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力資源管理與經濟可持續發展探究

2020-10-20 05:39李慧娟
財經界·上旬刊 2020年10期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人力資源管理措施

李慧娟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 人力資源管理? 經濟可持續發展? 措施

從整個事業單位角度看,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對事業單位經濟的發展具有直接的影響,并與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因為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提升,可為事業單位收納更多具有積極、專業的人才,促使事業單位的經濟水平得以有效提升,所以事業單位的發展離不開專業人才的支撐,只有吸引更多的專業人才,才能保持事業單位長期向穩向好發展,最終增加整個事業單位的最終經濟效益。因此事業單位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必須要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

一、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概述

(一)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

人力資源是指在一個國家或地區中,處于勞動年齡、未到勞動年齡和超過勞動年齡但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之和。對于事業單位而言,人力資源是一種特殊且十分重要的資源,在事業單位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人力資源管理則是對人力資源科學合理利用,充分發揮其價值的一種管理手段,根據事先制定的目標,通過對人力資源進行開發、利用,選擇一些具有價值的人才,實現制定好的目標。從管理學角度看,人力資源管理則是采取訓練的方式,實現對人力價值的提升,做到人盡其用。在培養人才的同時并關注整個團隊的協作,確保整個團隊擁有積極的態度和精神,提高工作效率,最終提升事業單位的經濟效益。

(二)人力資源管理的特點與目標

從人才角度看,人力資源管理的重點就是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展現人才的價值,開發人才的潛力。在培養人才過程中,注重人才各項工作能力的全面提升,促進人才全面發展。通常情況下,人力資源管理主要包括兩個目標:基礎和終極?;A目標是以個人為基礎,發揮個人的經濟價值;而終極目標則是建立在基礎目標上,根據事業單位發展方向和需求,重點培養高級型人才。

(三)人力資源管理發展現狀

由于長期受到傳統人力資源管理和事業單位經濟發展模式的影響,導致目前大部分事業單位都只注重傳統和理論方向的管理,忽視新型管理人才模式,對人才的約束主要是通過制度的方式進行,在這種情況下很難發揮人才的價值。另外,在管理理念上存在落后和僵化等問題,人力資源管理缺乏協調性,對人才的價值未能正確對待。同時也沒有建立健全人才激勵機制,導致人才積極性較低,人才流失問題嚴重。所以當下必須要高度重視人才資源管理,不斷優化創新管理模式,才能培養更多事業單位發展需要的專業性人才,提高事業單位的核心競爭力和經濟效益。

二、人力資源管理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確認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意義是掌握和了解人力資源管理與經濟可持續發展關系的基礎和前提。人口、資源、環境是影響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素,只有確保低投入高產出、優化產業結構、平衡市場供求關系,才能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而這些因素又與人力資源管理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只有提供足夠的人力和智力,才能規避市場中供不應求和供給不足的矛盾,提高事業單位的經濟抗風險能力,實現經濟的健康良性發展。另外,還應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統一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同時,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改變經濟發展模式,走新型發展之路,促使經濟結構更加完整、健全,實現健康良性發展的目的。

(二)經濟可持續發展對于人力資源管理的要求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市場經濟得到全面有效的發展,現階段我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正在轉型過程中,逐漸由傳統的粗放型、速度型和數量型向集約型、效益型和質量型方向轉變,且是目前走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從我國經濟發展模式轉型來看,實質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而本質是改變資源管理方式。目前我國市場上存在四種資源:資本資源、自然資源、技術資源、人力資源,核心資源是人力資源,而其它三種資源全部由人力資源統一管理和分配。所以,人力資源管理決定經濟資源的價值。

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經濟可持續發展狀況。從經濟學角度看,人力資源管理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滿足國民經濟發展需求。但是在市場經濟中,人力資源的供應和需求的總量在不斷變化,因此需要注重管理方式,從宏觀層面確保人力資源管理的科學性,才能滿足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求。

(三)人力資源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自工業革命以來,自然資源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源動力,導致人類大力開采各種自然資源,隨著開采規模的擴大和自然資源的運用,自然資源數量大幅度下降,不僅不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還影響到整個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因此必須要選擇其他資源替代。人力資源作為核心資源在推動經濟發展中舉足輕重,可通過增加人力資源總量,實現推動經濟發展的目的,且必須是高質量人才投入。特別是在知識經濟時代,影響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是人力資源的質量和數量,在提升人力資源質量和數量的同時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對人力資源進行合理配置,才能在真正意義上使人力資源成為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三、人力資源管理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一)改變管理的觀念

經濟可持續發展就是所謂的環保經濟、生態經濟和低碳經濟。從發展角度看,這些經濟具有比較先進的發展觀念,所以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也應該具有先進的發展觀念,對現有的管理形式進行創新改革,將經濟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到人力資源管理理念中。一是為了在事業單位內部樹立經濟可持續發展觀念,二是為了增強事業單位員工的責任感。所以,事業單位必須要改變管理觀念,對傳統管理模式進行優化調整乃至創新,始終堅持事業單位整體利益大于部門利益的原則,在進行管理模式創新時,可通過吸取當下比較先進的管理模式,對本事業單位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觀念進行完善和鞏固。另外,需要根據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不斷優化和調整人力資源管理,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作用。

(二)實施柔性管理方式

對于事業單位管理而言,人力資源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資源,對人力資源進行有效管理對事業單位發展影響深遠。隨著經濟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拓展和實踐,事業單位管理應注重員工的成長與發展,為員工提供開闊的發展空間,促使員工不斷提升自我。但是傳統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具有明顯的約束性,不利于事業單位員工成長,所以必須要創新管理模式,實施柔性管理方式,這樣才能充分調動每一位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大化發揮出員工的作用與價值。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充分尊重每一位員工,信任每一位員工,鼓勵每一位員工,提高員工對自身價值的認識,提升自身的社會價值,為提升事業單位整體的人力資源水平奠定務實的基礎。

(三)規范人才資源市場的管理體系

可持續發展不僅是事業單位的發展目標,更是國家的發展目標,因此,需要從國家角度分析規范人才資源市場的管理體系。由于我國經濟發展具有明顯的地域差異,導致東西部人才工資待遇差異較大。所以在這種背景下,人才更愿意去工資待遇較高的地區發展,導致西部人才市場人才數量嚴重性缺乏,同時也會出現一些供不應求的局面。為改變這種狀況,必須要依靠國家的力量,通過出臺相關政策,在全國范圍內建立比較系統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確保每個地區擁有均衡的人才供應,緩解不發達地區人才緊缺的現狀,促使經濟均衡發展。

(四)建立客觀的人力資源評價體系

建立一套系統、完整、客觀、公正的人力資源評價體系,其目的是在事業單位和人才之間提供一個科學合理的交易依據事業單位放心用人,人才安心踏實工作,雙方利益均可兼顧,避免不良競爭,也為社會就業提供了保障。

四、結束語

人力資源管理是事業單位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經濟全球化對人力資源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對事業單位發展乃至經濟可持續發展影響深遠。通過建立健全事業單位內部人才管理機制,改變管理觀念,實施柔性管理方式,規范人才資源市場的管理體系,建立客觀的人力資源評價體系,提高事業單位工作效率和核心競爭力,促進事業單位發展,最終確保經濟可持續發展目標順利實現,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丁嬌.試析人力資源管理與經濟可持續發展[J].消費導刊,2020,(1):271.

[2]李喜梅.淺析人力資源管理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相關性[J].商情,2020,(1):154.

[3]翟鵬.芻議人力資源管理與經濟可持續發展[J].人力資源,2019,(16):123.

[4]李淑蓉.試論人力資源管理與經濟可持續發展[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9,(16):111-112.

[5]徐美麗.淺談人力資源管理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及其要求[J].科學與財富,2019,11(28):161.

[6]武劍.淺析人力資源管理與經濟可持續發展[J].人力資源,2019,(10):90.

[7]王雅賢.淺探新時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與經濟可持續發展[J].商場現代化,2019,(8):81-82.

猜你喜歡
經濟全球化人力資源管理措施
放養雞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數學解題中構造法的應用措施
減少豬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豬熱應激及其防治措施
云南民族民間工藝生存發展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