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小學貧困生感恩教育的實踐研究

2020-10-23 09:16廖鮮
讀與寫·中旬刊 2020年7期
關鍵詞:感恩教育貧困生小學生

廖鮮

摘要:感恩是一種境界,是一種博愛,也是最起碼的一種人文素養。感恩是為人處世的基本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的教育要先教育學生們有感恩之情,然后才是教孩子們如何學習。作為老師從我們應該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通過感恩教育,讓學生們從小樹立識恩、知恩、感恩、報恩和施恩的良好社會風范,讓每一個孩子都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關鍵詞:小學生;貧困生;感恩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20-0262-01

實施國家義務教育,使學生在各方面才能得到充分發揮。個性的發展,個性的張揚是體現學生能力的重要手段。但現在一些小學生越來越暴露出自己的缺點:在國內,他們是"小皇帝"和"小公主"。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完全不知道父母和長輩的艱辛。在學校欺負學生,不懂得尊重老師和關心別人。在社會上,他們變得自私冷漠,這說明小學生缺乏感恩意識,不會感恩,不懂得感恩。因此,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勢在必行。

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知恩不報非君子","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都是感恩的意思。感恩也是人生的基本道德原則。在學校教育中,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基本上就是分數第一,這就使得家長和學校圍繞著分數指揮棒轉,忽視了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教"在漢語中是"孝"加"文"。據了解,"孝道"是做人的第一件事,其次是學習文化知識。孝道也是感恩的意思。我們的教育應該先從積極心理學視角下教學生感恩,然后教他們如何學習。對此,我們從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對小學貧困生感恩教育進行了實踐研究。

1.當前,兒童感恩教育的缺失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1 缺乏家庭感恩教育。父母太溺愛孩子了?,F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他們"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融化",對孩子百依百順。父母對孩子的溺愛培養了他們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我記得有一年高考的圖片作文:每次吃飯,媽媽總是給孩子吃魚肉,她總是吃魚尾。后來,母親老了,孩子也長大了,但孩子吃飯時,他還是吃魚肉,把魚尾夾放在母親面前,直截了當地說:"我小時候就知道,母親喜歡吃魚尾。"孩子們根本不理解父母的好意。相反,他們認為自己的行為是理所當然的。這是家長對孩子缺乏感恩教育的反映。

1.2 學校教育缺乏正確引導。盡管我國實施素質教育已久,但應試教育對學校和社會的影響依然根深蒂固。學校仍然重視對學生的智力教育,忽視對學生的道德教育,缺乏對孩子人格的正確引導。在孩子們心中,分數仍然至關重要。他們不感激父母和老師。一位教育家說:"孩子變得冷漠自私,這是由于家庭、學校和社會長期缺乏感恩文化所致。我們現在缺少的是感恩文化?,F在我們需要找到他們,不僅要從學前教育入手,還要通過情感心理的發展和培養,這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努力來重建良好的文化氛圍。"

1.3 社會環境對感恩教育的影響。當今社會信息、網絡信息、影視作品高度發達,社會行為良莠不齊,充斥著孩子們的耳目?,F在很多孩子不知道父母的生日,但他們知道自己崇拜的電影明星的生日、血型和愛好。他們對父母的辛勤工作一無所知。他們需要錢來吃、穿、用。他們想要昂貴的。他們總是追求奢侈。他們有強烈的虛榮心。當父母不能滿足孩子的虛榮心時,有些孩子會對父母生氣,甚至恨父母。

孩子們不懂得感恩。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教育孩子感恩是必要的。因此,在感恩教育中,一定要讓家庭、社會、學校共同努力,讓教育形成合力,讓學生知道如何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報答老師的付出和解惑之情,報答國家的育人之愛。

2.加強學生感恩教育的措施:

2.1 家庭感恩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言行深深地銘刻在孩子們的心中。孩子感恩意識的形成往往被父母的耳目所渲染。父母應該經常帶孩子去看望他們的祖父母、祖母,并用實際行動教育他們。

在家里,父母要引導孩子量力而行,適當地讓他們為父母"減負"。在父親節、母親節等節日里,我們為父母送上祝福,為他們沏茶,捶背,體驗他們的辛勤勞動。鼓勵和支持兒童向災區困難學生捐款捐物,學會關心和幫助他人。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看感恩影視作品,如《暴走媽媽》為兒子捐肝、洪戰輝感動中國人物的故事等。家庭感恩教育不是一日之功,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的日常管理應該始終堅持不懈。

2.2 學校教育中的感恩教育。感恩教育在學校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學校是感恩教育的主體地位。感恩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是人生的準則。教師要利用學校的一切資源,以多種形式開展感恩教育。

2.2.1 用例子教學生感恩。學校里有幾名貧困學生得到資助。我引導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贊助人,努力學習,關心他人,并給贊助人寫感謝信,讓他們明白感恩不遠。

2.2.2 觀看感恩節主題的影視作品。汶川地震"母救子"的震撼畫面,老師救人的感人場景,讓孩子們知道感恩是一種感謝。

2.2.3 開展以感恩為主題的班會,出版以感恩為主題的手寫報紙,演唱以感恩為主題的歌曲,講感恩故事教育孩子。

2.2.4 放假時,指導學生為各科老師制作賀卡,感謝老師的教育。例如,在教師節,我們舉行了一次以感謝師恩為主題的班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辛勤耕耘,為老師制作一張溫馨的賀卡,送上一份真摯的祝福。重陽節那天,帶領學生們到養老院為老人們打掃衛生,表演節目,讓學生學會關心和幫助他人,懂得感恩是一種責任和回報。

2.3 教育孩子感恩社會、感恩國家。在成長過程中,一些孩子孤獨、焦慮、厭學、打架等。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不懂得感恩。因此,對這類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應該使他們了解國家和社會對他們的關懷和培育。我組織學生計算每學期我們需要多少書和學校設施,告訴他們這些是國家和社會給的,是為了給我們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而建的。我們要珍惜這些來之不易的條件,努力學習,成長,為祖國和社會服務。

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拓寬學校感恩教育的范圍,使學生貼近自然、貼近社會。通過郊游、參觀植物園、動物園等,讓學生認識到自然對人類的益處和人與自然和平相處的原則,讓學生珍惜生命、欣賞自然。

總之,在感恩教育中,要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把家庭、社會、學校三者結合起來,讓教育形成合力,讓學生知道如何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報答老師的付出和解惑之情,報答國家的育人之愛。

參考文獻:

[1] 感恩的心理學研究進展[J].孫配貞,江紅艷.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4)

[2] 倫理視角下的感恩行為分析[J].馮開甫,劉利才.倫理學研究.2014(03)

[3] 感恩教育讀本[M].四川大學出版社,鄒順康,2011

[4] 感恩教育理論研究[M].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項福庫,2011

[5] 思想政治教育學前沿[M].人民出版社,張耀燦等著,2006

[6] 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陳秉公著,2006

猜你喜歡
感恩教育貧困生小學生
貧困生的隱私與尊嚴亦當細心呵護
高校貧困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對策
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學生
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在中職德育教育中的應用方法
高校貧困生感恩教育途徑探析
強化系列主題班會 促進學生人生發展
大學用話費查“裝窮”貧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資格
我是小學生
莫與貧困生“搶飯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