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作業的有效設計和評價初探

2020-10-21 15:26盧生靜
錦繡·中旬刊 2020年2期
關鍵詞:作業評價小學語文

盧生靜

摘 要:作業一直被大家看作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與補充”,是教師衡量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是學生鞏固和掌握知識的有效手段。作業過程應是學生知識、能力的過程和體現。讓學生喜歡做作業,自覺做作業,把“被逼做”改為“主動做”,讓分層次布置的作業真正起到減輕學生的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設計;作業評價

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我國的教學方法和方法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但長期以來積累起來的工作形式、目的和內容、作業完成標準和作業評價方法仍然是一樣的。目前的情況是,家庭作業的目的和內容單一,只重視簡單的抄寫讀背,需要學生認真閱讀、認真思考的問題越來越少,需要學生搜集資料,動手實驗的作業少,在學習時忽視了學生容易困惑的問題,作業缺乏針對性和靈活性,缺乏創造力和實踐能力。作業過程應該是學生在主觀實踐中消除困惑、解決或產生問題、滿足需求、創新知識、展示自我、升華自我的過程。這也是新課程標準指導下作業的意義和實質。在應試教育下,家庭作業已成為教師對學生的沉重負擔。因此,研究小學中高年級語文作業的有效性以及作業評價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合理布置課后作業

小學生天性愛玩好動,生活經驗少,大部分學生對于課后作業存在一種排斥的心理。盡管在當下的教學模式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是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但是教師也不要完全“放權”給學生,必要的課后作業還是要布置的。傳統意義上的語文課后作業無外乎要求學生機械重復的抄寫課程標準要求背誦默寫的內容,要不然就是題目陳舊缺乏新意的作文日記,這此作業的布置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部分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不感興趣甚至厭惡語文的學習不是沒有原因的,教師要尊重學生,要能夠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合理設計課后作業,讓學生的課后作業有內容有意義。

二、靈活設計課后作業

1、抄抄寫寫的作業學生必定厭煩,形式多樣的作業,學生才樂于接受。聽說讀寫全面開花,加上唱一唱、畫一畫、演一演、做一做、查一查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作性,把知識、技能的訓練和創新思維的培養聯系起來,讓作業富有趣味。如:學完《憶江南》這首詞,讓學生學唱由詞譜曲的歌;學完《貓》這一課,讓學生畫思維導圖;學了《鄉下人家》,讓學生去農村領略田園風光;學完《自然之道》換個思維角度寫作文《幼龜(或嘲鴉)的自述》;學完《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后查找與戰爭有關的資料和圖片

2、還可以把作業的布置權下放給學生,讓學生自己設計作業。如學完《扁鵲治病》這一課,讓學生給自己設計一份作業。學生興致盎然,經過一番討論,設計出以下作業:(1)聽寫生字詞。(2)復述這個故事。(3)畫表格,寫出蔡桓公三次病因、治療方法。(4)扁鵲三次拜見蔡桓公,蔡桓公每次都心理活動是怎樣的,展開想象,揣摩人物性格特點。(5)假如你能跨越時空,你想對蔡桓公說些什么?這樣的作業真正走進了學生的心靈,體現了每一個學生的需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發揮自主性。

3、完成作業的時間不要一成不變,可以一周內完成,可以一月內完成,甚至可以一個學期完成。檢查反饋作業的方式要靈活:檢查、匯報、展示、交流、評比整個過程體現了學生互相啟發,互相學習,共同合作,共同提高的過程。

三、考慮學生學情差異

每個學生之間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每個學生在學習語文時掌握的知識內容都小完全相同,即使他們同時上課由同一個教師輔導。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后作業設計時要考慮學生的差異性,盡量讓每個人的作業都能適應滿足學生的學習發展需求。教師在進行作業設之前要注意拉近師生距離消除師生之間的隔閡,如果教師與學生之間一直保持距離,那么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一定小能與學生完美切合。教師在日常授課中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課堂小是教師的一言堂更小是某個學生的個人秀,要提過給每個學生發言質疑的機會,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被重視被教師關注,并且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與質疑做出適當的鼓勵,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四、建立完善評價體系

1、積極評價采用了多種有效的激勵信號。在校正工作中,問題正確回答了打勾,問題回答錯誤了用點、小圓圈等符號。對于進步的學生和學習優秀的學生,教師除了評分外,還會寫出動機性的鼓勵的語言或畫相應笑臉、紅旗等符號。

2、評價的第一步是鼓勵性評價。教師用欣賞的心態來評價學習困難學生的每一項作業,從中尋找點滴優點,用欣賞的語言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3、每周一次面對面評價。對學困生進行每周一次的面批,這種方法很有效果。面對面評價,不僅可以及時發現學生中的錯誤,及時解決,避免學生重復犯錯。

五、注重作業綜合評價

作業講評是對學生完成作業的綜合評價,結果以合理的方式告訴學生,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后續的學習過程。從這個角度來看,要體現中高年級作業講評的有效性,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診斷講評,診斷講評是針對作業中常見的典型錯誤,通過對“病”的評價和對“病源”的尋找,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

2、發散性講評,發散性講評是引導學生對典型性作業題目進一步思考,開闊學生思考的視野,要提倡一個問題的多解,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啟發學生總結解決問題的技巧和方法。

六、結語

總之,在實施過程中,教師應以學生的發展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精心設計作業,讓學生的作業逐步從“重復安排”到“精益設計”,從“墨守成規”到“大膽創新”,從“完全一致”到“尊重差異”,從“封閉學科”到“學科開放”,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將使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得以養成,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艾艷紅.小學語文作業設計與評價優化策略的研究[J].語文課內外,2019,(26):260.

[2]陰玉芬.淺議小學語文作業分層設計與評價的必要性[J].魅力中國,2019,(44):9.

猜你喜歡
作業評價小學語文
小學數學作業評價改革之我見
淺談小學語文分層作業
創新小學數學作業評價方式
例談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評價的改革舉措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語言溝通探析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