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關于中小學語文教育改革的思考

2020-10-23 09:16李思蓉
讀與寫·中旬刊 2020年7期
關鍵詞:實踐價值改革

李思蓉

摘要:隨著考試招生制度的改革,作為考試中重要科目的語文,也要進行改革以適應考生招生制度的要求。新課程改革把語文綜合學習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作為教學改革的一個亮點,它是對語文學習的一個改進和完善?!度罩屏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一書中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積極倡導?!倍フ叩拈_放,使得我國的學生又增加了很多,應國家九年義務教育的要求,每個孩子都需要完整的讀完小學中學,就國家現有階段的發展而言,這也不是什么困難的問題,這就對中小學的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語文作為普及母語的最直接手段,樹立正確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重要媒介,對它的改革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為進一步適應國內外新的發展形勢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系統學習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必要對當前中小學語文教育改革過程中遇到的情況進行探討。

關鍵詞:中小學語文教育;改革;實踐價值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20-0118-01

語文是最基礎的學科,這是就其地位和重要性而言的,這一點幾乎可以肯定。但對于語文學科的作用是什么,就眾說紛紜,占主導地位的說法是:語文是工具學科,也就是說,語文是學習其它學科知識的工具。但是語文學科又不僅僅是學習其它學科的工具,它本身又是一門重要的科學,不能因為強調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就把語文學科定義為單純的工具學科,那樣做,毫無疑問是貶低了語文學科的地位,不僅給語文教學帶來了嚴重的影響,還會把這種“工具論”變成僵化難以更改的思想,這對語文教育改革沒有任何的好處。語文學科也存在著人文性,它是社會中人與人交往的重要手段,它的靈魂是活的,滲透在我們生活中的每個角落,每個方面。語文教育又是什么呢?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基礎,中國基礎教育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語文教育又是基礎教育最核心的內容。語文教育主要的行使地點在校園,進而延伸到社會之中,教師將語文學科中的知識通過各種方式方法傳授給學生,是學生受到教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優秀品質,并將這些學到的知識應用在社會生活中。

但現今中小學語文教育之間的聯系有些脫節。雖然新課標中對中學小學的語文教學做了明確的要求,也是十分的合理。但是運用到實際時就出現了一些脫節的情況,存在較大的連貫性問題,主要表現為:首先小學、初中、高中的語文教材上連貫性就不大,似乎成為了獨立的模塊,各自有獨立的要求;其次語文教育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沒有有效的溝通,教材、課程、教學、考試等方面缺乏比較宏觀的統籌,同時這些環節似乎都孤立的存在著,聯系性不強,教育目標與教學內容不統一,語文課程與課程之間的聯系不大,語文教學沒能很好的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其次教學過程中語文學科特點不突出。語文教育的核心素養在語文教學中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實施。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違背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教學過于形式化,教師為了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學生為了最后的考試,使得語文教學變得機械化,教學內容千篇一律,沒有體系,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就沒有多大的興趣,學生知道哪里是考試的要點比學生學到了什么學會了多少更重要,語文知識學習、語文能力訓練及人文素養熏陶未能有效體現。其實對于中小學的語文教育,還有重要的一點問題就是學生的負擔過重,現代快節奏的生活,發展飛速的國家,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使得不管處在哪個階段的學生都要承受著過重的學習負擔,學習負擔過重,學生對學習就更沒有興趣,就會對學生的教育產生較大的影響。

因此基于以上情況,需要我們正確認識語文教育的本質,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落實語文教學的前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勞逸結合,語文教學要與社會生活相結合,多給學生自主的機會,培養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學習感興趣,這在無形中便增強了學生對學習的熱情。激發學生興趣關鍵之處還是要看教師的作用,善于借鑒優秀的教學經驗,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同時也要在語文教師的培養上加大力度,切實提高語文教師的文學素養。課堂教學主要由教師和學生組成,二者缺一不可,而語文教育改革的成敗主要在于教師,因此,提高對語文教師的要求,增強語文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語文是人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語文教育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有著特殊的意義。語文教育對人的成長幫助極大,有助于健全性人格的培養。我國致力于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才,語文教育具有很好的輔助性。文化是素質的體現,一個國家要想長久的處于不敗之地,除了在提升經濟等硬實力的同時,還是提升文化這種影響頗深的軟實力,思想是能流傳于世界上最久遠的東西。國民素質的提升需要教育,教育的主陣地就是學校,任何文化知識,都是以語文為載體,靠語言文字傳播表達的,所以對語文教育的完善是提高國民素質的重要前提。

中小學的語文教育是培養國家棟梁之才的基礎,也是塑造孩子正確觀念的手段,而對中小學語文教育的改革也是為了更好的對學生進行教育。無論是有什么問題,都會有相對應的解決辦法,萬事切不可太急,時間會給我們我們想要看到的。

參考文獻:

[1] 任翔.中小學語文教育改革之意義[D].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2013.

[2] 任翔.中小學語文教育改革研究的基本構想[D]北京師范大學,2014.

[3] 張青民.審視語文新課程改革[D].揚州大學,2006.

[4] 陳涓.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D].福建師范大學,2003.

[5] 崔巒.小學語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加強語文教育、提高教學效率的建議[J].課程.教材.教法,2007.

[6] 郭倩倩.新課改后語文教師的專業發展探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

[7] 楊秀.“發現學習”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理論與實踐[D].湖南師范大學,2006.

[8] 顧之川,顧振彪,鄭宇.中小學寫作教材改革設想[D].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9] 張穎春.“新生代”語文教師研究[D].蘇州大學,2005.

[10] 馮慶祥.語文課堂的“好課觀”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

猜你喜歡
實踐價值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論王陽明民族觀的當代啟示
改革創新
改革創新(二)
概念—屬性分離加工及其實踐價值研究
關于參與式培訓在企業管理中的實踐價值研究
社會主義協商民主與群眾路線融合的實踐價值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之于中國社會發展的理論依據和實踐價值
“改革”就是漲價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