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時代注冊會計師審計信息化的思考

2020-10-20 06:08王晗郝旭
科技經濟市場 2020年8期
關鍵詞:審計信息化區塊鏈大數據時代

王晗 郝旭

摘 要:大數據在各行各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審計行業也不例外,這對審計信息化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國在大數據時代注冊會計師審計信息化建設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阻礙了審計行業發展的步伐,本文通過對大數據時代注冊會計師審計信息化存在的數據采集、數據安全、人才問題以及法律與審計準則建設四方面進行分析,并提出構建“區塊鏈+審計”模式、加快復合型人才培養以及完善法律與審計準則的建議,希望能為注冊會計師審計信息化的發展提供微薄之力。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審計信息化;注冊會計師審計;區塊鏈

0 引言

大數據是一種在獲取、存儲、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傳統數據庫軟件工具能力范圍的數據集合,具有數據規模海量、數據流轉快速、數據類型多樣和價值密度低四大特征。大數據表面上理解是一種提取龐大數據的技術,其實大數據不僅僅是挖掘、提取這些海量數據,其本質是加工海量的數據,分析與處理這些數據,進行數據管理,最終將數據中反映的問題找出來。

審計信息化是在審計的過程中運用信息系統軟件進行數據挖掘,高效、準確地對數據進行分析與處理,從而識別被審計對象存在的問題。比如現存的計算機審計技術就是審計信息化的表現。

科學技術的發展讓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信息化成為了審計發展的必然要求。大數據時代為注冊會計師審計信息化帶來了機遇,推動了審計信息化的建設進程。當前,加強審計信息化建設已經成為會計師事務所適應科技迅速發展的必然選擇。因此,探究如何提高大數據時代注冊會計師審計信息化建設是一個重要問題。本文將對注冊會計師審計信息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1 注冊會計師審計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原因

1.1 數據采集存在困難

第一,數據采集途徑困難。在大數據時代,很多被審計單位紛紛開展信息化建設。但是由于被審計單位的信息系統多元化,使審計人員無法采用統一的數據采集系統,大大提高了審計人員采集數據的復雜程度。

第二,數據的真實可靠與完整性不易保證。獲取真實、可靠且完整的數據是審計工作的基礎保證,如果不能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且完整,在該數據基礎上做的分析也將失去意義。此外,審計時采集的數據完整性缺失可能會影響審計證據的獲取,從而影響審計結論。當前,數據的采集越來越廣泛,從局部到整體的范圍不斷擴大,不僅包括電子數據信息,還包括文字和圖片等信息。由于審計信息化目前發展的局限性,對圖片以及文字形式的信息數據采集還有一定困難,制約了數據采集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1.2 數據安全存在威脅

大數據時代的審計不再是傳統的抽樣審計,而是對海量數據的全面挖掘。在這個過程中既需要獲取財務系統中結構化的數據,也需要辦公記錄、會議紀要和內部控制手冊等各種非結構化數據。當審計人員利用大數據進行信息化審計時,需要了解客戶大量的數據信息,可能是審計時所需要的信息,也可能是不需要的,這些信息往往涉及商業機密,一些客戶可能會擔心被讀取未經授權的數據,造成數據的篡改;由于利用信息技術審計會涉及互聯網的運用,互聯網一旦遭到黑客攻擊也可能會造成數據的篡改或泄露;而且審計人員的素質水平不一,難以保證對所獲知的信息做到絕對保密,這些因素都是被審計單位的顧慮所在。

1.3 當前急需復合型審計人才充實到隊伍中

大數據時代,審計信息化的運用對審計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審計信息化建設需要審計人員進行數據挖掘,并且利用先進審計技術方法分析問題,這就需要審計人員不僅要懂基礎的財務會計知識,還要了解相關法律知識,最重要的是掌握熟練的計算機技術。因此,大數據時代審計信息化的建設需要復合型人才,即財會知識、法律知識和計算機領域都有所掌握的人才,但當前高素質復合型審計人才匱乏,仍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

1.4 缺少相關法律法規的規范及審計信息化準則

審計準則與法律法規是審計人員執行工作時所需遵循的規范,有了明確的規定,審計人員才知道怎樣更好地執行工作,在審計中有哪些是能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以及做到什么程度。缺少相關的規范與準則就會使信息化審計工作執行起來比較混亂與散漫,同時讓審計人員缺乏規則意識。比如審計過程中存在的數據泄露問題,由于沒有明文規定數據泄露該負什么樣的責任,采集數據時審計人員是否會保密就完全取決于個人的職業道德。

另外,審計人員進行信息化審計過程中有對客戶數據進行采集的權利,當然客戶也有責任與義務定期向會計師事務所報送電子數據,這些權利與義務都需要由審計準則與法律所賦予。

2 對策建議

2.1 構建“區塊鏈+審計”作業模式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區塊鏈技術應運而生,對注冊會計師審計的信息化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區塊鏈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以及時間戳特征,為審計模式的創新創造了條件,同時也保證了信息化審計中數據采集的真實、可靠、安全與完整。

“區塊鏈+審計”作業模式并非改變了審計實質,即該模式不是審計內容的創新,而是審計作業模式的創新?!皡^塊鏈+審計”的實質就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區塊鏈采集被審計單位的數據,并對數據進行分析以發現疑點,進而延伸取證。

2.1.1 提高數據真實可靠、完整性

由于區塊鏈與生俱來的去中心化特征,這就意味著在網絡中不再存在一個中央服務器的中心化節點,系統內的電子數據都會分別保存到自己對應的每個節點上,當鏈上的某一個節點發生故障或遭受攻擊時,不會影響其他節點的完整性。因此,對審計人員來說,這種模式的優勢在于通過區塊鏈采集的數據,其真實性和可靠性都高于其他渠道采集的數據。這樣一來,審計人員就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將工作重點從數據挖掘轉移到數據分析上來。

2.1.2 提高數據的安全性

區塊鏈有不可被篡改的特征,不可被篡改是指區塊鏈上的數據不會被隨意修改或刪除。一方面,因為區塊鏈通過非對稱加密方法對鏈上所有的節點上進行加密和解密,使用戶不易對數據進行修改;另一方面,在區塊鏈中只有擁有操作權限的用戶才能對數據修改,但是該權限需要能夠控制系統中一半以上的節點才可以實現,目前該行為在現實中還難以實現。因此,運用區塊鏈記錄和存儲數據不會被隨意篡改,數據安全性較高。

除此之外,區塊鏈還有時間戳特征,這就說明如果對區塊鏈數據進行修改,就會有真實的時間戳作記錄,并且對當前區塊的信息進行修改后,會引起此區塊之后信息的修改,這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對區塊鏈數據篡改的難度。

2.2 提高審計人員的素質,培養復合型人才

從高校角度而言,應該注重培養復合型人才,不僅要加強最基礎的財會知識的學習,更要在計算機領域的教育上下功夫;高校也可以構建大數據實踐平臺,讓學生在實踐中模擬,增強學生的職業競爭力;另外,高校也要對學生的道德教育嚴格要求,培養學生成為有道德素質的人才。

從會計師事務所角度而言,一方面,應該重視對員工的培訓教育,定期開展信息化培訓,提高員工的審計信息化水平。當然也可以將培訓作為一項考核標準,激發員工的學習潛力。另一方面,應該加強審計團隊的人員配合與溝通,一個優秀的團隊中應該具備擅長計算機與互聯網的人,還要具備擅長財務管理知識的人。當團隊中高水平的復合型人才缺乏時,更應該加強團隊成員之間的配合,讓團隊發揮最強的合力,盡快推動審計信息化建設水平的提升。

2.3 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與審計信息化準則

大數據時代,不解決審計信息化方面的法律法規與審計準則的問題,注冊會計師審計信息化的應用也就無法真正開展。

首先應該在法律層面明文規定下,對審計人員如何執行工作進行明確規范;在審計準則的修訂上,加入大數據背景下新生的審計工作規范,以便更好地指導注冊會計師審計信息化工作。

當然,法律與準則在賦予審計人員權利的同時也要對審計人員劃定適當的權利邊界,對審計人員的具體行為進行明確規定。比如,法律規范需要規定審計人員應對其所涉知的數據保密,并對客戶的數據安全性負責;此外,審計準則也應明確審計人員對其所提取、儲存和分析數據所得出的結論可以作為合法合規審計證據的規定。

3 結論

大數據時代的發展對注冊會計師審計信息化建設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該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尚未解決的問題。本文分析了在大數據時代注冊會計師審計信息化建設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措施。大數據時代注冊會計師審計信息化建設尚未成熟,我們應秉承積極心態來面對,真正發揮大數據時代背景所帶來的積極作用,提高審計效率,降低審計風險,促進注冊會計師審計信息化的科學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應里孟,陽杰.會計師事務所的大數據審計轉型——動因、障礙與實現路徑[J].財會月刊,2020(05):100-108.

[2]劉杰,汪川琳,韓洪靈,等.“區塊鏈+審計”作業模式的理想與現實[J].財會月刊,2019(08):3-10.

[3]唐衍軍,陶建蓉.區塊鏈技術推動大數據時代審計發展[J].審計月刊,2018(03):13-15.

[4]茍海霞.大數據在審計信息化中的應用及思考[J].財會研究,2014(12):40-43.

[5]秦榮生.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對審計的影響研究[J].審計研究,2014 (06):23-28.

猜你喜歡
審計信息化區塊鏈大數據時代
淺談審計信息化建設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價值分析
“區塊鏈”的茍且、詩和遠方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基于云計算的企業審計信息化應用模式探討
用“區塊鏈”助推中企走出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