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理學“血栓形成”說課設計

2020-10-19 18:15劉娜
健康大視野 2020年15期
關鍵詞:病理學

劉娜

【摘要】說課,作為教學、教研改革的一種手段,可以有效地調動教師投身教學改革,鉆研課堂教學的積極性,是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和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從四個方面來闡述“血栓形成”的教學設計,以達到優化病理學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病理學;血栓形成;說課設計

【中圖分類號】R197.3【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5-227-02

說課是教師用語言表述某課題或一個觀點、問題的教學構思及其理論依據,即授課教師在備課的基礎上,面對聽者,闡述自己對此課題的教學設計,接著由聽者評論,互相探討交流,雙方共同提高自身素養和教學效率的一種教學研究方式和活動[1]。教師通過說課,可以進一步明確教學的重點、難點,理清教學的思路,使同仁們明白自己教學的意圖,共同探討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本文以高職護理專業病理學教學中的“血栓形成”一節為例,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說課設計,以期與同仁共同探討提高,優化教學。

1教學內容

1.1教材分析

《病理學》教材是黃敬堂教授主編、河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高職高專護理專業“十二五”規劃教材,圖片豐富,教材中附有臨床護理相關知識鏈接,方便理論聯系實際。課后附難度適中案例分析題,激起學生興趣,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適合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學習。

1.2章節分析

說課內容“血栓形成”位于《病理學》第二章局部血液循環障礙第二節。第一節內容為“充血和淤血”,淤血導致血流緩慢,是血栓形成的條件,作為第二節“血栓形成”的基礎?!把ㄐ纬伞眱热莅ǎ貉ㄐ纬傻臈l件和機制,血栓形成的過程及類型,前者為后者做基礎,后者深化了學生對血栓形成條件的理解;還包括血栓的結局和對機體的影響,很好的過渡到第三節“栓塞”。血栓是栓塞的栓子里最常見的,“栓塞”講解了血栓對機體產生的不利影響,深化了學生對“血栓形成”的結局和影響的鞏固。因此“血栓形成”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血栓形成”的學習對于臨床常見疾病如腦血栓、下肢靜脈血栓、心肌梗死本質的探索具有重要的作用,與護理專業知識與技能有重要的相關性。如臨床上靜脈輸液時,為了防止因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引起血栓形成,應避免同一部位反復穿刺。

1.3教學目標

根據三年制高職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病理學課程標準、臨床護理崗位能力標準以及執業護士資格考試大綱要求,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1.3.1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習本節課內容,學生能夠對血栓的概念進行解釋,說出血栓形成的條件,根據特點的不同區分不同類型的血栓,對臨床護理工作中血栓形成有的預防意識。通過學習過程的歷練,學生能夠對問題進行獨立思考和解決。

1.3.2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討論分析案例,觀看動畫、圖片,動手畫血栓形成圖,案例討論,師生互動等方法,學會準確判斷血栓的類型,用自己的話說出血栓的結局和對機體的影響。

1.3.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血栓的學習,學生能夠看到患者身上的病痛,加強對血栓患者的人文關懷。

1.4教學重、難點

血栓形成的概念、條件及類型及是教學重點,血栓的結局和對機體的影響是難點。

2學情分析、教法學法

本次授課對象是高職護理專業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大部分學習主動性、學習能力和方法稍差,但好奇心強,有通過學習達到自我認可的愿望。他們已經有了健康人體血管、血液及凝血機制的知識儲備。教師通過案例、動畫、圖片展示,學生通過情景模擬、自主畫圖、案例及臨床實際問題分析討論等多種方式結合,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獨自思考,討論協作、親自動手、主動解決,身臨其境地融入課堂。

3教學過程

在三維目標的指引下,從教師教和學生兩個方面闡述教與學雙邊活動的設計。

3.1課前準備

課前任務:帶著問題利用教材和網絡資源查閱血栓形成的相關內容。問題:臨床靜脈輸液時和長期臥床病人怎樣預防血栓形成;每個小組排練“一位脛腓骨骨折病人長期臥床,突然下肢腘窩處疼痛”的案例。

3.2課堂教學

先簡單復習上節課內容,點出新課的重點和難點。本節課45分鐘,分4部分闡述:

3.2.1新課導入隨機抽取一組情景模擬準備的案例,引導學生思考,層層設疑,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點題導入新課。

3.2.2探索新知血栓形成的概念這一教學重點通過動畫來展示,將抽象的概念簡單、直觀、生動的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可以輕而易舉的理解掌握。血栓形成的條件是第二個教學重點,先整體后局部地動畫展示,有利于學生很直觀掌握和記憶。血栓形成的過程及類型這一知識點中,類型是重點。血栓形成的過程,學生已看過動畫,接著由學生用紅藍鉛筆在作業本上畫出血栓形成過程光鏡下簡圖,每一種成分準確畫出和標注,教師適當引導。畫圖使學生把知識由書本上變成自己的,記憶率和知識存留率也會大大升高。而且在教師未詳細講解血栓類型情況下,學生發現血栓類型就在自己畫的圖中。這不僅有效地突出了重點,同時鞏固復習了血栓形成的概念。然后,教師通過表格展示四種血栓類型的區別,學生對圖和表格進行對比分析,印象深刻。教師接下來通過展示臨床真實血栓的圖片,請學生討論分析血栓類型,理論知識用于臨床實踐中。這種穿插混合式學習及時有效的鞏固了上一個重點,又使學生有興趣探索下一個重點。也為在講解血栓的結局和對機體的影響這一教學難點時,做了充足的準備,此難點主要通過臨床真實圖片展示和教師講解簡單臨床病例及打比方來突破。圖片很直觀,結合病例的講解接地氣兒,打比方更形象。最后,通過簡潔的板書小結提煉的知識點、再次點出重難點。使學生加深記憶,對將所學知識整體化、系統化。

3.2.3案例解析新課內容結束,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案例分析,并且將知識延伸到臨床,學以致用,如靜脈輸液穿刺點選擇以及長期臥床病人的討論,加強學生對血栓防護和人文關懷意識。教師及時給與具體的肯定、鼓勵,作出點評和總結。

3.2.4課后復習、延伸通過智慧課堂課后練習題,及時了解學生掌握情況,聽取學生問題和建議,并及時反饋。學生可以在智慧課堂查閱課件、微課,及時復習。課后延伸:以小組為單位,通過查閱資料、見習、討論等方式,思考臨床中作中哪些情況容易導致血栓形成,及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哪些措施可以預防血栓形成,整理出來。

4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不僅可以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而且使得教師的教學水平得到可持續發展[2]。反思整個教學流程,實現了三維教學目標。設計以學生為中心,案例導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案例的討論,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動畫和圖片的配合使知識點生動形象,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而且學生看到真實的血栓,使其間接感受病人身上的病痛,增加人文關懷意識。學生自主畫圖不僅使學生直觀的掌握了重點,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聯系臨床靜脈輸液、長期臥床等,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優化了教學,且與臨床護理知識、技能有效地融合,為學生臨床課的學習打下了基礎,也為將來臨床工作做了很好的鋪墊。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大部分學生達到了教學目標,但很難兼顧所有的同學,有小部分同學會因解剖學、生理學基礎不扎實或注意力不集中,在教學過程中出現卡殼以致后面環節跟不上。筆者對于這些學生要重視,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疑惑,耐心講解,以免對后面的課程失去信心,這方面做得不夠。學生畫圖環節,會有部分學生遲遲不敢下筆畫,筆者應對其進行引導和鼓勵,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兼顧很不夠,需要課下進行輔導。另外,由于學生沒有真正走入臨床,對血栓的結局中的機化和對機體危害中的血栓栓塞會感到困惑,筆者希望能將此難點結合臨床實例做成動畫,教學會優化很多。

參考文獻

[1]張在鋒.如何才能說好一節課[J].課程教育研究,2018(29):47.

[2]饒從滿,王春光.反思型教師與教師教育活動初探[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5):86-92.

猜你喜歡
病理學
豬流行性腹瀉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豬的組織病理學觀察
78例顱腦損傷死亡法醫病理學分析
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的病理學和影像學研究進展
兔膝骨關節炎模型的建立及其在Dickkopf干預下的病理學改變研究
早期結直腸癌組織病理學特征與轉移的研究進展
豬滲出性表皮炎的病理學觀察
病例討論在中醫院校病理學實驗教學中的實踐
關于病理學多媒體及實驗課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WST在病理學教學中的實施
提高病理學教學效果的幾點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