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的論視角下《流浪地球》的英譯研究

2020-10-21 13:00高毓苑
錦繡·上旬刊 2020年4期
關鍵詞:英譯本流浪地球劉慈欣

高毓苑

摘 要:翻譯目的論強調翻譯的目的原則、連貫原則、忠實原則。本文以翻譯目的論為指導,研究中國科幻代表作家劉慈欣的短篇科幻小說《流浪地球》英譯本,旨在分析譯者翻譯策略是否符合目的論及其在文學翻譯中的實踐意義,試圖為中國科幻作品走向世界做些有益的嘗試。

關鍵詞:劉慈欣;《流浪地球》;目的論;英譯本

1.目的論簡述

德國功能翻譯理論以目的論為核心,翻譯目的論認為翻譯應該根據譯文和譯文讀者的反應來進行,翻譯出來的譯文不僅要忠實于原文遵守忠實原則,同時也要考慮譯文接受度和讀者的因素符合連貫原則,翻譯目的論包括目的原則、忠實原則和連貫原則三大原則。

1.1 目的原則

在目的理論中,目的原則為首要原則,即譯者在譯前要充分考慮每個文本的翻譯目的,進而選擇相應的翻譯策略和技巧。比如,進行《流浪地球》小說的英譯時,譯者就要充分考慮到翻譯的最終目的及其可能產生的效果,然后以此作為翻譯的核心目標,時刻圍繞這個目標展開翻譯。

1.2 忠實原則

忠實原則,即語際連貫原則,要求目標語忠實于原文,不偏離原文,不漏譯,也不過度增添無關內容,但是評判忠實主要看其目的語的目的,要做到原文在意義和效果上的忠實。從很大程度上來講,這種類型的語際連貫像是對原文文本的一種忠實性模仿。

1.3 連貫原則

連貫原則,要求譯本對譯文受眾是可理解的,并且要在譯語文化中有意義。評判譯文的標準并非是前人提到的簡單的“文本對等”,即字面上的詞、句、形式上的對等,而是要面向譯入語文化。在英譯過程中要充分結合文本原意和引申義,不能局限在表面意思,要確保譯本具有可讀性,符合譯入語文化的表達習慣。

2.目的論三原則在《流浪地球》英譯本中的體現

2.1 目的原則的體現

例一:我們的班主任小星老師是一位漂亮姑娘,她笑著告訴我們,這座發動機的高度是一萬一千米,比珠峰還要高兩千多米.

譯文:Our beautiful teacher,Ms Xing,smiled as she told us that it was in fact 36000 feet tall,a good 6000 feet taller than Mount Everest.

《流浪地球》中度量單位均采用“米,譯者在此通過替換的方式對原文進行了說明,把度量單位轉換為英里,易于外讀者理解。譯者以替換的方式,實現了自己的翻譯目的,讓讀者理解了原文的內涵,符合目的原則。

例二:“嗨,飛船派和地球派又打起來了!”

譯文:“Hey!? Spaceshippers? and? Terranists? are? fighting

again!”

“地球派”被譯成“terranist”,在英語中并沒有一個對等的詞來描述“地球派”,于是譯者參考了“環保派”的英譯“environmentalist”構詞法,其中“-ist”在英文中是指代“人”的后綴,譯者運用了替代的翻譯技巧,使用了一個接近“地球派”內涵的詞“terranist”來表述,這樣讀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譯文,而譯文也沒有違背原文的大意,與目的原則相一致。

2.2連貫原則的體現

例四:我們沒來得及攔住他,外面雨點已被地球發動機超高溫的等離子光柱烤熱,把他身上燙脫了一層皮。

譯文:We couldnt stop him in time,and the top layer of his skin was scalded off by the raindrops,which were heated to boiling point by the Earth Engines plasma beams.

英語傾向于使用更多的被動表達,譯文將” 把他身上燙脫了一層皮”譯為“his skin was scalded off by the raindrops”,被動語態的運用一方面比主動語態少了許多主觀色彩,能夠突出主要論證,引人注目;另一方面是為了便于上下文銜接,符合讀者閱讀習慣,與連貫原則相一致。

2.3忠實原則的體現

例五:你想像一個巨大的宮殿,有雅典衛城上的神殿那么大,殿中有無數根頂天立地的巨柱,每根柱子像一根巨大的日光燈管那樣發出藍白色的強光。而你,是那巨大宮殿地板上的一個細菌。

譯文:Just imagine a gigantic palace,one as large as the Parthenon on the Acropolis.Now imagine countless colossal pillars rising from that palace,reaching to the heavens,each emiting brilliant,bluish-white light like a titanic fluorescent tube.And then there is you;you are a microbe on the palaces floor.

作者通過”titanic” 和“gigantic”兩個詞為我們描繪了等離子體光柱的宏大場面,運用Parthenon on the Acropolis和microbe作了類比,以此來描繪這一盛大的場面,為讀者呈現了主人公所在的世界的樣子。突出呈現了流浪地球時代,人類在宇宙中的渺小,為后文面對這樣的災難場景人類感到束手無策做鋪墊。此外,這樣超現實的場景描寫,不僅能給予讀者真實的體驗,還能帶給讀者美的享受,體現出了科幻小說的魅力,符合忠實原則。

結語

翻譯目的論更傾向于從譯者、譯文、譯文讀者的角度進行翻譯研究。譯者根據翻譯綱要確定翻譯目的,具體進行翻譯行為的實施。目的論會更多地關注譯文接受者的感受,而不是只忠實于原文文本,譯者在進行翻譯行為時,以目的三原則為指導,以目的原則為前提,譯者既要忠實于原文,按照忠實原則傳遞原文作者的思想和內容;同時譯者也要考慮譯文接受者,根據連貫規則實現譯文可讀性。

參考文獻

[1]姜振宇.劉慈欣與當下中國科幻[N].中國青年報,2019-11-26(005).

[2]蔣玉娜,鄒艷萍,徐洲洋.目的論視角下的《流浪地球》字幕英譯策略解讀[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9,36(10):76-79.

[3]金昱君.目的論視角下《三體》英譯本翻譯策略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18.

猜你喜歡
英譯本流浪地球劉慈欣
英國維多利亞時期《道德經》譯本及其序言初探
《射雕英雄傳》英譯本歷時近十年完成出版
劉慈欣科幻片《超新星紀元》啟動
《球狀閃電》:科幻大神劉慈欣又一力作
劉慈欣作品《流浪地球》首登銀幕
劉慈欣《流浪地球》讓外媒期待
劉慈欣科幻小說《流浪地球》的悲劇內核
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首發概念短片
劉慈欣:《三體》之外,我只是個普通的工程師
從《靜夜思》的兩種英譯本分析譯者主體性對翻譯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