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高校內部控制監督評價機制

2020-10-21 04:53侯龍熊平
財經界·上旬刊 2020年9期
關鍵詞:內部控制高校

侯龍 熊平

關鍵詞:高校 內部控制 監督評價

高校內部控制監督評價機制是高等學校為了完善內控體系建設,對體系設計及執行的有效性進行監督、檢查、評價的相關組織形式及運行方式。它在單位內控體系建設中具備著查漏補缺、錯誤識別的功能,不斷推動著體系的修正完善,為高校有效防范運營風險,提高公共服務效率和效果,提升自身治理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從監督評價機制的主體、主要工作形式等方面展開探討,為其更好發揮作用提出改進建議。

一、監督評價主體

在高校的內部控制體系中,監督評價主體主要分為內部和外部兩大類。內部主體主要是單位自身。高校多通過董事會授權或成立專門的內控評價部門,同時建立起由高校審計部門或紀檢監察部門牽頭的內部控制監督檢查小組,兩者相結合,共同對高校內控體系建構和運行進行監督、檢查和測評。另外,學校董事會、全體教代會則主要負責對校黨委及領導辦公會進行相應的監督;而外部主體主要是財政部(各級財政部門)、教育廳等行政職能部門。例如2017年財政部印發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管理制度(試行)》(財會[2017]1號,以下簡稱《報告管理制度》)第二十二條就規定了:“各地區、各部門匯總的內部控制報告報送后,各級財政部門、各部門應當組織開展對所報送的內部控制報告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和規范性進行監督檢查”。另外社會相關利害關系人等也是外部監督評價主體的主要組成部分。除此,一些外部專業力量,如會計師事務所有時也會被聘請成為高校內控體系中監督評價的主體。

二、主要工作形式及作用

由內外部監督評價機構或組織形成的制衡聯動機制,其作用于高校內控體系的全過程。它們除了開展日常的監督檢查以外,在體系建設及運行中還有以下幾種主要的工作形式。

一是對內控體系建設展開的基礎性評價。它適用于尚未開展內部控制建設或仍處在建設初期的高校,對其內部控制情況進行的“摸底”評價?;A性評價的目的主要在于發現前期存在的內部控制缺陷及不足之處,引起重視,并為高校接下來的內部控制建設工作指明方向。二是高校每年開展的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它主要依據《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財會[2012]21號)第六十條第一款“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內部控制監督制度,明確各相關部門或崗位在內部監督中的職責權限,規定內部監督的程序和要求,對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情況進行內部監督檢查和自我評價”要求開展實施,評價范圍既涉及高校內控體系建設的有效性,還包括體系運行的有效性;既涵蓋了單位層面的內部控制,也包含了預算、收支、政府采購、資產管理、建設項目管理、合同管理等業務層面的內部控制,最終形成自我評價報告指導單位開展內控體系建設。

2017年1月財政部下發的《報告管理制度》,要求包括高校在內的行政事業單位在年度終了針對本單位內控體系建設情況編制并報送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這是除上述監督評價方式外另一項重要的工作形式。此項報告由財政部統一規范模板格式編制,除了在內部使用外,還必須向財政部門等外部組織機構進行報送。

三、改進及建議

隨著高校內控體系建設的逐步推進,監督評價機制作為其中重要一環,其間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其也仍存在著諸多的不足有待改進完善。

(1)加強監督評價機構人員的專業素質培養。開展監督評價的工作人員除了要具備財務、審計、經濟等學科專業技能,還要熟知內控體系建構相關的專業知識,熟練掌握高校內部的教學、科研、經濟業務運行規律,整體綜合素質要求較高。而目前大多單位不太具備這樣全科型的人才。為此單位首先要注重加強全員的內控意識,對整個學校的內部控制工作引起足夠重視,各司其職。其次,各級主管部門應定期組織相關人員接受專業培訓;對內控工作中表現突出的院校開展考察調研,學習先進經驗。另外還要注重內控體系中監督評價人員的獨立性要求。

(2)注重對監督評價報告的編制與運用,并推行問責機制。單位內控的監督評價結果最終多會以報告的形式體現,對單位規避風險、改進不足起著積極的指導作用。但目前各級人員對報告的編制和使用重視程度不夠。為此單位要加深對監督評價結果的認識,在報告編制中發現不足,提升報告的整體質量,加大對報告的使用程度,充分發揮結果的指導作用,進一步完善改進內控體系建設。整個評價機制可與獎懲相掛鉤。對內與單位績效考評相結合,而外部行政部門對于報告結果報送不及時,內容不真實的單位或人員可給與相應的行政處罰,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3)推動高校內控信息化建設,提升監督評價工作效率效果。改變傳統陳舊的工作方式,整合聯通高校內控與其他業務信息系統,充分利用大數據、互聯網+及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完成日常監督檢查材料的收集、記錄、整理、報告總結、反饋以及歸檔工作。進一步加強監督評價信息平臺的設計開發,統一規范報告編制模板,融合高校業務控制重點,實現數據一鍵提取生成。例如目前按照統一模板編報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財政部可根據高等學校教育行業特征,打破常規六項業務層面束縛,細化報告編制內容,將基建工程、招生錄取、科研項目、財務資產[4]等高校關鍵控制領域納入重點關注范圍,有的放矢的開展監督檢查工作。

總而言之,高效完善的監督評價機制對于推動單位內控體系建設乃至對整個高等教育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建立現代大學制度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侯龍.高校獨立學院內部控制體系構建與分析[J].高教論壇,2018(09):89-92.

[2]財政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管理制度(試行)[Z].財會[2017]1號.

[3]財政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Z].財會[2012]21號.

[4]唐琳.高校內部控制報告及其質量提升[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7,33(6):67-69.

猜你喜歡
內部控制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