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管”視角下蘇州精細化城市管理創新發展策略研究

2020-10-20 06:08趙菁菁計成周宇韓振武劉千賀
科技經濟市場 2020年8期
關鍵詞:平臺

趙菁菁 計成 周宇 韓振武 劉千賀

摘 要:蘇州致力于將“智慧城管”打造為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滿足城市形象與功能需求,服務蘇州城市管理的重要載體。蘇州通過經費支持、監督保障、平臺對接、數據共享、網絡化管理、部門聯動,構建“大城管”的格局,保障“智慧城管”順暢運行。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使得蘇州“智慧城管”面臨發展困境、管理困境、機制困境、技術困境、服務困境。蘇州“智慧城管”需要從建構標準、管理體制、技術手段、主體要素、服務創新等層面實現創新發展。

關鍵詞:“智慧城管”平臺;精細化城市管理;創新發展策略

習總書記指出:“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睘檫m應城市發展,蘇州致力于構建“城市數據大腦”建設智慧型城市,運用信息化、網絡化、物聯化、智能化手段實現精細化城市管理,破解特大城市治理難題,打造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的城市功能與形象,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1 “智慧城管”在蘇州精細化城市管理中的運行現狀

蘇州市“智慧城管”作為配合蘇州“城市數據大腦”建設的重要數據平臺,在其前身“數字城管”標準統一、運轉順暢、數據共享的基礎上,“建有數據中心、應用中心、管理中心三個層級”,以“互聯網+政務”的方式致力于在城市管理中實現“感知、分析、服務、指揮、監察‘五位一體”的功能,在借助大數據實現精細化城市管理過程中積累了豐富有效的經驗。

為扎實做細做好城市管理的各項工作,運用科技信息手段保障城市運行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城市生活環境,蘇州市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手段支持和保障“智慧城管”的順利運行:第一,經費支持和監督考核保障“智慧城管”的建設運轉;第二,平臺對接和數據共享實現“智慧城管”的信息采集;第三,網格化管理和部門聯動實現“智慧城管”的管理效能;第四,“大城管”的格局和服務民生的理念實現“智慧城管”的提升發展。

2 “智慧城管”在蘇州精細化城市管理中面臨的困境

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也使得“智慧城管”作為蘇州精細化城市管理的重要平臺在智慧化發展程度、信息處理的精準有效、新技術的輔助運用、平臺數據對接智能水平、問題上報反饋機制以及公共服務便捷化程度方面均面臨挑戰,蘇州“智慧城管”在精細化城市管理方面仍面臨發展困境、管理困境、機制困境、技術困境、服務困境。

其一,“智慧城管”面臨的發展困境:智慧化發展程度有待提升,“智慧城管”的統一的建構模式和考核標準尚處于探索實踐階段。

其二,“智慧城管”面臨的管理困境:信息數據的智能化處理和數據平臺的智能化對接水平有待提升,增加問題處理研判成本,影響職能部門間的協同管理。

其三,“智慧城管”面臨的技術困境:新技術輔助運用能力有待提升,動態實時的監控能力部分程度上受制于技術手段的運用,影響平臺效能的發揮。

其四,“智慧城管”面臨的服務困境:提供的公共服務的便捷化程度有待提升,服務功能有待開發拓展,人性化設計有待豐富完善。

3 實現蘇州精細化城市管理的“智慧城管”創新發展舉措

新時代的背景、新矛盾的判斷使得蘇州在精細化城市管理方面需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智慧城管”的創新發展需要以精細化城市管理的創新發展作為支撐,“智慧城管”要從建構標準、管理體制、技術手段、主體要素、服務創新等層面推動發展,在蘇州精細化城市管理進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3.1 在建構標準層面,凝練蘇州特色,定義蘇州標準

蘇州的“智慧城管”在“數字城管”的基礎上起步較早,具有良好的基礎,蘇州各區各縣市都有豐富的經驗。例如,昆山早在2007年被住建部列為國家第三批“數字城管”試點城市,2012年實現區鎮全覆蓋,2016年完成系統升級,開發了市民隨手拍微信公眾服務平臺。吳江區2015年啟動城市綜合治理聯動機制建設,2016年啟動“322”城市綜合治理工作模式,基于網格組織整合并拓展了聯動平臺的功能,力圖實現大數據中心對于人、地、事、物、組織的全覆蓋。姑蘇區2016年完成平臺的智慧升級,依托智能分析系統,嘗試進行管理問題的自動檢測報警,用采集的現場圖片以事件形式自動生成工單,并于2017年啟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力事項474項”,依托區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將“智慧城管”定位為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的統一大平臺。蘇州應凝練特色,定義標準,推動精細化城市管理更上臺階,同時推廣蘇州的成功經驗,為精細化城市管理提供參考借鑒。

3.2 在管理體制層面,完善監督反饋機制,健全評價反饋和咨詢體系

著眼于“大城管”的格局,蘇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始終堅持高位領導高位組織。蘇州應在健全“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絡”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理順管理與執法有機銜接的配套機制,改革和完善監督體制,探索建立監督保障機制,進一步拓展蘇州市城管委的統籌和監督的實現維度,從機構設置、運行模式等角度出發,探索建立與高位領導高位組織相匹配的高位監督。在確保信息安全和獨立備份的情況下,通過改革進一步暢通數據共享和信息流動渠道,進一步健全問題上報的評價反饋機制,突破職能部門壁壘,將職能部門管理的專業化標準、社會公眾參與的衡量評價標準和城市管理的精細化標準通過“智慧城管”平臺進一步實現協調統一,以實現多元共治、精細有效、良性互動的城市治理。

3.3 在技術手段層面,善用先進科學技術,開發平臺智慧功能

蘇州要在研究城市管理數據,分析城市管理需求的基礎上,借助科技優勢,運用先進技術,實現“智慧城管”的升級發展以更好地服務于精細化城市管理。在持續推動技術的革新的基礎上,加大力度開發現有系統平臺的功能,比如進一步開發平臺通過視頻監控實時錄像、自動抓拍、影像捕捉、數據分析、監測報警等功能實現數據的實時動態的采集,生成準確有效的工單,進行精準智能的派單。新技術開發運用的同時,還要注重通過整合包括其他渠道的信息來源、整合人在內的能動要素實現智慧化管理的目標。同時在這一過程中還要注重制定技術運用的規范和標準,注重立法保障,尤其要注意關照蘇州的特點,比如蘇州古城、園林、生態保護等內容,將技術層面的標準納入到蘇州“智慧城管”的標準體系中,以達到科學規范、善用技術的目標。

3.4 在主體要素層面,始終聚焦以人為本,重視人的獲得感

在城市管理的各類主體中,人自始至終是最核心的要素。精細化城市管理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智慧城管”的發展也必須在主體要素層面始終聚焦以人為本。從管理者的角度而言,民眾有著雙重的身份:既是城市管理的實施者、操作者,同時也是城市管理的享有者、受益者。要從法律、制度層面保障民眾收入、福利,同時注重民眾在工作中獲得感的提升。從外部條件方面要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認知氛圍,加強社會公眾對于一線執法人員、環衛工人等工作的了解和認同,使得他們實現體面勞動,獲得社會尊重。從社會公眾的角度而言,要繼續弘揚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掘蘇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人文意蘊,營造和諧的社會氛圍和良好的社會風氣,讓廣大市民切身感受到益處。加強“智慧城管”的建設和宣傳,鼓勵市民積極參與城市管理,同時借助各類社會組織力量,加強宣傳引導,探索激勵機制,實現“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目標。

3.5 在服務創新層面,提供便捷互通的服務模式,拓展智能個性的服務功能

服務創新是精細化城市的落腳點,也是“智慧城管”創新發展的落腳點。蘇州“智慧城管”應更加注重服務類功能的設計開發,提供更加便捷、與其他城市服務功能互通的“友好”模式。開發智慧社區應用功能,將網格化管理功能進一步下沉到社區,實現源頭管理的智慧化,將社區的醫療、養老、文化、教育、娛樂等服務功能有效整合,實現綜合性的便民服務。在服務創新層面還應發揮市場作用,廣泛吸引社會力量,運用社會資本參與到城市管理中??梢酝ㄟ^引入市場機制拓展更加智能、個性化的服務功能。注重兼顧不同層面的社會公眾的能力和需求,關注操作使用的便捷程度,運用圖片掃描、場景感知等智能識別模式使得服務平臺更加人性化。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Z].2015-12-24.

[2]蘇州城市管理工作委員會.2016年蘇州城市管理委員會工作意見[Z].2016-04-12.

[3]蘇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蘇州市城市管理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Z].2017-05-31.

[4]王連峰,宋剛,張楠.“五位一體”智慧城管核心要素與互動關系:基于創新2.0視角的分析[J].城市發展研究,2017,24(03):67-73.

[5]鄔倫,宋剛,吳強華,等.從數字城管到智慧城管:平臺實現與關鍵技術[J].城市發展研究,2017,24(06):99-107.

[6]湯以成,金寶玲.物聯網開啟“智慧城管”新時代——以江蘇省蘇州市城市管理為例[J].城市管理與科技,2017,19(01):72-74.

猜你喜歡
平臺
微信平臺促進旅順口旅游發展的實踐研究
軍隊采購中電子商務企業應用模式探析
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臺情況匯報
多媒體融合通信與平臺通信優化方案研究
以學霸講堂為依托的學生黨員學風引領平臺建設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