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漠地區防風固沙植物的研究

2020-10-20 06:54陳思航
種子科技 2020年15期
關鍵詞:沙漠作用

陳思航

摘 ? 要:主要介紹了防風固沙植物資源和沙漠中的自然植被,探討能夠在沙漠環境中生存的植物,并且能生長于沙地、鹽堿地等地形。沙漠地區防風固沙植物按照生存環境可以分為生長于流動半流動沙丘或固定沙丘的植物,具有加固沙丘、固定沙丘的作用。有些沙漠地區水肥條件較差,需要結合封山育林達到恢復植被的目標,同時也為畜牧提供飼料,為畜牧業生產構建良好的條件。

關鍵詞:沙漠;防風固沙植物;種類選擇;作用

由于人類的不合理活動導致了土地沙漠化,造成生態環境的薄弱,導致土地地表沙漠化、資源流失以及生產能力下降。我國是世界上具有較大沙漠面積且屬于沙漠化非常嚴重的國家之一。

目前,隨著經濟的發展,沙漠地區各類防風固沙植物愈來愈多,但每種植物都有其固定的生態性狀,因防風固沙樹種的配置結構不同,所產生的生態服務效益也有所差異。

1 ? 防風固沙植物的種類及作用

1.1 ? 防風固沙植物的作用

我國西北部地區均是荒漠地帶,特別是在塔里木盆地、毛烏素沙漠、河西走廊等地,一直存在土地荒漠化的現象,并且還存在移動的沙丘,為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帶來較大的影響。但是,在沙漠地區也蘊含著種類多樣的植物,由于此類植物能適應沙漠地區大風、缺水、炎熱的環境,往往具備很強的防風固沙能力,因此應用此類植物進行防風固沙是最為有效的治理風沙的辦法。

其中,部分沙漠植物生長于半流動的沙丘,如花棒、梭梭以及三芒草等,被人們稱作“沙漠中的先鋒植物”;還有部分沙漠植物生長在固定的沙丘,如紅砂、旱麥草、地白蒿等,雖然不具備防風固沙的作用,但其中的部分植物樹種能夠發揮避旱的作用[1]。

1.2 ? 用于防風固沙的植物種類

防風固沙的樹種與灌草在沙漠地區的防風固沙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選擇地帶性植被的優勢種是選擇適宜種群的重要條件。每一個自然植被都擁有優勢種與伴生種,它們共同組建成穩定、和諧的復層交混結構。

優勢種及其建群種是天然植被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們往往具備良好的繁殖能力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是適合群居的植物樹種。以下介紹幾類適用于防風固沙的植物樹種[2-5]。

1.2.1 ? 花棒

可以通過降雨來維持生命,其枝葉較小,果實形狀似棉籽,主、側根系均發達,主稈呈橘色,夏季與秋季能夠開出紅色花朵?;ò舻纳L周期較長,葉子脈絡的主體呈現出銀色,并且多為沙漠生長,耐旱能力強。樹種喜光、喜沙埋,適合流沙環境生存,耐風蝕、耐嚴寒與酷暑。枝葉繁茂、萌蘗力強、防風固沙,通常在荒漠地區、草原地區采取沙障內播種和扦插栽植造林。

1.2.2 ? 怪柳

此樹種喜光,不耐庇蔭。耐堿土、耐風蝕、抗水濕、抗干旱、抗暴曬和烈日,可生存在含鹽量1%的重鹽堿地。并有較強深根能力,主、側根均非常發達,其主根可伸入地下水層,深度達10 m。萌芽的生命力強,耐修剪、耐刈割。是能夠生長于荒漠等惡劣地區的具有頑強生命力的植物,也是適用于防風固沙的優秀樹種之一。

1.2.3 ? 沙冬青

喜好沙礫質的土壤,其種子的吸水力較強,發芽快速??梢陨L在薄層覆沙的礫石質土壤中,是荒漠地區非常珍貴的孑遺種。

1.2.4 ? 沙棘

具有抗風沙、耐旱的特點,可以在鹽堿化的土地中生存,因此被廣泛用于水土保持工作中。在我國的西北部地區有大量栽種,便于對沙漠進行綠化。沙棘本身既可以適應比較惡劣的環境,且由于其固氮的能力很強,也能為其他植物提供生長所需的養分,創建適宜植物生存的環境,是優秀的先鋒與混交樹種。

1.2.5 ? 梭梭

生長在沙漠地區的固沙植物,具備抗寒、抗熱、抗旱、耐鹽堿的特性。喜光、不耐庇蔭,適應性較強,生長周期快,枝條密集、根須發達,具有防風固沙的能力,是我國荒漠地區固沙造林的優良樹種。

2 ? 沙漠中的自然植被種類

在沙漠地區,由于土壤與水分等環境因素不斷變化,水分又是導致沙漠植物種群變化的主要原因,進而影響了自然植物群落結構的發展和變化。流動帶沙丘具備良好的水分,在含水率為2%的地段附近建群種通常是怪柳、沙蒿和籽蒿等;阻沙林丘間的明顯開闊處,建群種植物多為多枝柳怪、黑沙蒿;迎風坡腳以及背風坡腳區的植物有灌木沙拐棗、沙木蓼、小紅柳等,能夠起到阻擋沙丘移動的作用;丘間地的土層較薄,植物的根須分布于地下0~25 cm,前置的阻沙林保護了固沙林,還有地表水補給,因此建群種通常是羅布麻和怪柳等。

根據上述自然植被的變化情況可見,小紅柳、花棒、沙蒿、黑油蒿都是沙漠中防風固沙的優勢種[6-7]。

3 ? 不同功能防風治沙植物種群的選擇

了解沙漠自然植被的變化,結合防風固沙過程中植被應用的基本概念,并嚴格按照生物學原理選擇植被,從而避免栽植不適合在沙漠地區生長的植物。

3.1 ? 選擇適合阻沙與固沙地區的植物種群

選擇防風固沙林的樹種必須考慮以下幾方面的能力:耐風蝕、耐沙埋、抗沙地缺水、生長期較快、高度較高、樹冠密集、根須發達且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單一的樹種往往不能包含以上全部條件。因此,必須要配置多個樹種進行不同密度的混交,從而起到較好的防風固沙作用。

3.2 ? 選擇適合阻沙與固沙林帶丘間地的植物種群

由于地勢較高,阻沙林可以阻擋一部分的風沙。在沒有灌溉的環境下,人工種植的檸條、蒙古柳和沙棘的存活率較低,防風造林的效果較差,但是如改成管護封育,就可以較好地恢復自然植被。然而,固沙林地的后部地勢比較低,若每年春天能夠漫灌2次,除了自然分布的多枝怪柳及羅布麻,人工種植的沙棘純林與沙棘與蒙古柳的混交林,也可以提升存活概率。沙棘純林與蒙古柳的生長量非常大,特別是沙棘純林表現明顯。這是因為沙棘樹冠一般較為密集,大量落葉落入土壤使土壤中的養分增加,并且根須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養分[8-9]。

除此之外,沙棘還具有很強的根蘗性,栽培沙棘3年后就可以生長出根蘗苗,因此能夠形成密集高大、向外擴散的團塊狀林分。

3.3 ? 建造灌叢草場

我國烏盟后山地區常常出現土地荒漠化現象,主要是由于礫質沙化、土層薄弱、缺乏肥力等原因。因此需要進行適地栽培,在沙漠植被配置中結合灌草、植被恢復方面以管護封育為主,同時降低人為放牧與墾荒對土地造成的侵害。

根據研究發現,在干旱地區與半干旱地區植被種群的選擇中,需要增強灌木植物與草本植物的比重,無論從植物群落的適應性方面考慮,還是從防護林的合理性方面考慮,都要嚴格遵循以灌草為主的原則。在配置樹種和草種時,盡量選取適應能力強的草本植物與多年生灌木,比如檸條、草木樨、沙打旺等植物。同時,將管護封育與恢復植被相結合,不僅可以快速穩定固定的流沙,還可以有效地開展防風固沙工作與治理沙化工作。

3.4 ? 防風帶緊密結構及其樹種的配置與選擇

防風帶緊密結構可以達到兩個目標,首先是降低風速,對農田進行保護;其次是有利于當地人們薪材資源的提供。應全方位考慮樹種的存活率、生長率以及林網的立體空間結構,結合不同樹種在不同配置下的存活率。有關試驗顯示:檉柳、沙棘、花棒均是存活率高、生長數量較大的植物,是適用于防風帶緊密結構林中的優秀樹種[10]。

4 ? 結論

總而言之,通過分析研究防風固沙植物的種類,了解沙漠中的自然植被,并根據因地制宜原則進行種草造林,栽種具有較高水分利用率的沙漠植物,選擇深根性比較強的植物,如沙棘、花棒、檉柳、梭梭、沙地柏等具有耐風蝕和沙埋能力的植物,在符合生物生態學原理的基礎上,確保栽培的植物能夠適應在沙漠生態環境中生存。

參考文獻:

[ 1 ] 郭彩贇,韓致文,李愛敏,等.庫布齊沙漠生態治理與開發利用的典型模式[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53(1):112-118.

[ 2 ] 牛存洋,阿拉木薩,劉亞,等.科爾沁沙地固沙植物根系與土壤水分特征研究[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5,29(10):106-111.

[ 3 ] 慕宗杰.固沙植物的生態適應性及與其生長環境間的相互關系[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3,34(12):49-51.

[ 4 ] 蔣德明,張娜,阿拉木薩,等.我國固沙植物抗旱性及基于水量平衡的沙地造林合理密度研究進展[J].西北林學院學報,2013,28(6):75-83.

[ 5 ] 張兵.主要防風固沙植物及其應用價值[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2,35(5):62-65.

[ 6 ] 尚建力,劉春紅.沙漠中防風固沙植物種群選擇的探討[J].安徽農學通報,2010,16(17):167-169,176.

[ 7 ] 邸文靜,張弋川,何龍,等.防風固沙植物種類的篩選及樹木種類的選取原則[J]. 農業與技術,2018,38(22):216.

[ 8 ] 汪海強.沙漠地區防風固沙植物的選擇[J].現代園藝,2013(20):172.

[ 9 ] 黃晶,張冀.主要防風固沙植物及其應用價值探討[J].現代農業研究,2020(3):145-146.

[ 10 ] 常兆豐,李易珺,張劍揮.民勤荒漠區4種植物的防風固? 沙功能對比分析[J].草業科學,2012(3):358-363.

猜你喜歡
沙漠作用
沙漠之手
沙漠之旅
走進沙漠
走進沙漠
海邊的沙漠
穿越沙漠
淺析情境教學法在中職會計課堂中的應用價值
試談鄉土地理教學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作用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