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分析

2020-10-20 13:09潘紅利
新教育時代·學生版 2020年16期
關鍵詞:初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潘紅利

摘 要:課堂教學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因此,想要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能力,就必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但是,受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的影響,當前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課堂效率的提高。本文針對初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進行分析,談談如何才能實現初中化學課堂的高效性教學。

關鍵詞:初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性質和變化規律的自然學科,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因此,在初中的化學教學中,化學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的化學知識點,還需要讓學生能夠樹立科學價值觀和科學素養,逐漸形成正確的化學思維,確保學生全面的發展。所以,化學教師就要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轉變課堂角色,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構建高效課堂就必須改變學生的被動參與和機械接收,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主體參與,全程參與教學全過程,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情感與態度等的全面發展。教師要對自身與學生在學習中的角色與關系進行重新定位。傳統教學中教師是事無巨細、包辦代替一切的保姆,與學生是對立的教與學的關系。要實現師生角色的轉換,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并不是對學生完全放任,不管不問,而是要在扶和放之間找到最佳的結合點,扶、放有度,讓學生既有自主選擇的空間,同時又有教師必要的啟發與誘導,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展開有效的探究活動。因此,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與參與者,與學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設計教學活動。教師要成為學生的指導者與啟發者,學生的認知是一個由淺入深的漸進過程,在探究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思維的阻礙與認知上的困難,此時教師的啟發與誘導至關重要,教師要發揮導向作用,給予學生以啟發,將學生的認知引向深處,成為學生自主探究的保障。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探究欲望

對于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化學教師從實質上增強化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化學教師就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精心地設計教學方案,盡最大可能地調動起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可以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所以,化學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相關的問題情境,激發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求知和探索欲望,促使每一位學生都全身心投入到課堂學習中,有助于化學教師更加順利地開展教學,達到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燃燒和滅火》時,化學教師要讓學生認識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認識防火的措施,以及自救的一般方法,讓學生在科學探究中,發展思維能力和科學素養。因此,化學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的輔助設備,為學生展示出火災的相關視頻和圖片,為學生直觀地呈現出“火”,幫助學生樹立安全的意識,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此時,化學教師就可以提問學生:“是什么原因導致火災的發生呢?又可以通過什么方法來滅火呢?”引導學生展開積極主動的探究,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自然規律,形成科學自然觀,能夠了解一些常用的滅火器常識,懂得在火災中如何自救,促進學生實際學習效果的提升。

三、結合實際生活,提供學習空間

由于化學知識大部分都是來自生活實踐,所以化學教師想要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化學知識,就需要結合實際的生活,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學習空間,去發現科學變化的規律,強化學生對相關化學知識的深刻記憶。因此,化學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繞某個知識點,放在現實的生活中去觀察,使學生在互相討論和交流中,產生不同的見解和觀點,有助于學生之間的借鑒。這樣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促使學生不斷積累生活經驗和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學習化學效率的增強。從而,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初中化學教學的質量,實現了高效的化學課堂。

例如:在學習《水的凈化》時,化學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純水和自然水的區別,掌握水凈化的方法,感受到一杯凈水的來之不易,樹立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思想。因此,化學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去分析天然水中的雜質類型,并收集自來水廠生產生活用水的過程,使學生體驗化學的趣味性和神奇魅力。同時,化學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去嘗試凈化渾濁的河水,讓學生通過實踐操作,來感受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化學知識,有助于激發起學生對化學的熱愛。從而,通過學生對水的凈化和過濾操作,促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水的凈化原理和流程,強化學生的化學學習效率。

四、進行模型認知,引導學生自主思考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由于化學知識較為抽象,化學反應中涉及的分子、原子等物質的變化,不能夠直接被觀察到,需要學生在腦海中進行想象,對學生的抽象思維有著一定的要求。許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理解上的問題,難以理解各種化學反應現象,從而對學生自身的學習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若是能夠結合化學的相關知識構建出相關的化學物質,具象化學反應的整個過程,就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地觀察化學元素,理解化學反應的現象,從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注意用模型引導學生。

例如:在學習《制取氧氣》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制作出高錳酸鉀的模型以及受熱后進行反應的示意圖,在課堂上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讓學生能夠清楚地觀察到高錳酸鉀受熱后的反應,引導學生思考為何高錳酸鉀會變成錳酸鉀、二氧化錳以及氧氣,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探索反應的整個過程。在學生完成學習后,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分解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反應中二氧化錳的作用”的實驗探究環節,思考二氧化錳在制取氧氣過程中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用模型為學生構建化學高效課堂。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需要化學教師精心地設計教學方案和內容,創新化學教學手段,來增強化學教學的質量。通過化學教師合理的規劃教學,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引導學生對化學知識展開積極主動的探究和學習,促使學生更為深刻地認識到化學的神奇,感受化學知識的應用價值,不斷強化學生的化學學習效果,讓學生在化學課堂中,體會到學有所用的樂趣,促進學生化學素養和綜合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賈姍姍.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具體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26):153.

猜你喜歡
初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綠色化學理念下的初中化學教學探究
初中化學方程式的記憶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
初中化學基礎教學初探
新課標下書法高效課堂教學探究
影視資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