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邊城》中牧歌風格的研究

2020-10-26 02:30張志成
青年文學家 2020年29期
關鍵詞:邊城

摘? 要:《邊城》是沈從文的一篇具有跨時代意義的中篇小說,在1934年首次出版。主要描寫的內容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所有的故事從船家少女翠翠的純愛故事開始,作者在翠翠的情感故事當中充分融入地區的特色,以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將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充分地展現出來,此外,我們還從故事的細節當中感受到人性的善良美好與心靈的澄澈純凈。在進行作品創作的過程當中,作者充分的融入了湘西地區的各種風格,其中牧歌風格是《邊城》的主要特征,甚至我們可以認為《邊城》是牧歌式小說的代表。那么本文主要針對《邊城》牧歌風格的具體內容進行研究。

關鍵詞:《邊城》;牧歌情調;人文美

作者簡介:張志成(1982.7-),男,河南鶴壁人,碩士,焦作大學人文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文學理論與評論。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29-0-02

在眾多現代文學作品中,《邊城》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而且它的內容具有非常鮮明的特征,對我國文學史的發展具有較大的影響力。與其他類型的現代文學作品相比,《邊城》融入了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充分體現出中國的鄉土美,傳統美,以及人文美,但不管是從哪個角度分析的美,對當今社會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在21世紀,這個快節奏的快餐時代中,人們都日常生活缺乏傳統文化,并且存在人文道德觀念淡薄的情況,因此,該如何喚醒人們心中的真善美,促進人們更多的關注社會,關愛他人,傳承我國優良的傳統文化,是社會各領域較為關注的事情之一,那么本文以《邊城》作為引導,通過分析文中人文底蘊,探討《邊城》牧歌情調,從而帶動人們對我國傳統文化以及人文底蘊的研究。

1.《邊城》的牧歌情調背景

牧歌,這一詞最初出現于西方文學作品中,在中國文學作品當中出現的概率相對較少,作為一種中國文學的舶來品,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者多是使用牧歌情調的方式描述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文學作品。從創作手法的角度分析,《邊城》是以牧歌情調的方式進行寫作的,它的故事背景發生于湘西地區,與中國其他城市和地區相比,他具有的現代文明氣息相對較少,所以各行各業的人們仍然保留著純樸的作風與習慣,這種人文習俗與湘西的自然的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為《邊城》的牧歌情調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沈從文也通過運用牧歌情調的創作手法,將湘西地區人們的純樸善良,尊禮重道的人性美與人文美充分展現在讀者眼前,例如:文中的翠翠,翠翠的爺爺,二老,順順等一大批具有個性鮮明的人物都使用自己的方式,以及在自身的性格基礎上,將詳細地區的人文美展現出來,這種血濃于水的親情與男女之間單純美好的愛情都是人性美與人情美的具體展現。與其他的文學作品相比,《邊城》當中沒有權利傾野,沒有爾虞我詐,有的只是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尊重,這些溫情的內容與牧歌情調式的表現手法充分結合在一起,展現出人文美。

2.《邊城》描述的獨特的湘西

2.1獨特的形象主體

愛恨分明的主人公翠翠,主動退出愛情的天保,遠走他鄉的儺送,默默為大家付出的爺爺,這些人物形象具有非常明顯的性格特點,所以很多評論《邊城》的讀者都認為,《邊城》在刻畫人物形象方面,具有獨特的手法和意義,這是其他類型的文學作品所不具備的?!哆叧恰分饕c人物的情感作為主線,對人性進行深入的探討,從而引發讀者的深思,但是在當時,要么的思想并沒有能夠完全接受沈從文的作品,這種時代的局限性,導致很多人未能真正理解沈從文的追求,但是如今我們卻能從沈從文的筆下了解30年代詳細的風土人情,了解一個人性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詳細形象,了解人性的魅力

2.2獨特的想象功能

以古典的湘西形象作為基礎,構建具有夢幻般的湘西世界,是《邊城》的主要特點之一,因為《邊城》描寫的時代背景,故事背景和人物背景都與現代都市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在創作的過程當中,他能夠運用無邊的想象,將人物形象作為個體想象物,并且把不同的人物象構造成湘西世界的一部分。沈從文這種理想當中的追求是非常美好的,但是他描寫的世界卻難以實現,因為現實與理想之間總存在較大的差距。

2.3獨特的形象載體

《邊城》的精彩之處,不僅僅是主要的幾個角色的故事,以及他們表現出來的人格魅力,沈從文在對其他一些形象載體進行塑造時,也充分融入了湘西世界的元素,所以在《邊城》這部作品當中,形象載體具有非常明顯的特色對整個湘西世界的塑造起到重要促進作用,而且這種獨特的形象載體開創了全新的寫作途徑,將傳統文學與現代文學充分結合一起,它承載著作品當中人物的靈魂,承載著作者的思想,同時承載著人們對于未來生活的向往。

3.《邊城》的牧歌情調分析

3.1樂園式的理想化鄉土

牧歌情調其實是泛指,而不是特指,也就是說在運用物個情調進行作品創作時,對具體的地域時間沒有規定,它主要注重精神,而并非寫實。就像有經文學界對《邊城》進行評價時認為它講述的是20世紀初的詳細文化,但是在閱讀《邊城》的過程當中,我們完全找不到任何與湘西相關的描述,沈從文僅僅是在《邊城》當中寫道:一個對于詩歌圖畫稍有興味的旅客,在這小河中,在一只小船上作30天的旅行,無一處不使人神往傾心,這時讀可以按照作者的思路想象這個地區,而這個地區也會在無形當中顯現在讀者的腦海里。

3.2和諧的自然與人文環境

《邊城》中的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都是和諧相處的,生命之間,萬物之間的和諧尊重是作者想傳達的主要思想,因為每種生物都需要遵循者自身的規律成長以及發展,只有在和諧的關系中共同成長,才能建立深厚的情感基礎,例如主人公翠翠與家中大黃狗之間的情感是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翠翠在與兩兄弟之間的相處,在于爺爺之間的相處中,也充分體現出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所以這就是《邊城》中自然與人文環境的和諧特征。

3.3富于神韻的“善”的悲劇結局

之所以說《邊城》是一部具有跨時代意義的文學作品,是因為它能夠在充分展示自然健康的人生形式的同時,又回蕩著一種悲劇的旋律,但是這種悲劇的結局又體現出善良的特點。正如作者所說的一切都充滿了善良,但是到處都是不湊巧,既然是不湊巧,因之樸素的善難免產生悲劇。故事的主要內容發生在5月和6月,因為5月和6月的川湘交界在氣候方面,充分地體現出寂寥的情緒,其中,五月中旬的斜風細雨以及六月中旬下雨欲來時的悶熱,與主人公翠翠的心理變化相呼應,少女懷春的溫柔,以及受到情感折磨時的寂寥在5月和6月的氣候當中,充分地展現出來。

故事當中,每一個人物的身上都體現出善良的特點,但是這種“善”的不湊巧,與最終的挫折或毀滅盡數展現在每一個人物當中。例如:在故事的開篇,作者就交代了翠翠的背景,以及他父母的命運,翠翠的父親是茶峒軍人,母親是老船夫的獨生女,但是兩個人相愛的結晶卻沒有人們想象中的幸福與快樂,因為翠翠的父親,因為違背軍紀而服毒自殺,母親在翠翠生下后便到小溪邊飲水自盡。這種帶著毀滅的愛情,又延續到翠翠身上,因為大老和二老都愛上了翠翠,但翠翠喜歡的是二老,如果翠翠表達出他喜歡二老的心,或者兩個人都足夠勇敢,可能會有一個美好的結局,但是事實并非如此,順順派人來給大老做媒。與此同時,團總在給女兒說親時,看中的恰恰是二老。二老在夜間,為翠翠唱了一晚上的歌,但恰好翠翠睡著了,大老因為自己與弟弟爭翠翠時受到挫折,一氣之下,坐船出走,不幸死亡,二老因為哥哥的死去,又同時得不到翠翠的理解,也坐船離開。這些善良者都不湊巧,就決定了《邊城》中每一個人物的根本命運。其實沈從文描寫的每一個人物都是善良的,但是善良的本身卻含有悲劇的成分,這恰恰就是沈從文運用的技巧,因為唯有善良,人們才更加容易感受到人物身上的悲哀氣氛,這種在自然中帶著平靜的悲哀直擊人們心靈。

3.4風格獨異的鄉風鄉情

讀過《邊城》的人都能從作者的文字之間充分感受到湘西自然的美,感受到作者對湘西的喜愛,以及對人性的剖析。因為作者在進行作品創作的過程當中,不管進行景物的描寫,還是人物的描寫,亦或是文字本身都透露著質樸的氣息,以及一種如水的優美。如果在一篇文章當中,能夠充分體現出質樸的特點,那么讀者在進行作品閱讀時能具有清晰的泉水般清澈的感覺,甚至在心靈上有一種回歸大自然的親切感?!哆叧恰吩谧髌访鑼懼?,有一個較為明顯的特色,是除了在進行人物描寫以及展開主要故事敘述之外,還穿插著較多的民俗風情畫面,所以重開作品當中,我們能夠充分感受到湘西的山光水色以及民俗風情。

其實,但凡讀過沈從文作品的讀者,無不陶醉在那精致的鄉土之愛當中,因為從字里行間當中,我們就能感受到蕓蕓眾生的純樸,可愛,正直與憨厚。茶峒是一個依山傍水的小鎮,在這里人與自然息息相通,而作者在對每個人物進行描寫時,都融入了大量的風情,比如描寫小溪白塔老人翠翠以及黃狗之后,又運用了大量的文字分別從遠景,中景,近景到人物特寫,討論茶同的風土人情。讀者們可以在這種看似客觀的風俗景象當中,充分感受到作者的溫情,以及在進行作品創作時跳動著的心臟?!哆叧恰愤@本書當中,處處洋溢著牧歌氣息,牧歌情調。而且作者在進行作品構想,是將每一個人物和每一個故事都建立在人性上的基礎之上,通過結合自然環境,社會風俗等內容,充分體現出小鎮平民百姓的善良誠摯以及古樸原始的人性,在這種民風淳樸的邊地中,連妓女都那么淳厚,這里沒有狡詐,沒有欺瞞,沒有敵意,表現出來的都是平等互愛的人倫關系,就像天保和儺送兩兄弟同時愛上了翠翠,但在按照風俗進行情敵之間的決斗時,也永遠以情義為重,妥善處理三個人之間的情感。

結束語:

《邊城》是一個以田園牧歌形式進行描寫的作品,就是作者在進行作品創作的過程當中以鄉土抒情詩的方式進行抒情,充分展現傳統和鄉土的特征,以最貼切,最生動以及最概括的形式,將特定背景的民俗民情進行藝術創造。沈從文在進行《邊城》創作時,正是以這種貼切生動概括的形式,將30年代的中國湘西民俗民情凝聚了一個具有較大意義的藝術造型,又上了一個時代的人們。

參考文獻:

[1]張澤亮. 杰蘇阿爾多牧歌風格的嬗變[D]. 上海師范大學.

[2]葉婷. 克勞迪奧·蒙特威爾第牧歌初探[D]. 西北師范大學, 2019.

[3]滕虹. 論沈從文作品的地域性[D]. 湖南師范大學, 2016.

[4]李雅梅, 李長江, 張永貴. 淺析《邊城》的牧歌風格[J]. 新西部(下半月), 2017.

猜你喜歡
邊城
邊城
《邊城之材幽之地》
《邊城之隔江望秋》
孔雀真丑
《邊城游記》
不聽勸告的黃雀
不聽勸告的黃雀
由副文本窺探沈從文《邊城》的創作
極邊城暖
大庸邊城的蠻與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