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診護理路徑在急性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2020-10-19 14:07呂素娜孫曉燕徐娜
健康大視野 2020年15期
關鍵詞:急性腦卒中急診護理

呂素娜 孫曉燕 徐娜

【摘要】目的:探討急診護理路徑在急性腦卒中對患者實施急救的應用效果。方法:根據隨機數表法將我院收治的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急診腦卒中患者90例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采用急診護理路徑。對比兩組患者從接診到治療的時間、傷殘及死亡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接診到確診、確診到治療用時均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比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傷殘及死亡率明顯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急診護理路徑用于急性腦卒中患者的救治中,有利于縮短患者接診時間,使患者盡早接受搶救,從而使傷殘率和死亡率降低,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急性腦卒中;急診護理;急救用時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5-126-02

腦卒中指由于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種疾病,是影響人類生命安全的致死性疾病之一。而在最短時間內干預治療是防止患者發生傷殘和死亡的關鍵[1-2]。為探討急診護理路徑在急性腦卒中患者急救中的應用效果,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中的急診腦卒中患者90例,分別采取不同護理措施,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根據隨機數表法將我院收治的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急性腦卒中患者90例,觀察組45例,對照組45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5例,女20例;年齡36-69歲,平均年齡(50.35±3.11)歲;其中腦出血30例,腦梗死15例。觀察組中男24例,女21例;年齡36-70歲,平均年齡(50.89±3.56)歲;其中腦出血29例,腦梗死1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

1.2入選標準(1)納入標準:①患者首次發病;②經腦部CT和MRI檢查確診為急性腦卒中;③家屬及本人自愿參與本研究。(2)排除標準:①患有其他的腦部疾病;②表達障礙或精神疾病者。

1.3方法對照組采取常規急救護理,接收到呼救電話后,即刻派救護車到達現場,醫護人員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并迅速建立有效的靜脈通道,給予治療,轉送至醫院。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急診護理路徑。(1)接診前:接到呼救電話后,1到5分鐘內出動救護車,并通知相關的醫護人員在科室內待命。路程中通過家屬了解患者的發病時長、肢體活動、病史、意識情況及用藥情況,并指導患者家屬進行家庭急救,采取清理口腔異物、適當抬高患者頭部、不要隨意搬動患者等基本的救助措施;(2)現場處理。到達現場后,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觀察,包括瞳孔、意識、神志等,并進行格拉斯哥昏迷(GCS)評分,制定出急救措施,并迅速建立多條有效靜脈通道,待患者生命體征穩定后,即刻送往醫院;(3)急診準備。在患者即將到達急診科時,通知接診人員進行等候,并向接診人員詳細描述患者病情以便可以提前準備搶救設備、手術室、搶救藥物等,到達急診科后,立即開啟急救綠色通道。

1.4評價指標比較兩組患者接診到確診、確診到治療用時,并統計傷殘及死亡情況。

1.5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4.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以x±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急救用時觀察組患者接診到確診、確診到治療用時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傷殘率、死亡率比較兩組患者傷殘及死亡的總發生率,觀察組明顯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急性腦卒中是一種突發性的腦血管循環障礙性的疾病[3]。是指患者因誘發因素引起腦動脈狹窄,破裂或者閉塞,而造成急性的腦血管循環障礙[4]。搶救黃金時間為發病3小時~6小時之間,能夠及時對患者實施有效的搶救,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關鍵[5]。

常規的急診流程存在資源利用率低的情況,影響患者救治進度,對整個救治流程針對性不足。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急救用時明顯少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致殘及死亡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由此可見對急性腦卒中患者實施急診護理路徑有助于促進其致殘率、死亡率降低,且可縮短患者就診及治療時間,進而改善患者預后。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救治的過程中,急診護理路徑規范流程,可有效的縮短了救治時間,并且相關科室醫護人員迅速的給患者制定出了最佳治療方案,避免在時間上耽誤患者的治療時機。此外,從接診前到急診準備,對每個環節都進行嚴格的時間控制,避免出現時間的浪費,保障了患者最佳救治時間,為患者爭取寶貴的救治時間,進而提高救治成功率[6]。

綜上所述,急診護理路徑在急性腦卒中患者的救治中,有利于縮短患者接診時間,使患者盡早接受搶救,從而使傷殘率和死亡率降低,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張緒恕,張緒嬌,陳婷.腦卒中患者健康知識水平的調查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9):28-28.

[2]李剛,韓雄,徐軍.急性腦卒中的血液生化標志物診斷研究進展[J].中華醫學雜志,2013,93(7):554-557.

[3]黃忞斐,徐嫻,錢雯.程序化急診急救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貴州醫藥,2017,41(8):891-892.

[4]李小芳.腦卒中患者康復護理研究進展[J].系統醫學,2017,2(8):163-165.

[5]孫瑩.急診護理快速通道對急性腦卒中救治時間及治療效果的影響[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9,26(02):130-132.

[6]劉靜.急性腦卒中急診快捷護理流程的應用效果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6):239-240.

猜你喜歡
急性腦卒中急診護理
早期護理干預對急性腦卒中患者肢體功能障礙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自我效能理論在急性腦卒中患者早期康復護理中的應用
舒適護理模式在小兒急性哮喘急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急性腦卒中合并醫院獲得性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
淺談急診護理路徑在急性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
主動脈夾層患者應用急診護理臨床效果分析
老年急腹癥患者就診特點和急診護理干預
綜合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過程中的護理效果評價
綜合康復療法治療急性腦卒中的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