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教育服務精準扶貧的研究與實踐

2020-10-21 04:18王霄峰
錦繡·上旬刊 2020年4期
關鍵詞:結合點精準扶貧職業教育

王霄峰

摘 要:職業教育扶貧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在培養勞動力職業技能上具有見效快、針對性強和覆蓋范圍廣等特點,可促進貧困地區社會發展和提高貧困人口的素質和技能,非常適合精準扶貧戰略。然而當前職業教育扶貧在精準扶貧微觀層面如何切入和落地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通過職業教育扶貧和內蒙古通遼市扶貧結合點進行研究,從學歷教育、技能培訓和就業創業培訓等方面進行對策研究和實踐探索。

關鍵詞:職業教育;精準扶貧;結合點

精準扶貧是一項全面系統的工作,“五個一批”中將“通過教育扶貧脫貧一批”放在精準扶貧方略中,教育扶貧也成為精準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教育扶貧研究偏重于宏觀層面以及基礎教育普及,作者認為職業教育具有實踐性強、時效短、見效快等特點,與精準扶貧更為吻合,因此,以職業教育助力內蒙古農牧產業精準扶貧為具體切入點,尋找內蒙古扶貧對職業教育的現實需求,探索職業教育與精準扶貧的結合點,探索職業教育助力精準扶貧的有效路徑,并開展職業教育助力內蒙古農牧產業的實踐探索,意義深遠。

1 現狀分析

直播帶貨為新時代新興的行業,關注度高,吸引了眾多行業和明星的加入,行業效益可謂異軍突起,同時也開啟了百姓購物新方式。如何通過直播的方式將草原極具牧區特色的農產品推廣出去,讓更多的人品嘗到來自草原純天然、無污染的美食,讓大家的味蕾盡情享受,進而喜歡草原的產品,這樣消費者獲得了滿足,農牧民也提高了收入,同時帶動了地方的經濟。

尤其是今年以來,疫情造成的特殊影響,讓線下市場受到高度擠壓,“云上”突圍成為商家逆襲的現實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直播帶貨并非疫情期間才有,前幾年就有網紅主播售賣口紅等典型案例,疫情只是為直播帶貨提供了爆發式增長的契機。也可以說,疫情催逼銷售轉型,造就了直播帶貨的爆發式增長。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直播帶貨提供了更詳細的商品介紹,提供了真人展示、試用試吃等真實場景,這遠比只看圖片和文字介紹來得親切、直接。有人替我看過了,有人替我試過了,有人替我嘗過了,這種感同身受造就的心理認同,怎能不催生購買欲望呢?

特別是以地方政府名義進行的直播帶貨,無形中就代表了政府的誠信、公正、權威,增加了網民的信任感。

因此,將直播產業與精準扶貧結合,探討相應的對策方法,通過學歷教育培養直播專業人才,開發極具特色的草原產品,解決貧困人口的實際收入問題,確保他們真正脫貧,完成脫貧攻堅戰的任務。

2 精準扶貧與職業教育結合點分析

二者目的一致。職業教育的目的是使接受職業技能教育的學生通過理論和實踐等活動,獲得從事未來職業所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學習、溝通以及協作等適應社會生存和發展的擴展能力,最終實現穩定就業、可持續發展;精準扶貧的目的是通過分析貧困人口致貧的原因,采取精準扶貧的方式,提升貧困人口的思想覺悟、文化水平、技能以及就業創業觀等,驅動其自力更生實現就業或創業,最終達到“造血”式扶貧。兩者均注重人的文化和技能的培養和開發,強調提升人的主觀能動性,實現穩定就業、可持續發展和根本性消除貧困的目的。

二者對象兼容。職業教育對象包括初、高中畢業學生的學歷職業教育以及社會人員的非學歷職業教育,我國職業教育由于社會偏見,學歷職業教育的學生一般都是成績較差或無力承擔高額學費的貧困家庭學生,如果這些學生直接進入社會,往往因為文化水平低和缺乏專業技能,不僅找工作難、收入低,而且缺乏相應的保障和穩定性,有較強的潛在貧困風險,而學歷職業教育注重實踐技能培養,對文化水平要求不高,學生容易接受和掌握相關技能和知識,可有效促進個人可持續發展和就業;非學歷職業教育主要是針對社會人員,包括下崗失業人員、缺乏技能人員以及殘疾人員等,并沒有學歷與年齡限制,對其進行短期針對性職業教育培訓,獲得脫貧致富相應本領;精準扶貧的對象包括需“輸血”式物質扶貧的老弱病殘貧困人群,需“造血”式扶貧的適齡勞動力貧困人群,其中適齡勞動力貧困人群普遍具有文化水平低、思想觀念落后、勞動技能差等特點;精準扶貧的對象適合接受職業學歷教育或非學歷教育的條件,二者對象具有兼容性。

二者內容相似。職業教育主要是以就業為導向的相關技能教育,其專業設置、人才培養、課程內容都是按照當地產業和相應崗位來匹配安排的,一般采用工學結合、頂崗實習、訂單培養等形式,教學逼真、內容實用,理實一體,容易掌握,可保證技能培訓質量和對口就業;精準扶貧主要是以“造血”脫貧為導向,通過讓貧困人口掌握相關崗位技能,在當地或者相對發達區域實現穩定就業,產業扶貧可幫助貧困人口發展地方特色產業,實現穩定就業,二者都涉及對學生的針對性培訓,都能利用職業教育為其服務,二者的培訓內容相似。

3 精準扶貧與職業教育結合實踐探索

3.1 學歷教育

以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為例,該院開設了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方向之一就是視頻的采集與編排,可謂直播的必修課程。通過與政府對接、中高職銜接等各種方式,利用單招優先錄取貧困子弟入學。

(一)改革招生制度,實現精準招生

政校企協作實現職業教育扶貧“精準招生”包含兩個實質性問題:一是招生對象要精準對接扶貧地區,確保真扶貧、扶真貧。二是采取合理適用的招生方式達成“精準招生”。

具體解決措施有以下方面。

一、要建立政校企協同機制,合理確定參與扶貧職業院校招生專業、招生規模以及貧困生源屬地范圍,核實貧困生生源資格等。

二、要政校企協同,采用更為靈活的定向招生方式確定自主招生方 案。扶貧教育的生源結構存在學習能力和學業水平等較大差異性,應

采取更為靈活的招生方式。如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通過政校企協作,采取高職擴招,提高招生計劃,給予貧困學生更多的學習機會。

(二)完善資助體系,實現精準資助

建立相對完善的學生資助體系,實現精準資助,只有讓所有參與職業教育扶貧班學習的學生“學得起”“愿意學”,才能實現職業教育精準扶貧脫貧目標。貧困生接受職業教育的機會成本較大,國家獎、助、貸、勤、補、免等資助體系無法完全覆蓋所有開支,需要通過政、校、企協作進一步拓展資助來源,降低就學成本,緩解就學壓力,保護學生參與職業教育精準扶貧的積極性。

通過政校企聯合辦學,保障穩定就業。1)政府方面。項目團隊通過與扶貧辦對接,承接其直播平臺的運維管理,并建設該專業的校外實訓基地,通過專業的指導,提高貧困戶的收益,得到了政府的肯定;政府提供了政策和資金支持。2)企業方面。已經和扶貧點達成合作協議,采取新型訂單班、現代學徒制、暑期頂崗實習等方式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畢業后學生即可無縫對,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崗位中,企業即可安排就業事宜。

重視實踐教學,保障培養質量。利用大貓傳媒文化有限公司作為實訓基地,一方面利用了社會資源,減少了實訓室建設;另一方面通過實地動手操作,可極大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3.2技能培訓

技能培訓主要是技術培訓服務,包括農戶技術培訓和社會相關培訓。其中,農戶技術培訓:主要通過扶貧辦選農戶,培訓其專業技能,培訓合格的農戶回到當地負責直播平臺的運營;社會相關培訓:開展 1+X 計算機相關證書鑒定培訓。

項目團隊借助政校企三方共建培訓體系,從挑人、找人、培訓、考核以及就業五個方面,實現過程可監控,入口到出口全貫通,大致實施方案如下。挑人有標準:一般選取初中畢業或稍微懂計算機人員;找人有方法:貧困人員由當地的村委會負責選拔,培訓人員由學院挑選;培訓有課程:依托學校計算機專業和相關企業共同建立了專業的理論和實踐教學培訓課程;考核有細則:理論+實踐綜合考核,側重實踐考核,對直播技能進行分項考核和打分;就業有保障:培訓合格學員,企業給予就業落實。同時滿足參與企業的合理利益訴求,通過政校企協商,采取企業冠名、加大宣傳力度等提高參與協同扶貧企業聲譽的舉措吸引企業投入資源,資助職業教育精準扶貧。

政校企協同開展職業教育精準扶貧,針對貧困地區生源特點,選取適宜專業,確立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方案,實現精準培養。

一要政校企協同,準確調研貧困生源地人才需求,職業院校根據貧苦地區人才需求情況,結合自身的優勢專業開展職業教育精準扶貧作。

二要校企協同推進職業教育扶貧項目的人才培養改革,努力推動協作 企業更多地參與職業教育扶貧項目的人才培養中,精準培養企業所需人才。

三要在爭取到企業和政府支持的前提下,政校企協同做好職業教育扶 貧項目中學生的實踐實習教學管理,精準培養學生職業能力。

優化就業環境,實現精準就業扶貧班學生受家庭背景和人脈系制約,若缺乏政府、高 校、企業協同扶助,就難以就業,無法脫貧。因此,開展政校企協作,為學生精準就業搭建橋梁尤其重要。如,采 取企業委托培養方式,在學生入學時與企業簽訂委托培養協議,能有效保障精準就業目標的實現。

思考與啟示

目前,基于政校企協同創新的職業教育精準扶貧實踐探索取得了一 定成效,但若要深入推進,還需進一步思考如何有效激發職業院校、

企業行業、民間社團等主體參與職業教育扶貧工作的積極性、合作性,拓展更為優質的職業教育供給內容,實現職業教育扶貧的善治。一方面,政校企協同開展職業教育扶貧要實現利益共享。政校企協同開展職業教育精準扶貧本質上是一種多元主體共同開展的公益事業,但即便是公益事業的開展也無法繞開各參與主體利益訴求的滿足,否則難以保證成功,更難以持續。因此,職業教育扶貧工作順利開展的關鍵是根據各協同參與主體的多樣化動機和需求建立實現利益共“點”。多元主體利益共享最大的“點”是職業教育扶貧成功后各參與主體能獲得相應的正向激勵。

另一方面,政校企協同開展職業教育扶貧要強調責任共擔。隨著職業教育扶貧持續推進,需要建立完善多元主體的協同機制,協調各參與主體的利益沖突,強化責任共擔。地方政府需發揮主導作用,在辦學政策方面細化政策保障;職業院校要發揮主體責任,主動投入辦學資源,優化人才培養方案,確保職業教育扶貧人才培養質量;行業企業需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協助解決職業教育扶貧中需要的經費問題。

參考文獻

[1]李柯.職業教育助理精準扶貧的對策探討[D].重慶能源職業學院,2018.

[2]曾武沂.基于協同創新的職業教育精準扶貧實踐探索[D].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2018.

[3]鐵夏瓊.職業教育培訓在精準扶貧中高質量發展的探索研究[D].甘肅建筑職業技術學院,2018

猜你喜歡
結合點精準扶貧職業教育
寫作要找到“結合點”
三年級讀寫聯動教學方法初探
“三項工程”與新興合訓專業建設的結合點
“動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論七年一貫制體系下本科學科建設中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PL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精準扶貧”視角下的高校資助育人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