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班級管理有效實施德育的探究

2020-10-22 10:06黃煜
報刊精萃 2020年20期
關鍵詞:德育工作初中生德育

黃煜

成都天府新區第三中學

學校教學教育的基本單位是班級,教學理念和教育管理都是通過班級來開展、推進、完成的。作為學校工作的重點,在班級管理中有效實施德育,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無論是對于學生個人綜合素質的提升,還是對學校的整體、長遠發展都具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

一、德育教育對初中班級管理的作用

第一,促進班級個體社會化發展。社會化是個體在特定的環境中適應社會的過程。實現學生個體社會化,培養國家建設需要的各種人才,是學校教育的一項根本任務。對于學生來講,他們的社會化主要依靠學校來實現。而在學校中,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場所是班級。班級不僅是學校實施教學教育活動的基本單位,也是一個社會小實體,班級內部同樣有著種種的社會關系。在班級管理中,教師有目的有意識地向學生傳授道德規范和法律知識,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念,利于學生領悟并掌握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他人關系的方法、原則,從而養成適應班級生活的能力,促進其社會化發展。

第二,促進班級成員個性化發展。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即以學生為本,而每個學生都是富有個性的,性格、氣質、興趣等都有差異,甚至大相徑庭,因而對其進行個性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以德治班,在班級管理中實施德育教育,增強學生的道德觀念,完善學生的價值觀念,不但能讓學生知榮辱明禮節,承擔起其相應的責任與義務,而且能促進學生的自我認知,進而糾正學生的不良個性,發揚學生的優良個性,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最終使學生的個性能夠順應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

二、在初中班級管理中有效實施德育的策略

第一,言傳身教進行德育引領。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薄逗鬂h書·第五倫傳》亦道:“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边@說的就是言傳身教,自己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德,言行值得學習效仿,能起表率作用,能給別人以正能量影響。初中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還沒定型,正處于最關鍵的發展時期。在班級管理中,教師的思想、信念、道德,以及態度、儀表和行為等方面,對學生的成長有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和教育作用,因此教師要言傳身教,要為人師表,要讓學生共鳴,從而促使學生的道德得以升華,班級管理自然得以健康發展。

第二,科學溝通提升德育效果。溝通是一種藝術,也是初中德育工作的一種有效方式。要有效溝通,首先,教師必須有愛心,這是溝通的基礎,否則一切交流無從談起。高爾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边@實在是至理。沒有愛,教育便不存在。愛就像源源不斷的引擎,能驅使教師克服德育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同時,教師的這種愛對學生的德育發展具有重要的激勵作用,能讓學生信任、親近老師,甚至仰慕教師,這種情況下德育工作自然是水到渠成。其次,老師要拋棄自身固化的思想,摒棄傳統觀念下建立起來的對學生的偏見,設身處地的為學生思考,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相關的問題,努力走進學生豐富的內心世界,以達到與學生的心靈融合的地步,這種狀態下,開展德育工作必將事半功倍。在與學生的交流溝通中,根據不同的學生及不同的情景,教師還應重視語言表達的技巧。例如,幽默,會讓學生就會感到輕松快樂,利于打開心閘;委婉,能使學生感到被尊重,利于學生從理智、情感上都容易接受老師的意見,效果比直言不諱好。這些都能有效提升德育效果。

第三,關注學生促進德育發展。學生的點滴成長離不開教師的諄諄教導,更離不開教師的關注,這對初中生尤為重要。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變化迅速,精力充沛,任何事都想試一試,但愿望與實際能力有很大的矛盾。另外,一些學生心理承受能力較差,不但敏感,而且容易沖動,有時言行莽撞,根本不考慮后果。因此,在班級德育實踐中,教師必須有相當的敏感度,要做到及時關注學生,確保學生身心健康。具體而言,學生的學習、生活習慣、思想觀念以及消費方式的變化等都是初中教師應當關注的重點內容。在實際生活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鼓勵學生熱愛勞動、勤儉節約以及合理消費等。值得注意的是,網絡信息時代給初中生以猛烈的文化沖擊,教師特別要關注學生的思想意識的變化,要及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防止學生受到各種劣質信息的干擾甚至侵害,并培養其相應的社會責任感以及法律意識等。當然,作為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還要引導初中生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一可鍛煉學生的各種能力,二可促進學生的德育發展。

第四,營造班級文化推進德育建設。班級文化是教師與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共同建立的一種獨特的價值取向、理想信念、行為準則的總和,是班級的靈魂。班級文化其實就是一種德育環境,好的班級文化能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德育熏陶。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根據學校德育的基本內容結合本班學生實際情況開展班級文化建設,并積極發揮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引導學生參與到班級文化建設中來,以提升德育工作的實效。具體而言,班級文化建設主要包括兩點:環境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建設。環境是一種特殊的教育力量,對初中生具有巨大的影響作用。作為師生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整潔、明亮、優雅、溫馨的教室環境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志趣,因此,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努力營造,大到教室的整體環境布置,小到每個學生課桌上的座右銘,都值得好好琢磨。例如,在教室后面墻壁上可設置“群英榜”“每周一星”“進步獎”等專欄,對相關同學進行表彰,這對學生必然起到激勵、引領等積極導向作用,必然可提升學生的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如果說班級環境是班級文化的基礎,那么班級制度就是班級文化的保障?!皼]有規矩,不成方圓”,班級全體成員共同認可并自覺遵守的班級制度,不僅可以讓每個學生自覺約束自己的言行,而且為學生提供了品行評判的準繩,能讓學生的德育朝著理想的方向發展,能讓我們的班級德育管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初中階段重視班級德育教育管理工作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每位教師都應高度重視,要努力將學生道德品質提升到更高層次,讓新一代初中生成為德智雙馨的人才,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猜你喜歡
德育工作初中生德育
“雙減”背景下初中生作業管理的實踐探究
公益性家庭教育服務中小學德育工作實踐研究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提高
小學大德育工作模式的實踐研究
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及應對措施
多維度助推幼兒德育工作的有效實施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