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的建筑設計與城市規劃

2020-10-20 05:23彭紹
磚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6期
關鍵詞:城市規劃建筑設計措施

彭紹

摘 要:新時代背景下,城市規劃對于城市建設與發展的重要性越發凸顯,并與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具有直接關聯,加之當代人們生活理念的轉變,當前已是我國建筑事業發展的關鍵時期。城市建筑設計是城市整體的面貌,是城市形象最直觀的體現,與城市規劃效果密切相關。我國城市經濟的發展,建筑設計種類更加多樣化,可見,建筑設計與城市規劃二者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共同促進。所以,有關專家要不斷研究、分析建筑設計與城市規劃,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建筑設計;城市規劃;措施

社會經濟發展推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當前人們對于周邊環境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居住環境的改善,而是需要生活在更為舒適優美的環境之中,政府組織也期望實現環境與生態的和諧統一。城市規劃的主要對象為城市,為此需要考慮城市的布局,在原有城市建筑以及園林建設的基礎上進行規劃。新形勢下的城市規劃更加注重規劃的經濟安全性,建筑作為人們生產生活的主要載體,建筑設計質量的高低對于城市面貌有著極大的影響,為此需要實現建筑設計與城市規劃的有效協調,提升工程建設的科學合理性,全面提升我國的城市建設水平。

1 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之間的關系

1.1 城市規劃設計是建筑設計的依據

城市最美妙的風景就是這座城市的建筑組成的景觀??梢哉f建筑物是城市最直接的代表物,一座城市的整體形象由垂直交通、平面交通、建筑物和道路綠化、城市排水等組成,這些內容的協調需要城市規劃來指導。建筑設計師會根據城市規劃設計的引導進行設計,建筑設計的目的不同,建筑建造過程中的要求不相同,使其不僅達到該建筑本身具有的特性和使用功能,還符合該建筑物在城市中所處的地位。城市規劃設計,是為了協調城市因素,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其設計往往涉及到城市不同區域之間的功能布局關系,因此建筑設計必須要根據實際情況,嚴格遵循城市規劃設計的指導,這樣才能使得建筑與環境之間和諧一致。

1.2 建筑設計是城市規劃設計的基礎

如果說細胞是生物體的基本單位,那么城市的建筑物也可以說是城市的基本組成單位,每一個建筑物都有其標準和規定。經濟的發展使得人們對建筑中蘊含的享受功能也有了變化,除了使用便利之外它還需要滿足人們的審美享受。在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除了滿足建筑功能之外,還要讓建筑滿足視覺享受。當然這種需求需要遵循城市規劃的根本原則,要按照城市規劃的要求開展工作。因為建筑物在一個城市里,并不僅僅是一棟建筑物,它還涉及到這棟建筑物與周邊的環境以及整個城市規劃是否協調,這個建筑是否符合城市的文化理念。一個建筑,只有和它所處的環境協調,其功能才會顯露,其經濟效益才會最大化,才能為城市增色,成為城市的地標。只有建筑設計合理,適應城市規劃的要求,使得建筑物的設計與周圍的環境和諧發展,二者相互配合,才能促進城市規劃設計的合理化,進而促進城市的經濟發展。

1.3 城市規劃對建筑設計具有約束作用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進程不斷的推進,城市的數量和規模越來越大,在有限的資源和空間下,城市的建設需要出臺一些強制性的措施對建筑的設計進行控制。在城市規劃設計中,應該對城市進行區域細分,分清各個區域建筑的各種指標,比如建筑密度、容積率、建筑的體型、建筑的顏色等是否符合建設。指導建筑設計師在初期設計某區域的建筑時考慮這些約束指標,保證其設計的建筑滿足城市規劃設計,符合城市建設的硬性要求。這樣才能保證建筑與周邊環境相融合,保證建筑適合該城市的建設發展。

2 協調建筑設計與城市設計關系的有效措施

2.1 進行科學規劃合理設計

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關系較為緊密,在特定環境下必須對其二者進行分析研究,將城市規劃的目的性與城市建筑的搭配性進行科學設計。首先,應該明白城市發展及建設主題方向。例如:以生態自然及旅游發展為主題的城市規劃設計中,應該強調城市建筑的環保性、綠色性,將景觀與生態作為建筑設計實質,并融入歷史、人文等相關元素。在其旅游景觀打造方面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布局,規避盲目性、肆意性的工作開展;在以汽車工業為主題的城市規劃設計中,應該突顯城市建筑的蓬勃性、彰顯性,將其工業成果及價值效益進行視覺體現,在建筑設計中建議節能低碳、優質環保,將建筑結構進行立體化、機械性彰顯,體現其工業韻味及產業精神。因此,在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關系優化方面,一定要從城市發展主題及特點入手,進行科學規劃、合理設計。

2.2 注重協調設計及特點規劃

在對其城市進行規劃設計中一定要對其建筑設計的協調性進行分析研究。城市建筑不能單從其自身角度考慮,一定要從其整體價值與周邊環境進行出發。在其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周邊居民、自然環境及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對相關工作進行量化、細化。例如:烏鎮作為我國南方重要旅游景區,素有“江南水鄉”之稱,其景色十分優美。通過實地走訪調查后發現,該建筑設計多為二層復古小樓,其材料為木質結構。這種建筑設計對該周邊環境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起到景觀協調及美觀布局的重要功效。很多游客對還在烏鎮進行留宿,體驗與享受世外桃源。該案例將城市規劃與城市建筑的互利協調、特點彰顯進行體現,對全面提升其價值起到重要影響作用。

2.3 加強規劃設計人員能力提升

第一,設計人員專業性及理論知識較為缺乏,對城市規劃設計及建筑設計方式、構造組合不了解,導致實際設計中因缺乏專業性導致的問題頻頻出現。第二,缺乏實踐經驗,部分城市規劃設計及建筑設計人員缺乏實際工作經驗,不能從其建筑的功能性、特點性入手,單一的依附于圖紙、理論,導致建筑設計效果不佳。因此,基于上述問題,在預制裝配建筑設計中提升工作人員專業能力十分必要,例如:定期、定時舉行相關業務技能培訓,將城市規劃設計及建筑設計理論知識進行傳授;提升設計人員的實際工作經驗,并利用網絡信息技術、BIM技術等進行網上實踐與模擬設計,全面提升設計人員設計技巧及專業能力。

2.4 加快社會資源配置模式轉型

基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的必要性,在城市規劃設計及建筑設計過程中需要對社會資源進行重新配置,提升社會資源的價值性及合理性。社會資源是社會穩定及經濟建設的重要基礎,主要包括科技資源、生產資源、教育資源、維穩資源、商業資源、農業資源及組織資源等,具體如下:第一,在進行其轉變社會資源配置中應側重于資源價值性、合理性發揮,社會資源配置應該以大多數社會群體及個人利益為主,將社會資源的價值發揮進行充分體現,規避浪費資源、剩余資源及不合理資源配置。第二,在轉變社會資源配置過程中應該以平等為原則,社會資源配置中一定要采用均勻、平等的原則,例如:在教育資源配置中應該縮小城市與農村的差異性,對重點學校、學區等進行地域平均設置,而不是強調高干子弟及經濟構面。

3 結語

總之,新形勢下城市規劃影響著城市發展與面貌,而建筑設計則是城市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在城市發展建設過程中二者缺一不可,具有共通性、互動性,但存在一定差異。為了確保二者協調發展,需要相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針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應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提高對城市規劃的重視,并以此為建筑設計提供條件,以滿足社會發展要求,加強對周邊自然環境的融合與協調,進而促進城市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高芳.探討新形勢下的建筑設計與城市規劃[J].山西建筑,2019,45(15):13-14.

[2]龔靜.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的聯系與協調發展[J].建材與裝飾,2016(16):118-119.

猜你喜歡
城市規劃建筑設計措施
解答排列組合問題的幾種常用措施
安東尼·高迪建筑設計研究
敘事思維下的建筑設計與表達
傳統建筑設計元素在現代商業建筑設計中的運用
求函數零點個數的措施
解答高中數學問題的幾個常用措施
劇院建筑設計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劇院
《城市規劃評價及其方法:歐洲理論家與中國學者的前沿性研究》
對我國當前城市規劃中公共參與的思考
淺談我國城市規劃管理存在問題與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