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髓內釘微創治療四肢骨折的臨床有效性

2020-10-19 20:17閆家祥董秀青
健康大視野 2020年15期
關鍵詞:微創治療四肢骨折

閆家祥 董秀青

【摘要】目的:研究髓內釘運用于四肢骨折中的價值。方法:選擇我院2018年3月-2019年7月納入的96例四肢骨折患者,遵照隨機分層法分成兩組各48例,研究組給予髓內釘微創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加壓鋼板,對比兩組治療結果。結果:研究組優良率95.83%明顯高于對照組83.33%(χ2=8.370,P<0.05);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6.25%明顯低于對照組18.75%(χ2=7.143,P<0.05)。結論:髓內釘運用于四肢骨折中效果顯著,促進病情好轉,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安全性高。

【關鍵詞】微創治療;髓內釘;四肢骨折;加壓鋼板

【中圖分類號】R68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5-051-01

四肢骨折屬于骨科常見疾病,臨床癥狀以疼痛、腫脹、功能障礙為主,嚴重者甚至出現畸形或者休克,直接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成為危害人們機體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臨床多選擇內固定方式進行干預,既往以常規加壓鋼板較為常見,雖然能夠減輕疼痛,緩解相關癥狀,但效果并不理想,術后并發癥較多,不利于病情早日康復[2]。隨后微創技術被提出,臨床發現髓內釘治療效果更好,不僅增強療效,同時降低對患者的傷害,促進早日康復[3]。因此本文進行實驗,闡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8年3月-2019年7月納入的96例四肢骨折患者,遵照隨機分層法分成兩組各48例。研究組男26例,女22例,年齡23-55歲,平均年齡(38.49±1.25)歲,病程2-16個月,平均病程(10.59±2.34)個月,脛腓骨17例,股骨18例,肱骨13例;對照組男25例,女23例,年齡24-55歲,平均年齡(38.88±1.17)歲,病程3-16個月,平均病程(10.77±2.61)個月,脛腓骨15例,股骨17例,肱骨16例。兩組基本資料相比無差異(P>0.05)。

1.2方法

研究組:給予髓內釘微創治療,選擇腰硬聯合麻醉或者全身麻醉,協助患者采取仰臥位,實施小切口與閉合復位,選擇患側結節遠端作為進針點,并利用C臂機作用下放入圓頭導針,隨后實施擴髓操作,選擇合適的髓內釘妥善固定患者的骨折位置,最后沖洗并縫合切口,結束手術。

對照租:給予常規加壓鋼板,選擇腰硬聯合麻醉或者全身麻醉,協助患者采取仰臥位,并實施開放性骨折清創,隨后利用加壓鋼板進行切開復位術,并妥善固定,縫合切口結束手術。

1.3觀察指標

治療后評估兩組優良率,同時觀察并發癥發生率(骨不連、感染、靜脈血栓、關節僵硬等),對比兩組治療結果。

優良率[4]:治療后癥狀明顯消退,疼痛減輕,關節功能恢復為優;治療后癥狀及疼痛緩解,關節功能好轉趨勢為良;治療后無法獲得以上結果為差。優良率=(優+良)/48*100.00%。

1.4統計學處理

本文研究中選擇SPSS18.0系統計算數據,其中x±s表達計量數據,選擇t檢查,而百分比表達計數數據,選擇χ2檢查,兩組數據存在差異后選用P<0.05表達。

2結果

2.1對比兩組優良率

研究組中優有20例,良有26例,差有2例;而對照組中優有18例,良有22例,差有8例,從而看出研究組優良率95.83%明顯高于對照組83.33%(χ2=8.370,P<0.05)。

2.2對比兩組并發癥發生率

研究組中骨不連有1例,感染有1例,靜脈血栓有1例,關節僵硬有0例;對照組中骨不連有3例,感染有4例,靜脈血栓有1例,關節僵硬有1例,從而看出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6.25%明顯低于對照組18.75%(χ2=7.143,P<0.05)。

3討論

近年來,隨著交通事業的迅猛發展,導致我國四肢骨折的發生率日漸升高,作為常見的骨折類型,一旦發生后,可能引發骨外露、軟組織損傷、骨缺損等現象,加上患者的病情通常較為復雜多樣,不僅給患者帶來嚴重后果,同時提升臨床治療的困難程度。若未盡早選擇有效的干預方式,隨著疾病持續發展,可能增加感染、骨髓炎等嚴重并發癥的發生率,導致預后較差[5]。因此選擇有效治療方案至關重要。

臨床既往治療方案以加壓鋼板為主,雖然取得過一定的應用價值,但治療過程中對骨折兩端進行固定,極易彎曲應力增大,后期實施康復鍛煉過程中可能產生疼痛、活動受限的情況,同時其作用可能隨著骨折不斷吸收而降低,后期還可因為應力遮擋效果,引發再次骨折,對患者的傷害較大。隨后微創技術被廣泛運用于臨床,具備創傷小、恢復快等特征,受到臨床及患者的認可[6]。本文對此進行實驗,結果表明:研究組優良率95.83%明顯高于對照組83.33%(P<0.05);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6.25%明顯低于對照組18.75%(P<0.05),提示研究組療效更優,且降低并發癥產生,保障患者身心安全,為預后提供保障。髓內釘治療可有效控制患者骨折位置的軸向力線,從而避免其發生旋轉,同時降低斷裂的幾率,另外還可減少軟組織剝離,避免骨折位置暴露,避免對骨膜血運的破壞,降低術后感染發生的風險性。加上髓內釘極易取出,僅需要經過小切口,擴髓物質可堆積在骨折位置,進而促進骨折早日愈合,為預后提供保障。

綜上所述,髓內釘運用于四肢骨折中效果顯著,促進病情好轉,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安全性高。

參考文獻

[1]溫學理,徐向榮,馮志杰等.鈦制彈性髓內釘治療兒童四肢骨折所致并發癥及預防對策[J].臨床軍醫雜志,2016,44(3):238-240.

[2]勞紹業.帶鎖髓內釘和動力加壓鋼板在四肢創傷骨折后骨不連治療中的應用對比研究[J].系統醫學,2018,3(2):75-76,79.

[3]馬軍,司春明,張力鵬等.帶鎖髓內釘治療四肢創傷骨折后骨不連的臨床效果及其安全性[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27):127-129.

[4]夏關平,王永清,董黎敏等.帶鎖髓內釘中棒槌形高螺紋鎖釘與通用鎖釘抗彎強度及應力分布的比較[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7,21(23):3700-3705.

[5]石斌.彈性髓內釘治療兒童四肢骨折的療效觀察[J].長治醫學院學報,2019,33(3):194-197.

[6]郭丹.動力加壓鋼板與帶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四肢骨折后骨不連患者的療效對比研究[J].中國民康醫學,2016,28(4):16-17,25.

猜你喜歡
微創治療四肢骨折
微創治療高血壓腦出血術后相關并發癥的原因及處理
微創經皮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四肢骨折40例臨床觀察
四肢骨折合并脾破裂行脾切除術后骨折內固定手術時機探討
骨外固定支架治療四肢骨折手術的臨床護理分析
高齡患者粗隆間骨折的微創治療應用探討
射頻消融術治療頸椎間盤突出癥的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