史、糖尿病史或高血壓病史的患者人數分別有3例、4例和8例;試驗組男8例,女7例,年齡42~79歲,平均(57.14±1.51)歲,曾有心臟病病史、糖尿病病史或高血壓病史的患者人數分別有3例、3例和9例,兩組患者的上述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規組患者實施常規治療,即根據患者的生命體征與臨床癥狀先采取對應的止血、激素、將顱內壓治療,后將患者送入手術室進行手術治療。而試驗組患者在常規組基礎上實施院前急救治療,具體步驟如下:①接診后按照患者或其家屬描述的發病癥狀調度醫護人員趕往現場并通知相關科室做好搶救準備工作,當醫護人員到達發病現場后對患者進行初步診斷并詢問患者的既往病史,此時患者通常會出現頭痛、頭暈或失語癥狀;②以盡可能輕柔的動作運輸患者,為保持患者呼吸道順暢,醫護人員應對患者口腔、氣管中的分泌物進行吸痰處理,當患者呼吸平穩后給予其鼻腔鼻導管吸氧[1];③醫護人員應確認患者是否有腦出血癥狀,若發現有則立即進行脫水治療,即靜脈滴注250ml的20%的甘露醇;若患者病情較重,需要降低腦血腫情況,可隔數分鐘靜脈注射30mg呋塞米;若患者血壓超過180/100mmHg(1mmHg=0.1333kPa),應為其肌內注射利血平或讓其口含心痛定降血壓,將其血壓控制在150/95mmHg左右;④醫護人員需要在危重癥患者體內建立兩條通路,有抽搐癥狀或表現躁動的患者應靜脈推注適當安定等鎮靜藥物,靜脈注射30%左右葡萄糖溶液并附加醒腦靜等促醒藥物維持靜脈通路[2]。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NIHSS評分以及死亡率。其中,NIHSS評分范圍在0~42分之間,分數越高病情越嚴重,20分以上即為重度中風。

1.4統計學分析

選擇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和NIHSS評分情況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26.41±6.69)d低于常規組患者的(36.33±7.46)d,NIHSS評分(9.29±7.38)分低于常規組患者的(23.88±6.74)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死亡率情況經治療后,15例常規組患者中有6例死亡,死亡率高達40.00%,而試驗組患者中僅有1例死亡,死亡率為6.67%,明顯低于常規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高血壓腦出血具有起病突然、癥狀較重以及病情變化迅速等特點,嚴重時可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因此,采用行之有效的救治措施具有重要意義[3]。過去的實踐證明,急診救治能夠明顯降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死亡率,這是因為急診救治嚴格按照相關急救措施進行,堅持了“快”“準”“穩”三大要點,可以避免時間的浪費,幫助患者及早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本文研究得出,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26.41±6.69)d低于常規組患者的(36.33±7.46)d,NIHSS評分(9.29±7.38)分低于常規組患者的(23.88±6.74)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入院前進行急救診治能夠改善患者的中風程度、有助于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而經治療后,試驗組患者中僅有1例死亡,死亡率為6.67%,明顯低于常規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更說明急診救治能降低死亡率,對于挽救患者生命的作用顯著,這一結論與馬進等人研究的結查相似度極高,因此,本文認為,對于急診內科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而言,急救診治的應用價值頗高。

參考文獻

[1]王進喜.急診內科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的臨床治療方法及效果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15):49+52.

[2]龐博.急診內科高血壓性腦出血臨床救治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29):213-214.

[3]胡麗玲.急診內科高血壓性腦出血臨床救治探討[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14):2714-2715.

猜你喜歡
高血壓性腦出血急診內科治療效果
比較胸腔鏡與開胸手術治療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治療效果
高血壓性腦出血術后再手術原因的臨床研究
預見性護理干預降低高血壓性腦出血急性期患者并發癥的臨床分析
內科保守治療在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方法及效果分析
微創穿刺引流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臨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