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間盤突出癥臭氧消融術的圍手術期中醫護理探析

2020-10-19 15:54廖秀梅
健康大視野 2020年15期
關鍵詞:腰椎間盤突出癥

廖秀梅

【摘要】目的:探析腰椎間盤突出癥臭氧消融術的圍手術期中醫護理效果。方法:抽選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間收治的4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研究組與參照組,每組20例。兩組均行臭氧消融術治療,參照組在此期間實施常規圍手術期護理干預,研究組實施圍手術期護理聯合中醫護理干預,比較兩組護理效果、腰痛得分、住院時間。結果:研究組護理有效率高于參照組;研究組的腰痛得分低于參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參照組(P<0.05)。結論: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行臭氧消融術的圍手術期間實施中醫護理干預效果明顯,該方法能夠減輕患者疼痛、縮短其住院時間,并能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

【關鍵詞】腰椎間盤突出癥;臭氧消融術;圍手術期中醫護理

【中圖分類號】R197.3【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5-176-02

前言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常見疾病,由于腰椎間盤向后突出,壓迫神經,導致該疾病患者發生腰背痛、坐骨神經痛等臨床表現癥狀[1]。雖然常規圍手術期護理能夠促進患者康復,但卻不能有效緩解患者下肢麻痹引起的疼痛。有研究發現,在圍手術期進行護理的同時,聯合中醫護理方法可有效的減輕患者疼痛,提高治療效果[2]。為探析腰椎間盤突出癥臭氧消融術的圍手術期聯合中醫護理的效果,從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間收治的患者中選出4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觀察,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選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間收治的4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研究組與參照組,每組20例。參照組年齡30--77歲,均數(53.50±5.43)歲;男女例數分別為11例、9例;病程1--9年,均數(5.01±3.12)年。研究組年齡31--77歲,均數(54.06±5.28)歲;男女例數分別為12例、8例;病程1--10年,均數(5.50±3.42)年。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參照組使用常規圍術期護理方法:術前進行心理護理告知患者注意事項,術中監測生命體征,術后對其進行生活護理、健康教育及適當功能鍛煉等。指導患者正確的鋼板腰圍佩戴方法,提醒其吃飯和睡覺時要解除腰圍,且佩戴腰圍活動時間要控制在15min以內,避免腰部肌肉出現萎縮。

研究組在實施常規圍手術期護理的同時,實施針對性的中醫護理干預:(1)術后第2d對患者實施針灸穴位干預1次/日,讓患者取俯臥位,并取患者兩側腎俞、腰陽關、小腸俞、大腸俞、委中、環跳、血海等穴位進針,施針以腰腿部出現放射性墜脹感為準,行針后接通電針儀器,并行連續波模式,留針半小時。(2)中藥燙熨:使用當歸、川芎、紅花、葛根、桂枝、威靈仙、防風等中草藥制成中藥袋加熱30分鐘后,隔布放置在患者腰骶部及病變部位,燙熨30min,以患者腰骶部無灼痛感為宜,治療期間關閉好門窗,注意保暖預防感冒。(3)輔以活血止痛貼,活血止痛貼組成:川烏、乳香、沒藥、蘇木、紅花、石菖蒲等,將其調成糊狀制作成藥貼,隨后在患者大腸腧、腎俞、腰陽關、命門、足三里等穴位取3--4穴/次進行貼敷,敷藥4-6h后取下,3次/周。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護理效果、腰痛得分、住院時間。

護理效果判定:顯效:患者腰痛、腿痛癥狀消失,VAS評分為0--2分,并能從事重體力勞動,抬腿角度>80°;有效:患者腰痛、腿痛癥狀基本消失,VAS評分為3--6分,工作勞累或天氣變化時會有輕微疼痛,但不影響活動,抬腿角度>60°;無效:患者癥狀未改善,VAS評分在7--10之間[3]。護理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腰痛得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使用長約10cm的游動標尺,一端為“0”分端,另一端為“10”分端,由患者根據自主感受在尺子上劃上標記。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明顯。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0.0分析數據,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分別(%)、(x±s)表示,并行x2、t檢驗。以P<0.05表示兩組數據存在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兩組護理效果比較研究組護理有效率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腰痛得分與住院時間比較研究組的腰痛得分低于參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參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組護理有效率高于參照組(P<0.05),這表明圍手術期護理聯合中醫護理干預效果顯著。腰椎間盤突出癥在中醫中屬于“腰痛”的范疇,其治療應以疏通經絡、強腎固本為主。在臭氧消融術中實施圍手術期護理,能夠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術后聯合針灸療法,從腎俞、小腸俞、大腸俞、腰陽關進針,可疏通患者局部筋絡氣血,并且還能起到強腎、滋腎壯陽的作用。其中,取委中穴行針,能夠疏通足太陽膀胱經氣,改善腰背痛的癥狀;環跳穴可治腰跨疼痛及下肢麻痹;血海穴位有活血化瘀、養血的作用[4]。對患者進行中藥燙熨有行氣活血、通絡止痛的功效,輔以穴位敷貼,能夠起到溫經養血、行氣止痛等功效,可以很好的改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癥狀。所以,圍手術期護理聯合中醫護理,能夠提高治療和護理的效果。

此外,本次研究得出,研究組的腰痛得分低于參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參照組(P<0.05),這表明,圍手術期護理聯合中醫護理能緩解患者腰痛癥狀、并能縮短其住院時間,加快其康復進程。究其原因,術前給予患者心理護理,能夠增加其治療信心,術后進行生活、皮膚護理干預時,可得到患者的高度配合。術后指導患者正確地佩戴及使用腰圍,讓患者使用鋼板腰圍活動等,能避免其在活動過程中被鋼板腰圍傷到腰部,使患者進行安全、有效的鍛煉,促進機體功能恢復。同時,針灸的委中、血海等穴位,藥物敷貼的大腸腧、腎俞、腰陽關、命門、足三里等穴位,均能夠起到活血止痛的作用,其與護理同時進行,能緩解患者疼痛,并縮短住院時間[5]。

綜上,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行臭氧消融術的圍手術期間實施中醫護理干預效果明顯,該方法能夠減輕患者疼痛、縮短其住院時間,并能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此方法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王丹,湯宇.腰椎間盤突出癥保守治療的中醫辨證分型護理[J].山西醫藥雜志,2019,48(6):743-745.

[2]杜菲.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圍手術期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的效果[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9,30(2):230-232.

[3]李艷輝.臨床護理路徑在腰椎間盤突出癥圍術期中的應用[J].中國傷殘醫學,2019,27(11):77-78.

[4]王旭華,蔣偉宇.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圍術期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鄉村醫藥,2018,25(14):60-61.

[5]劉蓉.中藥熱奄包、針灸配合穴位注射、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效果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9,11(13):118-120.

猜你喜歡
腰椎間盤突出癥
椎間孔鏡技術配合消髓化核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50例
等離子刀聯合臭氧髓核消融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分析
中醫適宜技術在基層醫院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運用
后路椎間盤鏡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效果觀察
絕對臥床休息對非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