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輸血前四項檢測的結果探討

2020-10-19 15:54丁啟洪鄭興平黃姝婷周紅梅
健康大視野 2020年15期
關鍵詞:院內感染

丁啟洪 鄭興平 黃姝婷 周紅梅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輸血前患者四項檢測指標的結果。方法:選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1236例行輸血治療的患者,對其輸血前的四項指標檢測結果給予比較分析。結果:在1236例患者中,四項傳染性標志物呈陽性的患者共有117例,陽性率為9.45%。結論:在輸血前為輸血者行嚴格的四項指標檢測,能夠準確地掌握患者的感染情況,并為其制定有針對性的感染防治措施,有效地降低院內感染事件的發生概率,值得臨床重視并推廣應用。

【關鍵詞】輸血前;院內感染;四項檢測;結果

【中圖分類號】R4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5-214-01

輸血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治療方法,各種血液疾病與創傷性出血等加貧血患者均有可能要接受輸血治療。盡管伴隨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當前輸血治療已經相對較為安全,然而其依然會面臨著輸血中傳染疾病的危險,因此就要在輸血前為患者實施相關檢測,進而及時發現潛在感染,保護醫務人員與患者的身體健康,有效地防范血液傳播性疾病的感染,降低醫療糾紛的發生。為了防范經輸血傳播疾病,我院要求在患者輸血前對其進行嚴格的四項檢測,其中包括梅毒螺旋體抗體(TP-Ab)、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Ab)以及丙型肝炎抗體(HCV-Ab)[1]?,F將我院1236例患者的輸血前四項檢測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1236例行輸血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為16歲至82歲,平均年齡為(38.3±6.5)歲。男性為601例,女性為635例。其中外科患者556例、內科患者145例、婦產科患者407例、其他為128例。

1.2研究方法

試劑:TP-Ab、HBsAg與HCV-Ab試劑均是由上海榮盛生物藥業有效公司提供,HIV-Ab試劑是由英科新創科技有限公司(廈門)提供。

儀器:XD711多功能高級酶標儀;DEM-3自動洗板機。

方法:選擇使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Elisa),并且嚴格根據說明書對本研究的全部傳染病標志物給予檢測。選擇使用TPHA確認TP-Ab初篩結果呈陽性的患者;選擇使用兩種試劑雙孔復檢確認HIV-Ab初篩結果呈陽性的患者,若復檢結果依然呈陽性,那么就要將其送到市級疾控中心給予確認。

2結果

檢測結果表明,在本研究的1236例患者中,HBsAg呈陽性者為95例,陽性率為7.69%;TP-Ab呈陽性者為12例,陽性率為0.95%;HIV-Ab呈陽性者為0例,陽性率為0.00%;HCV-Ab呈陽性者為10例,陽性率為0.81%。四項傳染性標志物呈陽性的患者共有117例,陽性率為9.45%。

3討論

近些年來,為了規范輸血操作,我國在輸血方面也加強立法,相繼出臺了《獻血法》以及《臨床輸血技術規范》等相關的法律條文[2]。而且,有關采供血機構也更加嚴格地篩查與檢測獻血者的血液標本,在此基礎上有效提升了血液的質量水平,大幅度降低了血液傳播性疾病的發生概率。然而,因為部分血液傳播性疾病會存在“窗口期”,另外,在檢測過程中也可能會存在一定的誤差,或是試劑的靈敏度不佳等,諸多因素都會影響到檢測的結果,因此也會發生一定的漏檢現象。一旦發生漏檢,那么就會嚴重威脅到患者與醫護人員的身體健康,可能會引發醫療糾紛。除此以外,對于艾滋病與梅毒等疾病并非只是通過輸血傳播,還能通過其他方式進行傳播,因此為了辨別疾病傳播的責任,那么在受血者行輸血治療前,要加強對輸血有關疾病指標的嚴格檢測。

TP-Ab、HCV-Ab、HBsAg與HIV-Ab等病毒均能夠經由血液進行傳播。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國大概有10%的乙肝病毒攜帶者,有400萬-600萬的丙肝病毒攜帶者。而且,艾滋病毒攜帶者的數量也呈逐年遞增的趨勢。在此狀況下,加強對患者輸血前的四項檢測就顯得尤為重要。針對檢測結果呈陽性的患者,必須要對其使用或者是接觸到的物品給予嚴格、徹底的消毒,要充分地遵循“一人一針、一次使用”的操作原則[3],進而有效地防止將病毒傳播給其他的患者。如果醫療器械需要進行反復使用,那么必須要進行嚴格、徹底的消毒滅菌。如果物品已經被患者的體液與血液污染,那么也要給予銷毀或是徹底的消毒處理,從而防止交叉感染現象的發生。針對乙肝陽性的患者,醫護人員可以建議其接種乙肝疫苗免疫;對于檢測結果呈陽性的孕產婦,為了防止母嬰的垂直傳播,那么就可以指導其接種大劑量的乙肝疫苗全免疫;如果產婦是病毒攜帶者,那么在產婦分娩的過程中,醫務人員要對其使用到的醫療器械、病床與褥單等給予嚴格、徹底的消毒,從而有效地防范病毒對其他婦嬰造成傳播。不僅如此,醫護人員要樹立較強的自我保護意識,能夠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確保操作的規范性、科學性,要加強對反復使用醫療器械的嚴格消毒,銷毀已經被病毒污染的物品[4],并且采取一系列的防護措施,從而防止交叉感染情況的發生。

我們經過研究發現,檢測結果表明,在本研究的1236例患者中,HBsAg呈陽性者為95例,陽性率為7.69%;TP-Ab呈陽性者為12例,陽性率為0.95%;HIV-Ab呈陽性者為0例,陽性率為0.00%;HCV-Ab呈陽性者為10例,陽性率為0.81%。四項傳染性標志物呈陽性的患者共有117例,陽性率為9.45%。

總之,在輸血前為輸血者進行嚴格的四項指標檢測,能夠更加準確地掌握患者的感染情況,在此基礎上為患者制定行之有效的感染防治方案,從而有效地防范院內感染事件,保護患者與醫務人員的人身安全,降低由于輸血感染而引起的醫療糾紛發生概率。

參考文獻

[1]林麗文,呂慧,覃文周.8466例患者輸血前或手術前四項感染性指標的檢測結果分析[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15).

[2]王威,韓珊珊,朱立飛.輸血前檢驗傳染性指標的臨床價值分析[J].現代實用醫學,2017(12).

[3]寧元元,趙永俏,王宣,etal.手術及輸血前患者感染指標的檢測及臨床意義分析[J].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19(6).

[4]曾月婷,梁結玲,陳洪清,等.1200例輸血前患者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抗體檢測的調查研究[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7,38(17):2448-2450.

猜你喜歡
院內感染
2013~2015年我院鮑曼不動桿菌的臨床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新生兒院內感染的風險因子及其護理對策分析
普通外科患者手術院內感染發生率和手術室護理關系
產科家庭式病房的醫院感染管理
惡性腫瘤化療患者院內感染臨床分析
院內下呼吸道多重耐藥菌感染病原學與耐藥分析
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院內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
老年呼吸重癥患者院內感染臨床分析
消化內科150例感染的臨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