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臟運動康復對心肌梗死PCI術后患者心功能臨床效果分析

2020-10-21 11:04劉華長任珊馮艷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2期
關鍵詞:心功能心肌梗死

劉華長 任珊 馮艷

【摘 要】目的:分析心臟運動康復對心肌梗死PCI術后患者心功能的臨床效果。方法:將100例患者隨機均分為兩組,對照組進行常規的康復指導與藥物治療,干預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之上進行心臟運動康復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質量。結果:在干預后,干預組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質量的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心臟運動康復對心肌梗死PCI術后患者心功能有顯著的改善效果,同時還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心臟運動康復;心肌梗死;PCI術后;心功能

【中圖分類號】R542.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2-00-0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患者的冠狀動脈發生急性且持續性的缺血、缺氧導致心肌的壞死。目前,PCI是治療AMI最為有效的手段,能夠緊急疏通血管,預后良好,降低病死率。PCI能在短期內改善患者的疾病癥狀,但術后AMI容易復發,因此術后康復十分重要。有研究資料顯示,心臟康復可提高患者的心功能,維持較好的生活質量[1]。本文將對心臟運動康復對心肌梗死PCI術后患者心功能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基線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100例AMI患者,均成功實施過PCI,選取時間范圍是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50例。

對照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36-78歲,平均(55.34±6.70)歲。

干預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38-78歲,平均(56.27±6.52)歲。

對比兩組上述基線資料,P值>0.05,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

選取標準:①經過檢查確診為AMI患者;②患者為第一次發病;③知情本研究并且簽署過同意書者。

排除標準:①心律嚴重失常者;②惡性腫瘤者;③運動障礙者;④曾患者胡心瓣膜疾者。

1.2方法

對照組為患者進行藥物(抗凝、抗血小板、ARB/ACEI、他汀類、β受體的阻滯劑等)治療,與此同時依照《中國PCI后康復程度》進行宣教、鍛煉、步行活動、娛樂等康復訓練,訓練時間為一周,若患者中途出現心悸、氣短、心絞痛癥狀,應立刻停止活動。在患者出院時,囑咐其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項、用藥以及定期復查。

干預組在對照組的治療康復基礎之上進行心臟運動康復干預,具體干預內容如下。

(1)住院期康復:首先按照患者的心功能等級進行區分危險程度,Ⅰ級為低危,Ⅱ級為中危,Ⅲ-Ⅳ級為高危。低?;颊吆透呶;颊咴谛g后3天便可進行康復訓練,而高?;颊邞鶕∏楹棉D程度慢慢進行,先在床上進行被動運動,慢慢過渡到床邊站立、步行、自行如廁。每次的運動時間在5min至20min之間,運動強度以患者心率每分鐘增加20次左右為宜,若患者出現不適,應立刻停止活動,并對運動方案進行調整[2]。

(2)出院后康復:在患者出院前為患者制定適合的運動方案,包含有氧運動和抗阻運動,有氧運動有散步、廣場舞、太極拳、騎車、爬樓梯等,持續運動1小時/次;抗阻運動有仰臥起坐、彈力帶、啞鈴、沙袋等,運動量以出汗即可?;颊呖筛鶕陨砬闆r增加運動量。

(3)電話隨訪:定期隨訪,初始一個月為每周1次,一個月之后為每個月1次,主要詢問用藥、運動、生活質量等情況。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在干預前后的心功能和生活質量。其中心功能包括LVESD、LVEDD、LVEF,使用彩超診斷儀進行測量;生活質量選用WHOQOL-BREF對心理、生理、環境、社會關系進行評分,總得分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

1.4統計學處理

本文的研究數據均選用SPSS22.0版本的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以“均數±平均值”表示計量資料,t值進行檢驗;以“%”表示計數資料,卡方進行檢驗;若檢驗結果為“P<0.05”,則可表示兩組患者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在干預前后的心功能

兩組患者在干預后的心功能明顯優于對照組,并且干預組的心功能改善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P值<0.05,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具體見下表1。

2.2對比兩組患者在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

對照組在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總得分為(54.35±5.72)分和(69.43±6.82)分,干預組在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總得分為(53.74±5.50)分和(81.67±7.29)分。兩組在干預后的生活質量總得分明顯高于干預前,并且干預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AMI患者進行PCI治療可以迅速疏通血管,保證血液供應,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避免心肌發生不可逆的破壞,但動脈的粥樣硬化的病理性發展無法改變,存在冠脈再次發生狹窄、形成血栓等。所以PCI術后的康復治療十分重要。

心臟運動康復干預在患者進行PCI術后的早期便開始進行系統性的計劃運動,改善患者的心率,增強其運動的耐力,進行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質量[3]。從文中結果數據可以看出,進行心臟運動康復干預的干預組患者的心功能明顯優于對照組,并且干預組患者的生活質量總評分也明顯高于對照組。

總而言之,心臟運動康復應用心肌梗死PCI術后患者的治療護理中不僅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還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呂利群,權婧,孫琦等.新型心臟康復模式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 I術后的影響[J].重慶醫學,2019,48(18):3199-3201.

[2] 郭旭,賈英.心臟運動康復對急性心肌梗死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9,25(12):44-45.

[3] 齊建華,遲錦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早期心臟康復護理效果研究[J].河北醫藥,2019,41(17):2713-2716.

猜你喜歡
心功能心肌梗死
探討中醫活血化瘀法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效果
冠心病合并心衰介入治療后BNP水平及其對心功能的影響分析
院前急救標準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
參麥、參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療中的療效觀察
心臟再同步治療慢性心衰對心律失常與心功能水平的影響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診急救護理
綜合康復護理對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觀察
急診護理干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這些疼痛可能預示心肌梗死來臨
miRNA—1和心肺復蘇后心功能障礙嚴重程度的相關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