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小學音樂教育對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作用

2020-10-21 12:06劉學慶
錦繡·上旬刊 2020年4期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育創造性思維作用

劉學慶

摘 要:小學階段的教育是對于可塑性最強時期的學生進行的教育,所以學校需要著重在這個時期進行對小學生的素質培養,有意識的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創造性的思維。音樂課堂作為素質課程之一,同樣是要肩負起培養小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責任。文章主要圍繞著小學音樂教育對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作用展開相關分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育;創造性思維;作用;策略

1 小學音樂教育對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阻礙因素

1.1教育觀念落后

小學音樂教育是指導學生接觸音樂、認識音樂、提升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小學音樂教育通過教師傳授基本的音樂知識,如簡單的節拍、節奏、旋律等,使學生接觸、認識音樂到音樂的獨特魅力,從而對音樂的學習感興趣。目前,小學音樂教師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不夠重視,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在授課期間進行枯燥的音樂練習,側重于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掌握情況,在培養小學生創造性思維上存在一定的弊端。

1.2教育方式單一

目前,有很多小學的音樂教學仍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教師強行灌輸專業知識,使學生的立場十分被動,在教學的過程中體驗不到音樂自身的魅力與樂趣,學生接受專業知識的效果不佳。這種教學模式將學生的思維限定在指定的位置上,沒有進行有效的擴充,局限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 小學音樂教育對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作用

2.1開發學生潛在智力

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有許多潛在的能力有待開發,學生能夠通過音樂的律動發揮想象,有效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能。美國的斯佩里博士在20世紀末發表研究,大腦的左半球與右半球的開發存在一定差異,左腦開發聽、說、寫、計算的能力,右腦開發認知、理解、想象等思維能力,音樂教學可以有效激發右腦潛能。在接受音樂信號時,能夠使右腦進行高度運轉,從而帶動左腦的發展,左腦與右腦進行相互配合,進而使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所提升。

2.2促使學生積極探索未知世界

音樂的功能可以由美學特征進行表現,學生跟隨著音樂律動可以進入音樂世界中去,給予學生無限的想象空間,長期的音樂熏陶可以使學生養成想象的習慣。想象力所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是知識得以進化、社會得以進步的重要構成成分。在音樂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及個人需求,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創造良好的音樂課堂氛圍,使學生更加積極地融入課堂,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開發。教師在開展教學實踐期間,可以讓學生發揮個人優勢,使教學更加形象性、情感性、律動性,以此來活躍課堂氛圍,保證教學效果。即興創編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開發,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從而使學生的想象力、思維能力都有所提升。由此可見,小學音樂教學是培養學生想象力及創造力的重要階段。

2.3培養學生自尊自信理念

在實際的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培養學生辨別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準確認清教學內容的實質。研究表明,音樂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并使學生的自信心及自尊心有所提升。

3 小學音樂教育對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效策略

3.1采用多元化音樂教育方式

創造性思維的開發需要從小學階段開始著手,使學生在音樂的想象空間中逐漸發展創造能力。達爾克羅茲音樂教學法側重于培養小學生的體態律動、視唱練耳以及即興演奏,從中挖掘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逻_伊音樂教學法是將音樂充實于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從而使學生的形象力有所提升,進而開發學生的創造能力??逻_伊音樂教學法在傳統的音樂教學基礎上進行優化,更加重視學生音樂的文化素養,目前,其已經在美國普遍使用,并在開發學生創造性思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2創新音樂教育理念

傳統教育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今社會教育的發展需求,想要打破長期以來的教育理念必須進行改革創新。創新能力的培養不能離開音樂的幫助。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進程不斷加快,小學音樂教育逐步功利化,忽視了對學生德育及情感的培養,導致學生的個人未來發展受阻。小學音樂教師必須明確教學本質,重點培養學生的情感表達、人文素養以及創新意識,使音樂教學的實質與社會的實際發展相吻合。教學期間,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個人意愿,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音樂認知能力,使其創造意識有所提高。

3.3開展創新實踐活動

近年來,小學生創新能力的開發問題越來越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逐步成為目前教學改革及發展的終極目標。目前,我國基礎教育逐步由單一化發展向多元化發展,綜合性教學實踐活動越來越多,保證了學生的課堂質量,是學生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技術手段,同時助力學生的未來發展。一些學生及教師創立音樂社團,開展音樂類講習、競賽等相關活動,保證了音樂不間斷的傳播,促進學生對音樂的審美。教育主管部門可以在開展實際的音樂活動中,通過音樂與音樂的碰撞、不同種音樂的融合,促進師生之間的關系。音樂的創新與發展可以對藝術的傳承及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定期開展音樂活動還能夠使學生學習音樂的氛圍有所提升,促進音樂領域的發展。音樂作品的呈現形式多種多樣,給學生帶來震撼的聽覺盛宴,并予以學生極大的想象空間,可以使學生自行想象、自行聯想、自行感受,促使學生對音樂的熱愛日漸提升,增加音樂教育的有效率。

4 結束語

小學音樂教育已經成為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途徑之一,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以及審美能力。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體系制度的不斷完善,社會對于創新型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因此,小學教育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前提,未來國家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都取決于小學的教育質量。在進行小學音樂教學期間,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全程的關注,使學生在教學的實踐中對音樂的興趣加強,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從而使學生的創新能力有所提升。

參考文獻

[1]趙天夏.談音樂教育對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作用[J].黃河之聲,2019(11):61-62.

[2]金鐵宏.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26(04):156-158.

[3]張昕毅.音樂教育對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作用[J].藝術探索,2006(S2):57-58.

[4]呂其瑋,鹿穎,范叢叢.論音樂教育對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作用[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5):93-95.

猜你喜歡
小學音樂教育創造性思維作用
小學音樂教學方法與策略的分析
民族音樂在小學音樂教材中的運用
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讓小學音樂教育融入自然回歸生活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大學英語創造性學習共同體模式建構案例研究
數學教學中引發創造性思維的技能探究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談談朗讀在文本解讀中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