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性化視角下的老年建筑設計分析

2020-10-20 01:13張芳潔
磚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6期
關鍵詞:設計

張芳潔

摘 要:隨著我國老齡化現象的日趨嚴峻,養老建筑規劃設計迫在眉睫。老年建筑在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的生理特點,融入人性化理念,更好的契合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點,為老年人提供一個舒適溫馨的居住環境。因此文章重點就人性化視角下的老年建筑設計展開分析。

關鍵詞:人性化視角;老年建筑;設計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人口的平均壽命越來越大,老齡化人口問題愈發明顯,已經形成了不可逆轉的形式。預計到2050年,全國老年人口數將占全國的35%左右。我國老齡化呈現五個特點:老齡化趨勢明顯,老年人口數量大,“未富先老”、“空巢”老年人迅速增多,城鄉老齡人口差距大,農村養老問題嚴重。因此,如何為老年人提供一個舒適安全環境是一項重要的社會責任。

1 老年人的行為特點及需求

從醫學的角度,個體進入60歲以后,人體開始衰老,出現思維敏捷度降低、行為動作遲緩及語言表達能力降低等狀況,這些變化使老年人產生不安和恐懼等心理癥狀。同時,老年人社會地位的下降和人際關系的萎縮,使他們更容易與其價值觀和信念相似的同齡人相處。根據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將老年人劃分為以下三種類型:(1)自理老人:即健康老人,可自主完成日常生活起居行為。(2)介助老人:也稱之為半失能(半護理)老人,需借助工具、設備或在他人協助下,完成日常生活起居活動。(3)介護老人:也稱為失能(全護理)老人,各項日常生活起居行為均需他人幫助完成的老人;失智老人(老年癡呆癥);高齡老人,年齡在80歲以上的老人。這里要特別說明的是,一位老人的類型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隨著時間不斷變化的。這中間的變化過程可能是連續的,可能是模糊的,也可能是反復的。正確認識這一特點,就會在設計中注意提高養老建筑的適老性,增強設計的彈性和使用空間的通用性。

2 養老建筑設計中常見的問題

2.1 居住單元缺乏適應性和可變性

多數開發商對養老建筑發展趨勢估計不足,在初期定位上僅考慮滿足當前某一類老年人的使用需求。然而現實中,老年人從自理老人到介助老人再到介護老人的變化過程并無明確的界限,這就需要針對不同階段老人的使用特點,設計更具適應性的居住單元和活動空間,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2.2 公共活動空間缺乏人性化設計

在資金和空間有限的情況下,為了達到盈利的目的,多數開發商把注意力集中在居住單元的設計上,為提高出房率而大量壓縮公共空間,降低了建筑的居住品質,無法為老年人提供一個真正舒適的生活環境。

3 人性化視角下的老年建筑設計分析

3.1 居住空間的通用性

以某養老建筑為例,該養老建筑屬于醫養結合型護理機構。本次設計范圍為該項目一期,總建筑面積12000m2。設計之初,在對目標客戶群進行初步了解后,與投資方和運營方共同討論確定了以舒適型雙人間作為主要戶型,同時根據建筑本身改造條件限制,適當配置經濟型雙人間及豪華套間,比例分別為經濟型雙人間(25m2)6間,占比4.3%;舒適型雙人間(33m2)132 間,占比 93.6%;豪華套間(47m2)3 間,占比 2.1%。但隨著設計深入,養老市場也在不斷變化,在對多家已運營的養老機構進行參觀和調研后發現,老年人對居住的私密性和生活品質要求越來越高,更偏愛單人間。于是在深入設計過程中,對居住單元的適應性做了進一步探索,經濟型雙人間可根據市場需求,靈活調整為舒適型單人間,而舒適型雙人間將為夫妻、兄弟姐妹和朋友等人群服務,或可靈活調整為豪華型單人間,以滿足對居住空間要求較高且有較高消費能力的老年人。當夫妻雙方僅一方需要護理時,可入住豪華型套間,以增加活動空間,提高生活品質。在本項目設計深化過程中,經過多個方案對比和討論,最終將乙樓、新五樓居室全部置于南側,甲樓居室主要置于東側,每棟護理組團居室盡可能置于同一朝向,避免因朝向差異導致同層入住率不高的問題,為提高后勤服務效率、控制運營成本提供了重要保障。

3.2 環境色彩設計

3.2.1 色彩對老年人的生理影響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感知器官逐漸下降,對視、聽、嗅覺等的感知能力下降。視網膜變薄,對光線不夠敏感,對微小的事物很難分清,所以在老年空間中,色彩要選用稍高于一般室內空間的明度色彩,且大面積采用柔和的色彩。同時考慮到老年人的身體疾病,所以室內色彩飽和度不能太高,盡可能運用柔和的暖色調,要采用適中的顏色搭配。為避免顏色變化過多給老人造成視覺障礙,大面積的顏色應該統一,對比色不要過多的出現,但在拐角和樓梯處,可以用高明度的色彩予以警示,使整個空間色彩、色調協調。

3.2.2 色彩對老年人的心理影響

首先,由于年紀的原因,老人從年輕時的崗位退下去,在一定程度上來說,相當于脫離了社會,認為自己不能再創造社會價值,產生諸多負面情緒,再加上社會對“老年人”的一些偏見,進一步加重了他們的自卑感。其次,兒女外出上班,退休后的老人只有獨自在家,缺少了陪伴,缺乏生活的激情與希望,會加重老人的孤獨感?;谝陨系那闆r,在老年人的空間色彩中大部分要采用暖色系,如橙色、米黃色等,給人以舒適溫暖的感覺。暖色系和暖灰色等調系的色彩環境可以緩解老年人心里的壓力和寂寞感,對心理的傷痛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3.3 康復性家具設計

居家型老年人康復性家具設計以老年人的需求為中心,并結合對老年人的居住環境和行動特征的研究,設計出符合老年人習慣的家具?,F在市面上這種康復性家具是一個缺口。經過調研和分析,我們發現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改進。①符合人體工程學。老年人身體每年再以一定比例萎縮,設計的家具要符合老年人的身體尺度。針對不同的老人要有不同的設計,滿足差異化。②針對臥具的康復性設計。因為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一般每天待在床上的時間較長,不僅是睡覺的地方,還可以作為閱讀的場所,要保證他的安全性。③坐具的康復性設計。老年人因為腿腳不便,起坐困難,所以設計老年人的坐具時,可以考慮加入助起功能,讓安全性和舒適性相結合。

3.4 公共與交通空間的設計

在老年建筑中,門廳是室內外空間的主要交通樞紐,承載老年人的各種日?;顒雍托袨?。不僅要在電梯、走廊、廁所、公園等公共場所設計無障礙通道,還要在條件允許情況下設計安全報警系統,以應對突發事件。因此,在設計中,其空間形態和尺度設計應能滿足老年人行為習慣和心理需求。同時,整個老年建筑的交通空間要做好空間布局設計,增強整個建筑的層次感,保證老年人的私人空間。其次,老年建筑廊道設計不僅要符合我國現行規范,還要在空間形態和功能設計上更靈活,更注重空間的劃分和交通功能的實現;從而創造出層次性更強的公共和私人空間,進而提高老年人的居住質量。

總之,老齡化發展趨勢日益明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迫在眉睫。在具體設計中,通過居住空間設計的通用性,色彩設計和家具康復設計,充分的體現了人性化思路。其中色彩的設計是通過生理上視覺的沖擊提高辨認能力,方便生活,溫馨的色彩提升老年人的心理愉悅程度,使他們感覺到溫馨與人文關懷。將家具的康復性研究與養老結合,使養老建筑更適合老年人的生活習慣,從而讓老年人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得到滿足,找到屬于老年人自己的樂園。

參考文獻:

[1]劉曉宇.城市老年建筑空間環境設計策略研究[J].城市建筑,2019,16(30)

[2]楊媛婷.試析老年建筑的設計理念及其細節處理[J].四川水泥,2019(10)

[3]王欣,陳怡斐.深度老齡化態勢下城市老年公寓室外環境設計研究[J].美與時代(城市版),2020(01)

猜你喜歡
設計
BUBA臺燈設計
和小編一起設計郵票
The Spirit of Christmas教學設計
有種設計叫而專
陳國興設計作品
匠心獨運的場地設計畫上完美句點
增溫設計
大象無形 芬蘭設計
跨越式跳高遞進與分層設計
連連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