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土地整治工程生態化的思考

2020-10-20 05:23朱光輝
磚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10期
關鍵詞:土地整治生態化措施

朱光輝

摘 要:土地整治工程是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區域土地整體利用環境的綜合治理工程,土地整治工程的最終目的是維持區域生態平衡。但是,整治活動對生態保護的影響具有兩面性。在工程實施過程中,若不能有效遵循自然規律或使用不合理的整治方法,就會導致生態失衡,致使環境惡化,影響人類生存。因此,必須協調好土地整治工程中關系到生態系統協調均衡發展的環節,努力推動土地整治工程生態化發展。

關鍵詞:土地整治;生態化;措施

1 生態化整治研究

生態化土地整治要求以土地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將人類活動、生態環境、生態系統作為有機整體進行研究,將人對土地的開發和利用,當做人活動來看待,以整體性觀念囊括土地開發與整治,運用生態學理論和方法,建立完善的土地生態開發與設計,在土地整治過程中強調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的協調性,降低人對生態環境的開發和破壞,增強生態系統穩定性,保障開發可持續發展。

2 生態化土地整治原則探討

2.1 因地制宜原則

生態化土地整治需要根據區域自然經濟和社會發展條件,制定相應的生態化土地整治策略,根據區域生態景觀布局和生態環境特征,制定符合當地生態化土地整治目標的土地整治方案,依據區域的經濟技術條件和本土化技術方法,結合就地取材便利性,發揮區域的材料優勢,堅持因地制宜原則,從而解決區域土地整治問題維護生態布局,達到土地整治的改善目標。

2.2 順應自然原則

生態化土地整治應尊重自然,保證生態系統符合自然發展規律,依據區域的地貌地理水文特征和區域土地特點,在尊重自然的基礎上,結合當地社會技術發展條件,進行土地整治及改良,優化土地生產布局,改善生態景觀格局。

2.3 整體性原則

在土地整治過程中,應將具有一定功能的農業生態系統與周邊自然生態系統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綜合考慮區域的自然生態環境功能,保障具有生產功能的土地使用價值,不斷增強生態環境保護意義和土地使用效率。將林地、耕地、水體均納入土地整治工程實施范圍內。謀求可持續發展的修復與保護技術,做到整體規劃,局部整治,形成結構和功能完善的農業生態系統,協調經濟、生態和社會的三方效益同步發展。

3 土地整治工程生態化的可實踐措施

3.1 提高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在土地整治工程的具體實施過程中,不論政府、設計方、施工方、后期管護責任方還是公眾都應具備較高的環保意識。而意識的提升任重而道遠,各方都應定期組織學習相關知識,通過合理手段減少工程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更要對土地使用者進行宣教,使土地使用者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確保其自覺地愛護和保護土地,并參與到改善生態環境的活動中來,全面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

3.2 針對區域進行全面調研、科學規劃

土地整治必須融合生態文明理念、遵守自然發展規律,項目初期應充分做好水土資源調研工作,根據整治區域的生態環境條件,結合未來發展方向進行科學規劃,設計出科學的土地整治方案,有效提高生物多樣性,從而更好地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減少水土流失。同時,相關部門需要對城鎮的產業結構進行全面調查和有效調整,土地整治必須與當地資源承受能力進行匹配,并預測不同類型的整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制定生態防護措施側重點。而且要根據當地地形、氣候條件和風害程度,確定好養護方式和種植種類;調查當地人力資源情況和使用意愿,確定使用方式和治理規模,以此杜絕措施不當、撂荒等造成的水土流失問題。

3.3 施工過程采取科學的生態治理方式

一是主動集成國內外先進技術加強生態保護。在土地整治工程實施過程中,應積極引入先進技術。土壤修復方面,可采用工業污染處理技術、面源污染控制技術等;農田水利建設方面,可采用膨潤土防水毯渠道、生態孔洞設置、混凝土與石塊結合、復式斷面、動物脫逃斜坡等自然方式,增加水氣循環,為植物提供水補給,構建可以持續發展的生態系統。

二是整治過程合理采用各類措施,如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物理措施和微生物措施。防止項目區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如鹽堿地治理要根據鹽堿類型,設計采用相應的沖洗鹽標準和工程措施;在治坡工程中,應根據不同的坡度、用途、狀態區別對待,以達到有效治坡效果。在實施工程措施的同時,積極采納生物方法,如建立防護林草工程,且在能用生物方法治理時,盡可能減少工程措施的使用,以防止過多工程干預帶來的不良后果。物理措施是指就地取材,不改變土壤成分,使土壤、沙、石相互結合改變形態,起到固沙、固土、保水、保墑的作用,如砒砂巖與沙復配成土技術。微生物措施是指使用特定的微生物能不斷將土壤或水體中的有害成分分解、轉化和吸收利用,使污損資源得到安全修復的技術措施。

三是從嚴做好施工過程監管。對于土地整治工程的施工,主理及監理單位都應對項目設計和具體施工要求工序進行嚴格把關、進行細化施工,并在施工合同中約定好生態方面的指標并敦促兌現。施工過程中若出現生態問題,應及時對施工方法措施進行調整,并檢查調整效果。

3.4 排水灌溉

排水灌溉工程是對土地進行洪澇,鹽堿等災害采取的各種工程措施總稱,主要分為水源工程和灌溉排水工程,灌溉工程以保證輸水安全、節省工程費用、便捷為主要的目標,在工程過程中,應加強對生態系統考慮,減弱對生物生存和生態系統健康的干擾,避免對土地的碎塊化處理,避免土地過度硬化,加強護岸垂直綠化設計,避免阻礙生態系統物質與能量的循環,避免對生物的棲息與繁衍產生影響。同時也應注意循環污染水質對生態的影響。

3.5 加強土地整治工程后期管護

土地整治工程后期管護工作對生態文明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土地整治后期管護工作進行制度化、規范化管理,形成常態。在土地整治項目竣工驗收時,根據整治后的資源條件狀況、掌握技術水平,確定合適的管護人選,明確保護內容、制定保護方法。尤其是對于農村生態系統特點,在保證農業生產正常進行的基礎上,對農業生產化肥和農藥的使用情況進行嚴格控制,保護生態環境平衡運轉,維護生物資源多樣性,使整治后的生態系統平衡發展。

4 結語

為了能夠合理高效的利用土地資源,實現土地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促進我國城市化進程,保障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需要對土地資源開發和管理進行優化和改良,逐漸改善土地工程生態化治理局面,不斷加強土地生態化管理體系建設,促進土地生態化整治工程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陳洪波.城市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融合探索[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01):18.

[2]李雪珍,趙中秋,原野.生態化土地整治研究[J].中國礦業,2017(z1).

猜你喜歡
土地整治生態化措施
高中歷史生態化任務型教學模式的應用探究
解答排列組合問題的幾種常用措施
求函數零點個數的措施
解答高中數學問題的幾個常用措施
淺析山東省臨沂市耕地保護與利用
基于統計學理論的中國土地整治框架體系
光山縣實施土地整治項目助推精準脫貧方法研究
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生態化研究
閱讀練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