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競賽與創新雙擎引領,培養電類專業創新性技術技能人才

2020-10-21 05:50肖前軍
錦繡·中旬刊 2020年2期
關鍵詞:個性化發展技能競賽創新創業

摘 要:針對高等職業教育普遍存在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脫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脫接等問題,本文分析了高職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典型職業崗位,建立了競賽與創新雙擎引領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幾年教學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

關鍵詞:技能競賽;創新創業;個性化發展;職業崗位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與現有的本科教育的最大區別就在于它明確的職業價值取向,在于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1]。目前高等職業教育普遍存在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脫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脫接等問題,導致“學校所學知識企業用不上,企業需要的知識學校沒有教”等問題,培養的人才不能滿足行業的需求,同時缺乏學生個性化發展培養機制。本文針對這些問題,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院)應用電子技術專業進行了教學改革的探索和實踐,采用競賽與創新雙擎引領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幾年教學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分析、論證問題根源,明晰人才培養目標

針對高等職業教育存在的人才培養目標與企業需求脫接,學生個性、創造性受到約束等問題,項目團隊進行了廣泛企業調研,深入分析人才需求,梳理職業崗位應具備的技能和素質,明晰人才培養目標。

應用電子技術專業主要面向電子信息產業,職業崗位定位于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包括電子產品的設計、生產、銷售與服務等。本專業的職業目標定位于崗位群的中低級職位,要求具備熟練的專業技能及技術應用能力。主要職位有:

1.產品設計中低級職位:包括功能電路設計、PCB板設計、軟件設計、樣機調試、樣機制作等。

2.生產管理中低級職位:包括電路板焊接調試、整機裝配調試、工藝實施、生產線運行管理、質量控制、產品檢測、產品認證、設備管理維護等。

3.市場營銷中低級職位:包括營銷方案的實施、產品推廣、業務接洽、產品代理、產品銷售等。

4.技術支持中低級職位:包括系統維護、產品維修、方案解釋等。

結合電子信息產業鏈的各個環節,與行業專家一起,確定了6個典型職業崗位,包括電子產品生產與管理、電子產品技術支持、電子產品質量管理、電子產品銷售、簡單電子產品設計與制作、設備管理與維護[3]。

二、按照職業崗位要求,進行探索實踐

深入剖析生源、學情狀況、職業需求和個人發展需求,以學生個性、創造性發展為導向,通過競賽與創新雙擎引領,為學生個性、創造性發展提供平臺,不斷挖掘學生潛能,激發學習興趣,搭建面向學生自主學習的創新創業實踐平臺,深化產教融合,不斷推進人才培養質量可持續發展,具體方法和路徑:

(1)梳理電子類專業學情狀況,實施因材施教

科學創建適合不同學情、不同生源、不同職業目標學生職業能力成長的人才培養模式,在滿足所有學生職業技能培養情況下,為學生個性化需求提供通道和平臺,實施分層培養,不斷挖掘學生潛能,激發學習興趣,按照職業發展和個人需求,實施因材施教。

(2)創建三級競賽平臺,培養綜合應用能力

創建“校、市、國”三級競賽項目,競賽項目為各種不同興趣愛好、需要繼續提升的學生提供發展空間,開展校、市、國家三級競賽項目,競賽項目由專業骨干教師、行業技術骨干共同設計并組織實施。校級競賽項目每學期(2-5學期)開展一次,以學期項目形式組織實施,在每學期中后期舉行,要求所有學生以小組(每小組3-5人)形式參與并完成一個作品,學期項目將本學期相關聯的課程知識和以前學過的課程有機結合并加以應用,旨在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工程的綜合應用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市級競賽項目每學年開展一次,選拔優秀學生組建集訓隊進行專門培訓參加市級技能競賽;從市級競賽項目中再次選拔優秀學生組建國賽集訓隊,參加全國技能競賽,通過競賽項目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能力。

(3)搭建創新創業平臺,培養創新創業能力

搭建電子產品創新設計實驗平臺,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開展電子產品創新設計,用豐富的案例和有趣互動的體驗項目展示創新過程,啟發創新思維。把富有創意的項目引入專業課程教學之中,將知識學習、技能訓練和創新教育結合起來。將傳授學科知識轉變為結合案例傳授流程性、綜合性知識,使學生掌握真實產品開發的流程,引導他們學習各流程相關技術,為創業打下基礎。同時組建學生社團,學生社團以創客項目為依托在教師指導下自主運行。通過學生社團、教師工作室把賽創活動從課堂延伸到整個學習和生活過程中。

三、改革的成效

我院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根據職業崗位群需要的知識、技能和素質,采用競賽與創新雙擎引領人才培養模式,符合學生職業能力培養要求,滿足企業實際需求,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發展需要,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教師通過企業調研,收集企業項目,了解新知識新技術應用狀況,了解行業動態、洞察企業需要怎樣的人才,培養目標更具針對性和實用性,與企業需求一致,例如:電子產品設計與制作課程教學中,以三個實際企業項目為基礎,將企業項目改造成適合學生學習的學習項目,把企業應用的新知識新技術融合到項目中,教學中強調學生完成從工作內容中提煉出來的典型工作任務,通過直接經驗形式來掌握融入項目中的新知識、新技能[3]。

其次,采用項目化教學,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工作能力、工作經驗和創新能力有較大的提高,大多數課程采用工學結合,項目導向,任務驅動,讓學生在“教、學、做”一體的教學環境中完成學習任務和項目,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工作經驗和創新能力。

第三,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和職業素養得到企業肯定。課程體系從11級開始實施,已經畢業的五屆學生得到用人單位的一致認可。加大了我們改革的信心。

總之,高職人才培養應與企業需求相一致,在遵循高等職業教育基本規律的前提下,隨著社會的發展,需要不斷調整,以適應企業快速發展的需求[3]。

參考文獻

[1]唐永澤,盧兵,霍雄飛.以工學結合為主線構建高職人才培養模式[J]《中國高等教育》2009(1)

[2]崔瑞雪 陳剛 畢亞軍. 基于CDIO的《電子技術課程設計》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學報 2012(6)

[3]肖前軍.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電子技術專業課程體系《職教論壇》2011(5)

[4]肖前軍? 構建“學-賽-創” 三級培養機制,推進電子技術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10)

作者簡介:

肖前軍(1974-)男,重慶開州人,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個性化發展技能競賽創新創業
改善學校教育,促進青少年個性化發展
論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培養策略
民辦高校大學生個性化發展培養模式探索
高職電氣自動化專業技能競賽與常規教學融通的研究與實踐
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等學校人才培養體系的實施路徑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鼓勵學生個性張揚,培養創新素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