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談如何改善學困生物理學習思維

2020-10-23 09:16劉洋洋
讀與寫·中旬刊 2020年7期
關鍵詞:物理思維提問技巧學困生

劉洋洋

摘要:學困生的問題一直是我們一線教師的難題,長期以來,教師的共識就是培養優等生,省時省力又收效明顯,而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關注度低,因為付出了很多心血可能收效甚微或沒有效果。但這類學生在各類學校中大量存在,尤其在我們平頂山市第三高中這樣生源薄弱的學校就更突出。就物理學科來說,高中物理知識點多,物理概念抽象,靈活性強,表現尤為突出,數量更加龐大,不下大功夫,不下大力氣,我們很容易忽視他們,物理教育便很容易成為僅僅為培養少部分人成材的“精英”教育,不利于學生物理科學素養的培養,有悖新課程“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本文從提問技巧和條件反射兩個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探索出來的改善學困生物理學習思維的方法。

關鍵詞:學困生;提問技巧;條件反射;物理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20-0225-02

1.提問技巧對高中物理學困生學習的重要意義

縱觀近二十年的世界教育改革,各個國家都提出了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課堂的提問上,教師應該主動邀請消極參與課堂互動的學生,應該給學困生更多的引導、啟發和鼓勵,讓每一個學生真正的學有所獲,而不是讓學困生陪著學優生走過場。眾所周知,芬蘭是基礎教育做的較好的一個國家,在芬蘭的課堂上,我們能明顯的感覺到教師教學提問的智慧,讓學困生積極參與的態度、方法和技巧值得我們每一位老師認真研習[1]。運用有效的提問策略來改善學習和思維是一種得到研究和很多美國前沿教育學者所支持的方法,美國課堂崇尚人性化,以學生為本,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但在課堂上實踐有效提問方法時會遇到各種障礙,比如教師本能的抗拒教學方法的改變,教師平時除了上課之外還要應付上級很多檢查,工作任務較重、備課時間少、激勵體制不完善等這導致真正的高效提問方式很難真正發生,實現真正的高效提問課堂需要教師們克服重重障礙努力做出改變[2]。

1.1 提問技巧在高中物理學困生教學中的應用。

一些物理老師講題的時候,一些過程自己覺得簡單,就跳到下一步[3],殊不知,由于學困生基礎知識薄弱,那些學困生已經在云里霧里了。面對學困生,教師在課堂上提問時,要符合學困生的認知特點,不能跳步。教師可以把思維鏈條長的題,分解成一個一個短的思維鏈條,讓學生更容易做出來,增加學困生自信心。在我任教的課堂上,在學習牛頓第二定律時課本上有這樣一道習題,某質量為1100kg的汽車在平直路面上行駛,當達到100km/h的速度時關閉發動機,經過70 s停下來,汽車受到的阻力是多大?重新起步加速時牽引力為2000 N,產生的加速度應為多大?假定行駛過程中汽車受到的阻力不變.

當我直接問,汽車受到的阻力是多大,學困生們會比較迷茫,當我問汽車剎車過程的加速度是多大

生答:由運動學公式,代入已知量即可求得加速度

接著,我又提問,知道了汽車的加速度,如何求汽車受到的阻力呢,此時學困生回答,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得阻力,教師又問,那你怎么知道公式中的合力F就是汽車受到的阻力,

學生答:受力分析可以得到

通過這個教學案例分析,我發現學困生面多一道物理題時,很難運用物理規律解決相應問題,也就是很難找到已知量和未知量的關系,原因是題目并不是很直接的知道已知量和未知量的關系,思維鏈條有點長,但是當我們把題目中給的物理過程分析清楚,把思維鏈條長的題分解成一個一個短的思維鏈條,找到物理過程對應的物理公式,求得所能求得的物理量,問題就會變的簡單很多。另外,還要給學困生明確物理公式的適用條件,不能亂套公式。

對于第二問 我直接提問汽車產生的加速度是多大,學生還是比較迷茫,但是當我問當汽車有牽引力時,汽車受到的合力是多大。

生答:牽引力減阻力

教師又問,此時你能求出來車的加速度了嗎?

生答可以了,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得

最后,教師讓學生自己總結本題的解題方法,讓學困生明確解題思路,加深對物理規律的理解。

從學困生回答的情況來看,只要我們物理教師引導到位,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思維方法,學困生也可以把物理學好[4]。

可是如何運用提問技巧誘導、啟發學困生學習物理非常重要。根據布魯姆的分類方法,組成認知過程維度可分為六類,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造。教師根據問題的設置,要注意開發除物理概念、公式、規律記憶之外的更高認知水平的問題,促進學生物理學科認知水平的提高。優質提問的提出,不是教師在課堂上突發出來的靈感,而是教師仔細研究學困生認知思維和學困生學習習慣之后生成的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能夠引導學困生進行更高層次的認知。

研究表明,處于所有能力水平的學生,如果給予足夠的支持和指導,都能夠在較高的水平上進行思考。關鍵是提供給學生結構化的學習機會,能夠帶領他們經歷與較高認知水平 相關的所有步驟。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優質問題的呈現,和帶領學困生思考需要思考的每個環節至關重要。優質的問題是清晰的,表述是簡明的,可以幫助學困生進行各個認知水平的思考[5]。

2.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內容介紹

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在研究狗在吃食物時消化液的流量變化時發現,還沒喂食,狗看到盆子就會分泌唾液,他及同事對這一現象感到驚奇。后來,他認真研究了這一現象,起初狗在聽到鈴鐺聲時并不分泌唾液,看到食物才會分泌唾液,但是在喂食物幾秒鐘前讓狗聽到鈴鐺響聲,反復若干次后,當不給狗喂食物,只讓狗聽到鈴鐺聲時,狗依然會分泌唾液,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條件反射。條件反射并不是天生就會的,是經過后天的學習才產生的現象。根據條件反射現象,巴甫洛夫提出了五個定律,即習得律、消退律、泛化律、分化律、高級條件作用律,筆者將以上五個定律應用在物理教學中,收到不錯效果[6]。

學困生根深蒂固的學習思維深深地影響著他們的學習效率,而著名心理學家巴甫洛夫發現并開辟了一條通往認知學的道路。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為解決學困生的學習思維提供了一個思路。學生的學習過程也是建立一個個條件反射建立的過程,如何打破原來的條件反射建構一個新的條件反射非常重要,新的條件反射一旦形成,學生新的學習思維也就形成,改變就會自然而然的發生,學困生物理學習成績也會飛快提升。在高中物理學中,由于學生受生活現象和經驗的干擾,對一些物理概念和規律產生了片面的認識,導致運用物理規律時出現錯誤,有些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后,會有意識糾正過來,而另一些學生,對自己的錯誤糾正起來相當困難,這些學生因為跳不出自己思維的限制,總是按照老方法反復出錯,最終成為學困生。要想改變學困生的物理思維現狀,教師必須下大功夫,認真研究學困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現狀,采取低起點,小步走的戰略,從最基本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抓起,課前提問,當堂批改和反饋,讓學困生有錯必糾,重復抄寫概念3-5遍,小組長檢查過關,然后物理教師給學困生講解典型例題的解題方法,并把解題方法總結成筆記,再找同類題型,讓學生把解題方法反復代入,強化,小組長檢查過關,結對幫扶,確保每個學困生掌握物理知識和方法,直至學困生形成條件反射,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物理思維方法。比如筆者在講解電路動態分析問題中,很多學生都喜歡先入為主,憑感覺,憑經驗解題,沒有固定的判斷方法或者根據串反并同的原理,忽視物理學電學中基本的物理知識和方法。為了讓學生牢固掌握物理電學知識,我先讓學生記憶電學中基本的物理知識,歐姆定律內容,串并聯電路中總電阻隨電阻變化的規律,再根據具體的典型例題給學生分析電路動態分析題目的解題方法,最基本的方法是弄清楚電路連接方式,依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E=U內+U外,一看 R總的變化,二看I總 的變化,三看U內,四看U外,五看干路上定值電阻R的電壓,六看支路上的電壓和電流變化,讓學困生把總結的解題方法記憶熟練,給小組長過關,掌握解題步驟。再找同類型的電路動態分析題讓學困生熟練掌握。通過多次這樣的練習,讓學困生明確自己解題方法的不足,讓學困生明白掌握正確解題方法的必要性,改變原來舊的思維模式,運用新的解題方法,形成新的條件反射,學習習慣和思維模式。物理題的各種題型都有相應的解題方法,需要物理教師給學困生總結,讓學困生記憶解題方法,打破舊的條件反射,反復熟練運用物理規律,形成新的條件反射,突破難關。

參考文獻:

[1] 金亞.芬蘭教育好在哪里—芬蘭課堂觀察報告.海外視野,2017(1):13.

[2] [美]Jackie Acree Walsh,Beth Dankert Sattes著.劉彥譯.優質提問教學法.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7:144-146.

[3] 楊學初.習以為常的〝跳步〞會導致思維硬傷.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6(1-2):18-20.

[4] 蔡鉗.優化提問策略 促成課堂目標.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5(8):62-63.

[5] [美]Jackie Acree Walsh,Beth Dankert Sattes著.劉彥譯.優質提問教學法.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7:40-43.

[6] 張夢瑩.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發射對外語教學的啟示.高等教育,2013.7:23.

猜你喜歡
物理思維提問技巧學困生
用愛和機智幫助學困生轉化
淺談轉化學困生的幾點體會
用愛托起明天的太陽
數學教學中加強培養學生物理思維的改革與實踐
小議如何有效培養高中學生的“物理思維”
新聞記者采訪的提問藝術
初中物理課堂提問的技巧
2014年全國新課標卷Ⅱ第25題的分析與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