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德育工作實施情感教育的途徑和策略分析

2020-10-21 10:52斯郎格瑪
錦繡·中旬刊 2020年2期
關鍵詞:小學德育情感教育途徑

斯郎格瑪

摘 要: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新時期在構建教育強國、促進全方位育人的過程中,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使他們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及分辨能力,讓他們具有深厚的愛國情懷、參與社會實踐的意識,教師應重視在德育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提升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為此,筆者結合自身工作經驗,立足于小學德育教學工作的問題,探析在小學德育中實施情感教育有效途徑與策略。

關鍵詞:小學德育;情感教育;途徑;策略

引言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基本理念之一便是“更加注重以德為先[1]”。新時期社會的快速發展,對人才培養工作要求更高。為向社會輸送更多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提升小學德育教學工作的實效性,應關注情感教育、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小學德育工作的開展與不同學段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習特點、生活閱歷等有機融合,使教學活動的設置、課堂啟發等能夠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更好的實現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與實踐育人,形成德育內化、促進小學生的知行合一。

1、簡析我國小學德育教學工作開展現狀及其問題

小學教育具有啟蒙性、系統性,對學生一生的學習發展影響深刻。無論是班主任還是道德與法治教師,作為德育教育的組織者、教學引導者,既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明燈,也是學生身邊的榜樣。傳統的機械化說教式德育教育已經不適用,教師應重視情感教育的滲透。尤其是在新時期,我們應正視教學中的問題:

首先,教師在德育教育意識上有所缺乏。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填鴨式教學,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沒有對學生施以有效引導、教學啟發。

其次,只重教書、忽視育人。當代社會競爭壓力日益激烈,學校在對于優秀生源的競爭中相互“廝殺”,為了提高升學率,使學生考取高分,從而提升本校知名度,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只重視成績,過分關注智育、德育投入不足。

最后,教師的德育教育大多流于形式。在對于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教師往往是結合書面的道理和大而空的抽象化進行知識講解。在德育教學實施的過程中不難發現,小學生心智懵懂、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多有不足,有時候家長的影響導致學生較為自私自利。我曾經結合教學內容,讓學生就“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展開學習創新探討,并讓他們舉例生活中無私奉獻的例子。學生們舉的都是大同小異的虛構事件,甚至有的孩子說“我們還小,能做的不多,還需要‘人人為我”。以自我為中心、不知道什么是奉獻,這另我略感震驚。

故此,教師應重視德育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使其發現生活中的感動,在德育工作中實施情感教育,促進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具有良好的觀察與思考能力,懂得換位思考。進而,逐漸幫助孩子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具有團隊意識、家國情懷;使其了解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發揮榜樣的力量。

2、淺議在德育中實施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徑和策略

我國是文明古國,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傳統文化內涵豐富、博大精深,為小學德育教學的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但因受應試思維影響,小學德育教學活動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為此,教師可著眼于在德育中實施情感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良好的思維品質:

2.1構建生動氛圍,促進教學融合

為響應新課標號召,落實全面育人、德育為先。在小學德育工作中實施情感教育,促進兩者的有機結合。教師應給學生構建生動、融洽的學習氛圍,使其發散思維、多角度思考,并增強學生的代入感。

例如:教師可以將社會、國際熱點新聞與德育教育融合,就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防治及在我國是如何得到有效遏制的。讓學生結合在家上網課、配合隔離等,說說自身的感觸。在讀圣賢書的同時讓學生知曉天下事,使其感動與醫護工作者的無私奉獻、全國對湖北的鼎力援助??膳c“未來職業”相聯系,將個人成長、夢想與國家的發展、中國夢一體化,促進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深入思考,使其具有愛國意識、明白平凡成就偉大的意義。

2.2應用多元方式,實現德育創新

為實現德育創新,促進德育與情感教育的合而為一。教師還應優化教學理念,提升自身的施教能力。

例如:依據德育教學內容,使角色扮演、生活化教學、情境教學、翻轉課堂及活動教學等融合,促進學生發揮自身的想象力與創造力,讓其感受新時期的家鄉新變化,使其具有濃厚的故土情誼及建設美麗家鄉的堅定信心。

2.3組織社會實踐,培養動手能力

為提高學生的行為認識,促進在小學的德育教育中實施情感教育。教師可帶領學生廣泛的展開社會實踐活動。

例如:為了讓學生正視歷史、銘記民族英雄,教師可帶領學生清明節到烈士陵園掃墓、到電影院觀看愛國影片、慰問抗戰老英雄,或是與自己的爺爺奶奶溝通,傾聽、整理真實的解放故事,使學生感受和平時代、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具有一顆感恩之心。從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情感態度出發,促進德育教育逐層深入、與情感教育相連接,發揮榜樣的作用,增強小學生的責任感與使命感[2]。

3、結語

總之,構建小學德育高效課堂,為使學生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良好的行為意識,能夠在德育教學引發他們的情感共鳴。作為小學德育教師,一方面應正視教學活動的問題,具有授課反思意識,使德育教育擺脫課堂、教材的限制;另一方面應深刻的認知到學生才是學習與發展的主體[3],在德育教學中,應密切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內心感觸,使課堂設置、活動組織、社會實踐等更具針對性、創新性,以便實現情感育人。進而,讓愛國、敬老、勤儉、助人等美好的品質深植學生的內心,使其變得更加自律。

參考文獻

[1]朱亞增.小學德育工作實施情感教育的途徑和策略[J].考試周刊,2018(6):4.

[2]楊艷.心理學視閾下小學德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玉溪聶耳小學為例[D].云南師范大學,2019(6):22.

[3]馮春珠.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J].新課程(上),2019(4):8.

猜你喜歡
小學德育情感教育途徑
求解含參不等式恒成立問題的三種途徑
減少運算量的途徑
新形勢下小學德育教育淺析
如何在小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小學德育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對策探討
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研究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用“分拆”法探索數列不等式放縮裂項的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