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澆筑質量控制策略研究

2020-10-20 05:23張清鵬
磚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6期
關鍵詞:大體積混凝土建筑工程

張清鵬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當前建筑物的功能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大型、高層、新型建筑物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范圍內,這類建筑物的建筑離不開大體積混凝土的應用。與一般構件混凝土相比,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控制要求更高。應用大體積混凝土結構開展施工的過程中,最為常見的問題就是裂縫問題,一旦出現裂縫,監理工程師必須全面、仔細的分析裂縫的產生原因,采取必要的應對辦法。本文首先對大體積混凝土出現裂縫的原因進行了具體的分析,然后介紹了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避免大體積混凝土出現裂縫問題。

關鍵詞: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質量控制

1 建筑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澆筑質量控制意義

與普遍混凝土施工技術相比,大體積混凝土體積較大,施工量大。在具體施工過程中需要采取連續澆筑的方式,對于結構的整體性具有較高的要求。由于大體積混凝土結構體積較大,施工中混凝土澆筑量較大,施工條件十分復雜,再加上對施工技術和質量具有較高的要求,這也導致混凝土澆筑作業時水泥水化熱過于集中,混凝土結構內部溫度快速上升,極易導致混凝土裂縫。一旦大體積混凝土產生裂縫,必然會帶來較多的危害。因此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需要根據施工要求來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并明確具體的施工技術和施工流程,強化施工質量管理,全面提高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實現對混凝土裂縫的有效防控

2 混凝土施工質量問題以及原因分析

2.1 外觀缺陷

模板錯臺、色差、缺棱掉角、不平整等外觀缺陷??赡茉颍耗0遒|量差、模板拼接過程接縫未處理或加固不足、拆模時混凝土強度不足造成拆模過程或拆模后外力作用破壞混凝土結構等。

2.2 澆筑技術不完善

在大的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澆筑環節是施工中較為關鍵的一道工序,在實際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用業時,對具體的澆筑順序和澆筑方式都具有嚴格的規定,要求施工人員要嚴格遵守,以此來保證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的質量。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作業時,宜按照核心筒墻、柱、梁和板混凝土的順序進行。

2.3 混凝土施工不當產生的裂縫

基礎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由于商品混凝土供應不及時或者分層施工時上下層混凝土振搗不到位,使得混凝土層間出現施工冷縫?;炷恋墓橇显谡駬v后出現下沉,水泥漿上泛形成泌水現象,由于受到鋼筋和模板的約束,在約束部位將產生拉剪應力,混凝土在鋼筋位置出現順筋裂縫,水泥漿過厚也會產生干縮裂縫。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完成后,當其強度未達到堆載要求的強度時,在地下室底板上堆放鋼管和鋼筋等物件,導致混凝土出現過載裂縫。

3 建筑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澆筑質量控制策略

3.1 大體積混凝土溫度裂縫控制措施

根據混凝土攪拌站提供水化熱等基本參數進行溫度計算,混凝土中心最高溫度為57.1℃,混凝土表面平均溫度為24℃,混凝土內外溫差為33.1℃,無法滿足規范規定的≤25℃的要求。為了防止溫度裂縫的出現,采用循環冷卻水和保溫法相結合的方法對混凝土內外溫差進行控制。在核心筒位置承臺布置雙層冷卻水管,水管的規格為Φ25mm,材質為薄壁鍍鋅鋼管,布置位置為距離承臺上下面為1.2m,冷卻水管與承臺邊緣距離為0.5m,水平方向的間距為1m?;炷翝仓采w冷卻水管后即可通水降溫,混凝土澆筑完成后10h進行測溫。核心筒位置承臺混凝土表面覆蓋三層土工布和二層塑料薄膜,其余位置底板表面覆蓋二層土工布和二層塑料薄膜?;炷恋酿B護工作應由專人負責,保證混凝土表面處于濕潤狀態,混凝土養護時間≥14d。

3.2 大體積混凝土溫度裂縫控制措施

根據混凝土攪拌站提供水化熱等基本參數進行溫度計算,混凝土中心最高溫度為57.1℃,混凝土表面平均溫度為24℃,混凝土內外溫差為33.1℃,無法滿足規范規定的≤25℃的要求。為了防止溫度裂縫的出現,采用循環冷卻水和保溫法相結合的方法對混凝土內外溫差進行控制。在核心筒位置承臺布置雙層冷卻水管,水管的規格為Φ25mm,材質為薄壁鍍鋅鋼管,布置位置為距離承臺上下面為1.2m,冷卻水管與承臺邊緣距離為0.5m,水平方向的間距為1m?;炷翝仓采w冷卻水管后即可通水降溫,混凝土澆筑完成后10h進行測溫。核心筒位置承臺混凝土表面覆蓋三層土工布和二層塑料薄膜,其余位置底板表面覆蓋二層土工布和二層塑料薄膜?;炷恋酿B護工作應由專人負責,保證混凝土表面處于濕潤狀態,混凝土養護時間≥14d。

3.3 大體積混凝土養護監理控制

已經澆筑成型的混凝土結構,必須及時進行早期養護操作。而后期養護一般在表面施工完成以后,及時應用覆蓋材料覆蓋混凝土表面,避免水分蒸發。對于大體積混凝土,其養護應該分層進行,使得混凝土的溫度均勻上升。在對大體積混凝土進行養護操作的過程中,應該綜合考慮具體的氣候條件采取最合理的控溫措施;如果施工設計沒有作特殊要求,那么控制澆筑溫度必須<25℃。在養護操作中,防水養護是最為重要的,完成澆筑施工后,如果養護措施應用的不夠及時,那么混凝土內部的水分快速的流失,水泥不能進行充分的水化作用。(1)控制保濕養護的時間必須超過28d,拆除覆蓋層的過程中應該逐層進行,如果環境和混凝土之間的溫度差<20℃時,就可以將所有的覆蓋層全部拆除。(2)為了保證混凝土表面的濕潤狀態,在保濕養護過程中,必須及時檢查應經常塑料薄膜或的完整情況。(3)大體積混凝土完成澆筑施工需要開展保溫操作的時候,施工人員需要重點檢測兩個方面的內容,混凝土內部的降溫速度以及混凝土中心位置和表層位置之間的溫差,如果這兩項內容檢測結果不合格,那么應該綜合考慮項目的實際情況、具體的天氣情況等調整保溫措施。(4)完成拆模后,一旦遇到劇烈干燥、寒流共計以及突然降溫的情況,立即采取相應的養護措施進行養護,保證混凝土質量。(5)對于大體積混凝土來說,應該適當的延遲拆模時間。

3.4 對混凝土拌和過程的控制

混凝土采用強制式攪拌機集中攪拌,理想的集料形狀應接近球體或立方體,從而能更好的發揮集料在混合料中的骨架和嵌擠作用。最短攪拌時間符合規范要求,可保證混凝土均勻性。設計配合比盡量利用混凝土60d或90d的后期強度,以滿足減少水泥用量的要求?;炷僚浜媳葢鶕褂玫牟牧贤ㄟ^試配確定。C35最大水膠比為0.45、膠凝材料最小320kg/m3;C50最大水膠比為0.36、膠凝材料最小360kg/m3。砂率應控制在0.33~0.37(泵送時宜為0.4~0.45)。單位體積含堿量水溶堿(等效Na2O當量)要小于3kg/m3,最大含量要小于膠凝材料重量的0.06%,耐蝕系數不小于0.80。坍落度根據配合比要求嚴加控制。對首盤混凝土的坍落度、含氣量、勻質性及拌合物溫度進行測試,測試合格后方可批量生產。

4 結語

綜上所述,施工管理人員進行公路橋梁的施工管理,不僅有利于施工質量得到保障,同時也能夠保證施工成本的有效降低。因此,施工管理人員在進行公路橋梁施工管理時,為了避免相關問題的出現,需要進行規范性的施工管理,對施工管理人員進行有計劃的培訓,同時還要提高對現場巡查的重視,從而有利于公路橋梁工程的順利完工

參考文獻:

[1]韓克波.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與監理[J].智能城市,2018,4(18):84-85.

[2]柯志彬.大體積混凝土質量控制措施研究[J].河南建材,2018(04):226-228.

[3]盧偉.淺析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全過程質量控制[J].現代鹽化工,2016,43(06):74-75.

猜你喜歡
大體積混凝土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預結算方面常見問題的分析
基于BIM技術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監測應用與研究
弱電智能化系統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分析
建筑工程審計難點探析
試論建筑工程預算在工程造價控制中的作用
工業建筑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技術分析
淺談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
淺談房屋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
蔚汾河特大橋承臺等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分析
論檔案管理對建筑工程產生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