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處理關鍵技術分析

2020-10-20 05:23趙峰
磚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6期
關鍵詞:混凝土施工有效措施關鍵技術

趙峰

摘 要:目前社會中,建筑工程的項目日益增多,混凝土施工技術被視為構成成建筑工程的重要環節,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結構質量直接影響著建筑整體的施工質量,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應針對混凝土的施工環節及關鍵技術進行重點管控,不僅能將建筑工程的綜合質量提升,還能使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環節的能效充分發揮。文章首先找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不足之處,然后對混凝土施工處理的關鍵技術要點進行深入分析,并給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處理的有效措施,為確保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能順利開展。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關鍵技術;有效措施

基于目前我國社會的不斷更新,愈來愈多的建筑項目也在逐步發展,由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作為建筑施工中極為常見的一種施工用料,其作用及功能與整個建筑工程都存在密切關系,對整體的工程建筑質量息息相關。因此,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為有效保證建筑施工能安全穩定的開展,相關施工單位應加強混凝土用料的質量,因此對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關鍵技術開展深入探討。

1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環節中的不足之處

1.1 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受溫度因素限制出現裂縫現象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由于室內外的氣溫存在差異明顯差異,受到物理因素熱脹冷縮的原理使混凝土內部的結構出現膨脹現象,導致了建筑物的外表存在皸裂現象。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出現裂縫的大小隨溫度的不同也隨之改變。為了有效避免出現這種不良現象,施工人員在對混凝土施工用料進行充分攪拌時適量添加緩凝劑,主要作用是使其在攪拌過程中能延長水泥水化時間,從而減少了混凝土遇溫度變化出現裂縫現象。此外,在施工過程中,為了確?;炷两ㄔ旖Y構不出現變形現象,可在混凝土中少量添加鋼筋和纖維組織。在混凝土攪拌過程中,為了避免混凝土在施工中的灌澆溫度過高,可以運用液壓活塞形式的混凝土泵進行施工,從而降低了由于溫度導致的建筑表面出現的裂縫現象[1]。

1.2 混凝土在施工中由于沉降問題導致裂縫現象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通常出現由于建筑地基的土質存在不勻和松軟現像以及在溝槽回填時浸水、回填密實度達不到形成沉淀,從而導致了建筑出現沉陷縫隙。在建筑過程中安裝的模板強度與標準要求不相符,或者施工模板支撐裝置的間隙大于標準要求均會造成建筑出現沉陷裂縫。尤其寒冷天氣中,回填的土質中存在凍土現象,在凍土經過化凍后會導致支架模板出現沉降的不勻,造成了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結構出現裂縫的不良現象。由于沉降出現的裂縫大多都是較深進具有貫穿性能的縫隙,縫隙的走向趨勢與沉降問題存在不可分割的關系,與地面角度呈90°或45°,較大的沉降裂縫會導致混凝土建筑出現錯位現象。跟隨地基的穩定變化,裂縫的錯位情況及寬度不會因溫度的變化受到影響,逐步進入穩定狀態。

1.3 混凝土施工中由于干縮現象導致的裂縫問題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針對混凝土的養護環節完工后的一定時間段內或是澆筑施工完工7d后出現的干縮性裂縫,其不良現象能導致混凝土抗滲能效降低。由于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內部與外部的水分蒸發程度不一致,是導致干縮性裂縫的主要因素。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施工技術員應將水與灰施工材料按照標準要求進行科學合理的調配,從而降低出現干縮性裂縫的不良現象[2]。

2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處理關鍵技術要點

2.1 混凝土施工用料的比例調配

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為有效確保施工質量符合標準要求及成本在預算內,施工技術員應加強注重針對施工材料以合理比例進行調配。由于在施工中混凝土的含水量與理論數值存在顯著差異,因此在混凝土進行攪拌和施工之前需要專項技術員進行合理配比,并精準計算混凝土的用量,并將計算誤差控制在施工要求的范圍內。此外,施工人員應結合選用的配比值再進行合理調節,有效保證混凝土的比例調配能符合施工的標準要求,從而實現了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提升。

2.2 混凝土的攪拌技術

在混凝土施工進行中,首先明確了混凝土的比例調配再進行對混凝土的攪拌工作,同時施工人員應對攪拌的時間及力度進行嚴格把控。除了冬季時攪拌時間通常在 3min 以內,其余三個季節都可在2min左右[3]。

2.3 混凝土的澆筑施工技術

在混凝土進行澆筑施工中,施工人員通常都是以分層的施工手段進行施工工作。在首次澆筑工作完成后開始對灌澆工序的二次施工,以此類推,利用這種澆筑手段能有效降低建筑出現施工裂縫的不良現象。因此,在混凝土的澆筑施工中應嚴格依照施工標準要求執行,由短邊部分至長邊部分進行澆筑施工。

2.4 混凝土建筑的振搗施工技術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應對混凝土進行振搗從而將施工混合材料中的空氣排出,保證混凝土的密實性有效避免了在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局部空洞現象。在振搗施工中,技術員應嚴格控制振搗力度,至混凝土減緩下沉現象及無產生氣泡為適宜狀態。此外,施工人員應結合建筑施工現狀及混凝土質量的類型合理利用施工技術,進行人為或機器兩種操作形式的施工工作,將需振搗的位置進行均勻分布,從而確保了混凝土層狀之間的互相融合及降低由于層化導致的裂縫現象,并將振搗時間控制在20s,同時保證建筑角落部位的振搗作業到位。

2.5 混凝土的養護技術

針對混凝土養護而言,通常指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灌作業完工12小時之后的施工環節,在養護過程中,應做好對養護部位的灑水工作,保證混凝土澆筑部分為浸濕狀態。在建筑施工中養護工序通常需要進行14d 以上,在對混凝土澆筑部分養護的過程中為有效避免由于浸濕不到位導致的皸裂現象,因此,要求施工人員應對養護部位采用浸濕的覆蓋模進行覆蓋。

3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處理的有效措施

3. 強化施工質量管理力度

混凝土施工作業進行中,建筑工程相關質量管理部門應針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不良現象及因素及時做出相應的處理措施,同時強化施工質量的管理力度,為有效確保施工各項工序的順利開展。如在施工現場存在不符合施工質量的不良現象,應及時指出并給予相應的處理措施。應創建科學合理的施工規劃體系及施工流程方案,并提現場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同時增強對施工質量的管控[5]。

3.2 在施工中應高度重視安全意識加強安全督促力

由于建筑工程項目的日益增多,同時加大了建筑施工人員的流動性,應加強建筑工程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及專業知識標準。相關施工管理人員應強化針對施工現場的安全意識,并加大管理人員對安全工作的督促力度。在施工過程中,不僅要向施工人員進行施工方面的安全要求及正確的操作規范的培訓,還要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督促力度,同時優化完善建筑工程的施工技術,為確保工程項目的順利開展。

4 結語

根據以上敘述得知,在混凝土的施工技術中,首先應要求施工技術人員對混凝土施工環節進行規范化標準作業,并加強在施工過程中的對混凝土澆筑工序及養護工序的管控及督促,在施工過程中還要高度重視施工安全意識及施工質量,將施工各個工序都能嚴格遵守標準要求執行,并有效控制針對混凝土施工中易為出現的裂縫現象,有利提高了混凝土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從而確保了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穩定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飛.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處理關鍵技術分析[J].科學技術創新,2019,(24):128-129.

[2]張立男.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處理關鍵技術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17):335.

[3]劉瑜.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處理關鍵技術分析[J].低碳世界,2019,9(6):154-155.

猜你喜歡
混凝土施工有效措施關鍵技術
防雷關鍵技術在自動氣象站系統中的應用探究
網絡安全態勢感知關鍵技術研究
無人機集群作戰關鍵技術及發展趨勢
無裂縫大壩混凝土施工若干關鍵工藝
論高層建筑混凝土施工管理
試析深基坑支護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
船舶涂裝工藝技術改造中的環保技術研究
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TD—LTE關鍵技術與發展展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