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文教學的“三文”推進

2020-10-21 23:38李晶
大東方 2020年2期
關鍵詞:文言文

李晶

摘 要:文言文是我國文化歷史的一個寶庫,文言文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其在文學和文化上更有魅力。然而,文言文的學習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難題,學生停留字詞表面的現象普遍,無法真正走進古文經典的世界去體悟它的深刻意蘊。因此在文言文教學中我們應在這些方面多加鑒賞,不能只重視文言現象。因此,我認為在中學文言文教學中,應該是從“文字理解”、到“文學鑒賞”再到“文化熏陶”的“三文”過程。

關鍵詞:文言文;文字理解;文學鑒賞;文化熏陶

本文嘗試以初中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課文《湖心亭看雪》為切入點,嘗試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落實“三文”過程,希望通過這樣的嘗試來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中學語文的教學質量。

一、文字理解——落實基礎知識

縱觀歷年來的語文中考,對文言文基礎字詞的考查是必不可少的,學生要能夠借助工具書去理解重點實詞與虛詞的含義,從而理解文章的大意。因此,文言文教學中對于文言字詞的理解是基礎。

師:同學們會翻譯文章了嗎?“上下一白”的“白”是什么意思?

生:全。

師:你怎么知道解釋為“全”?

生:根據全文的意思。

師:我們還可以通過怎么樣的方式來了解文言詞的解釋呢?課下注釋,根據課下注釋的標注來了解個別詞的解釋。今天老師教給大家一個解釋的方法?!耙簧硎悄憽钡摹耙弧笔鞘裁匆馑??

生:全。

師:由此可以推斷,“上下一白”的“一”解釋為“全”,這就是推斷法。我們再來看個成語“面面俱到”,“俱”是什么意思?

生:全。

師:嗯,“全”的意思,“一童子燒酒爐正沸”的這個“一”又是什么意思?

生:一個。

師:有一個,對了??催@個句子,“是日更定”,“是”怎么解釋?對,這的意思?!皬婏嬋蟀锥鴦e”,什么叫強飲?

生:勉強。

師:有的同學說勉強,有沒有更好的解釋。對,痛快的意思,在這里“強”表示痛快?!皢柶湫帐?,是金陵人,客此?!边@個“客”是什么意思?對,客居,名詞作動詞。

師:我們再來看看原文用了什么量詞,痕、點、芥、粒寫出了什么呢?

生:景物之小。

通過上述交流互動的方式,教師不僅能檢驗學生在線預習的成效,也為分析課文內容打下了基礎。

二、文學鑒賞——提高鑒賞能力

理解和梳理重點詞句可以為之后的文學鑒賞打基礎,通過文學鑒賞,可幫助學生領會文章在文學意義上的妙處,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和語文核心素養。

(1)“人鳥聲俱絕”:從聽覺的角度寫出了西湖在下了三天大雪之后的萬籟俱寂的狀態。

(2)“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p>

師:①、這兩句景物描寫看似很簡單卻別有味道。同學們請結合朗讀體會,試著去品味它的美,一起來尋找它的美點。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根據學生的解答,適當點撥明確:

前一句張岱按照由上而下的空間順序,描寫了西湖的全景,突出了天地的蒼茫,廣闊與遼遠之勢,連用三個“與”,向我們描繪了天空、白云、湖水之間蒼茫渾然,難以分辨的景象。著重突出一個“大”字。

后一句作者變換角度,景物由大到小,視線由遠到近。作者連用“一痕、一點、一芥、兩三?!边@幾個量詞,表現了隨著視線的移動而產生的景色的變化。在蒼茫的天空之下,所有的景物都如滄海一粟,如此渺小。給人一種空曠、朦朧、恍惚之感。突出“小”字。)

②、引導學習:

“一白、一痕、一點、一芥、兩三?!边@些不加任何渲染文字顯得簡練樸素,寥寥幾筆就向我們描繪出了西湖雪景之美,這種寫作方法就稱謂白描。

補充白描概念:

白描原本是中國畫中的一種技巧方法,是指在畫畫中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線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畫法。當白描作為一種文學中的描寫方法時,它指的是能夠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通過質樸的文字的描述,用簡單的幾筆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寫方法。在許多文學作品中,我們都可以看到白描手法的運用。

③、遷移訓練:

說說下列句子中白描的作用。如:

a.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 《天凈沙秋思》)——(白描)

評述:作者運用白描手法對九個景物進行了排列,向讀者描繪出了一幅“天涯游子圖”。在這幅圖中,正是夕陽落山之時,作者關注的點在那古老的藤,在那蒼老的樹,和那黃昏的烏鴉中。通過這三個景物的描寫,從而渲染出一種凄涼蕭索的氣氛,給人以悲涼蕭條之感。但偏偏又是在此時作者又看到美好小橋流水人家,心中的思鄉思家的情感油然而生,以樂景襯哀情,而這種情感一發便不可收拾,直至斷腸。再抬起頭看看前方漫長的古道,耳邊呼嘯的是蕭瑟的秋風,一直陪伴自己行在旅途的馬已是這般消瘦,重重意象疊加,心中也只能是斷腸!28字雖然簡短,卻讓人的心仿佛隨著作者的斷腸也變得凄涼起來。這就是白描手法運用帶來的效果。

張岱寫西湖雪景:“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痹诿鑼懯址ㄉ?,作者并沒有濃墨重彩的精心雕琢,而是采用了簡練樸素、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這種手法與作者所選取的上下一白、并無二色的雪景特征相得益彰,正因如此,清遠廣闊的境界才得以展現.

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鑒賞古代經典,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語言技巧,對之后的學習有更清楚的認識。

三、文化熏陶——傳承傳統文化

古代經典的文學作品,我們除了落實字詞以及指導學生進行文學鑒賞還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去探尋這些文學作品背后所蘊含的傳統文化魅力,大量的文言文承載著古代仁人志士的壯志與憂思。

師:接著我們來看這句話,“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p>

讀到此時,師:張岱問其姓氏,答金陵人,客此而已。是否答非所問?還是作者耳誤?

激發學生的思考。

插入背景資料:

材料一:“金陵”即南京,明太祖朱元璋定其維國都,后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

材料二:張岱去湖心亭看雪是在崇禎五年(1632);崇禎十七年(1644)明朝滅亡,清朝建立。這一年,張岱反清復明失敗,逃入山中著書。于1647年左右,作《湖心亭看雪》。

材料三:明朝末期,隨著滿人的入侵,隨即便掀起一場血雨腥風的戰爭。很快,朱明王朝滅亡。已到知命年紀的張岱經歷了翻天覆地的巨變:朝代更替,社稷傾覆,生靈涂炭,家破國亡。他雖多次想自殺,但最終還是沒有自絕人世,也沒有依附新的王朝,只是把自己余生的全部精力都投入著書之中,或許這是對故國最好的懷念與交代吧!

通過背景資料的插入我們可以清楚了解當時的寫作背景,從而走入詩人內心,窺探其情感?!逗耐た囱芬晃氖亲髡邔ν粼谖骱吷畹膶懻?,展示的是作為文人而有的獨特性情與雅致。張岱在大雪天前往湖心亭看雪,本是非常有雅致的行為活動,收獲的應該是常人無法感受的視覺與精神享受。但是在當時山河破碎、家國淪喪的社會背景下,卻讓故國之思強占了心頭。對國家的依戀與懷念仿佛籠罩在整個天地之間??赡茉偃ノ骱豢??歸來可還是明朝人?張岱不敢多思,讀者無法多問。

“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蓖ㄟ^對這一句的分析,這樣原本容易被學生忽略的問題便引起了學生的深入思考,從而悟出作者故國已不在的苦澀思念之情,進一步體會愛國情懷,進而提升學生的鑒賞品味,最終上升到文化精神的層面。

作者在不足二百字的獨具匠心中,用了極少的文字,敘述了最豐富的內容。其中不僅有超乎人間境遇的天地之境,又有意味深長的人物對話描寫。筆墨雖少,可悟之點卻是一個接一個。這寂靜蒼茫的天地,是沉醉于喧囂塵世的人所不在意的,而張岱卻因此而體會到生命的飄渺與孤獨。張岱遠離塵囂,獨自來到寧靜的自然中,沉醉于自然的超逸空曠。在抒發深沉的故國之思時,又在探尋生命的歸宿。

文言文蘊含著古代文人的智慧,遠不是讀懂大意就可止步,應讓學生去感受其背后更為廣闊的精神世界,穿越時空,無縫對話。讓每一節古文課變成一葉扁舟,讓師生從文字中出發,往文學處漫溯,在文化里暢游。

參考文獻

[1]劉蘊姣.《論張岱<湖心亭看雪>的意蘊與內涵》.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

[2]馮竹君.《言文并舉 兩相照顧 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學的實效》.福建省永春縣永春美嶺中學

(作者單位: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黨灣鎮初級中學)

猜你喜歡
文言文
雛燕
文言文閱讀專練
把文言之脈 聞古韻之香
淺談高考文言文翻譯的有效方法
初高中文言文教學銜接調查之我見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會背與會默寫
文言文閱讀練習
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有效方法探究
那些“刷屏”的2016流行語,你會用古文說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