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篇章 低損耗光纖的發明

2020-10-22 09:25本刊編輯部
網絡安全和信息化 2020年12期
關鍵詞:康寧損耗光纖

1970 年,全球正處于數據和通信爆炸的邊緣。

新發明的出現開始催生遠距離傳輸數據的需求。1969 年秋,美國國防部開發了阿帕網 (ARPAnet),它作為互聯網的先驅,首先將五角大樓和大學實驗室互聯了起來。

Digital Equipment 等公司當時正忙于制造第一臺冰箱大小的微型計算機,它相較于房間大小的大型機,更小也更便宜,這意味著更多公司能夠通過數據來運營他們的業務。

當時,第一批ATM 自動取款機還很原始,為了支持機器的讀取功能,紙質的指令牌上灌注有輕微的放射性元素,而且需要通過網絡來發送消費者的銀行信息。一年之后,一位名叫Ray Tomlinson 的電腦程序員發送了世界上第一封電子郵件,并開始使用@符號來分隔姓名和地址。

那時,全球企業也開始有相互交流的需求,但當時銅質電話線只能承載有限的通話量,而且聲音的質量比較差,因為線路不能攜帶足夠的信息來重塑一個人的聲音。需求大大超過了供給,以至于國際長途的價格一度高達每分鐘4 美元(相當于2020 年的27 美元)甚至更高。

以低成本遠距離傳輸大量數據和對話的需求日益增長。為應對這一需求,一套或許可行的理論進入了研究人員的視野,這得益于當時在英國標準電信實驗室的一名物理學家——高錕(Charles)。

“光纖”一詞在20 世紀60 年代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但最初這個詞被用來形容在陰極射線管(用于看電視)、計算機電路和醫療設備中的光放大器。這項技術只在短距離光傳輸時才有效。當距離達約20 米后,信號幾乎會完全消失。

高錕是第一位預示到世界可能會以光的形式,通過光纖為媒介得以互聯的人。高錕在其1966 年發表的一篇開創性論文中寫道:光纖在理論上可能遠優于銅線或無線電信號。其中的挑戰在于玻璃中含有的雜質,這也導致了被科學家稱為“衰減”的信號損耗??茖W家們想方設法找到一種“低損耗光纖”,一種可以在不明顯損失光的情況下長距離傳輸光的玻璃。

高錕假設:通過凈化玻璃,細光纖束將能夠以最小的信號損耗在長距離傳輸大量數據。

但當時還沒有人知道應該如何制造這種凈化的光纖。負責英國電話系統的英國驛務署找到康寧公司尋求幫助,希望尋找一款新型的大容量數據線??祵幬晌锢韺W家Robert Maurer,事領兩名新入職的年輕研究員——實驗物理學家Donald Keck 和玻璃化學家Peter Schultz 全力投入這一項目的研究。

然而,創新之路注定避免不了無數次實驗失敗所帶來的沮喪。這期間,科學家們嘗試了無數的玻璃組合,以及基于不同設計尺寸和生產方法的實驗,以創造和凈化實驗所需的玻璃成份。其中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將兩種玻璃組合成單纖。在每一項測試中,技術人員需要從并排放置在熔爐里的玻璃塊上拉出一根纖維,然后將這根纖維套在另一根纖維中,以此來制造單纖。

1970 年8 月的某個周五傍晚,Donald Keck 正準備將團隊最新研發出的新型光纖樣品放置到設備中進行測試。雖然迫不及待想開啟周末,但他仍想在回家前試驗一次這最新的成果。當他俯身站在顯微鏡前時,被一束明亮的光驚呆了。后來, 他形容說:“這是我所見過的最壯麗的情景?!?/p>

光的損耗以分貝為單位進行測量,而證實高錕博士理論可行的前提是,玻璃的載光能力需要表現出小于20 dB的光損耗。穿過這款新型光纖的光脈沖在16 ~17 dB 之間。Donald Keck 說,他那天仿佛在實驗室里感受到了愛迪生的精神,并在筆記本中鄭重地寫下了“哇!”

正如在專利申請中所描述的那樣,“光波導光纖”是一種能夠承載比銅線多65 000 倍信息的光纖。四年之后,1970 年夏天的那個“哇”時刻,憑借美國第3 711 262 號專利成為永恒。

而康寧開始大規模生產光纖,則已經是9 年之后的事了。又過了幾年,各大公司才陸續開始將其應用于海底光纜的鋪設,從而讓連接各大洲的夢想成為現實,為人們提供了一種低成本的通信方式。

1970 年8 月的那個下午,標志著一場通信革命的開始,而它最終將助力重塑整個世界。

猜你喜歡
康寧損耗光纖
多工況下永磁電機損耗研究分析
人以修身為本 年年月月康寧
三電平ANPC變流器損耗平衡的SVPWM策略
劉康寧
FIBBR King-A系列HDMI光纖線
高品質的忠實還原 FIBBR Ultra Pro2 HDMI光纖線
一條光纖HDMI線的誕生長飛/長芯盛FIBBR工廠走訪實錄
定制私家影院系統中的傳輸損耗(上)
光纖與光纖傳感器
最后的請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