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奧斯汀在《愛瑪》一書中的溫情

2020-10-26 02:30晉嘉唯
青年文學家 2020年29期
關鍵詞:愛瑪奧斯汀女性

摘? 要:作為女性文學的先驅者,簡·奧斯汀一生專注女性題材,關注女性成長,展現女性意識,讓女性文學在世界文學史占有一席之地?!稅郜敗繁徽J為是簡·奧斯汀最成熟,最完美的作品,這部作品誕生于她寫作的巔峰時期,也是其思想最成熟的階段。本文試圖從女主人公愛瑪的成長過程中,分析簡·奧斯汀在作品中投入的對女性同胞的關切。

關鍵詞:簡·奧斯汀;愛瑪;女性;成長

作者簡介:晉嘉唯(1994-),女,漢,云南昆明人,碩士研究生,陸軍邊海防學院昆明校區助教,研究方向:英語翻譯與文學、英語教學、對外漢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29--02

一、引言

維吉尼亞·伍爾夫曾在書評中表示,簡·奧斯汀的作品遠比看來的那樣更具有深刻的情感?;蛟S讀者乍看會覺得她的作品充滿了生活瑣屑,但細看之下卻打開了讀者的思維局限,用自己的閱歷和想象去彌補文字以外的世界,這無疑是文學作品的成功之處。與奧斯汀其他小說不同,《愛瑪》沒有那么多關于金錢、婚姻、地位的探討,而更像是一位貴族少女的自我覺醒和自我成長的故事。女主人公愛瑪在一次次錯誤中認清現實,認知、品格逐步成長,最終收獲了美滿的愛情。而在這一次次錯誤的試煉中,愛瑪與其他女性人物的關系和愛瑪對她們態度的轉變,則蘊含著奧斯汀對女性濃厚的關切之情。

愛瑪是海伯里村中家室最為顯赫富裕的伍德豪斯家的次女,她美麗聰明,母親早逝,姐姐出嫁,她成了家中唯一的女主人,備受父親的關注和寵愛,加之周圍人的崇拜和仰慕,因此小小年紀的她有些自以為是的任性和驕縱,理想化地認為她可以支配他人的人生。她主動擔任了孤女哈麗特的保護人,一心想為她尋個好姻緣,因此自作主張地為哈麗特導演了一次次的單戀戲,每次都以失戀和失敗而告終。愛瑪也因為這一次次的錯誤教訓,而漸漸成長成熟起來,改變了自以為是的理想性,成為了真正的名門閨秀。

二、愛瑪成長的第一階段——為哈麗特做媒失敗

哈麗特美麗善良,天真可愛,性格溫順。她跟其他人一樣,仰慕甚至崇拜著愛瑪。因此當她真心喜歡而同時也真心愛她的佃戶羅伯特·馬丁向她求婚時,她聽從了愛瑪的意見,因為馬丁身份卑微低下而拒絕了他的求婚。反之,愛瑪極力慫恿她去追求青年紳士埃爾頓,并想方設法撮合二人,當愛瑪讓哈麗特相信她是愛著埃爾頓的時候,劇情發生了巨大的反轉,埃爾頓并沒有按照兩人的計劃向哈麗特求婚,卻出人意料地向愛瑪這個“媒婆”告白了。這讓愛瑪羞憤不已,同時她認清了埃爾頓的真實面目。他的勢利讓他根本不會選擇哈麗特這種身世不明的人做妻子。

這一階段讓愛瑪發現了自己的理想主義傾向,雖然并不徹底。她認識到自己看人不準的錯誤,并下定決心要幫哈麗特重新物色一個好丈夫??此剖菒郜數淖晕页砷L歷程,實則融入了作者細膩的情感。奧斯汀將自己對女性的關切投射到愛瑪這個角色身上,從她對孤女哈麗特的關愛中讀者可以發現,奧斯汀期盼所有女性都能找到一個好的歸宿,不論她的出身如何,奧斯汀就像愛瑪一樣心存期望地去幫助其他女孩找到幸福。

三、愛瑪成長的第二階段——為哈麗特做媒再次失敗

這一次愛瑪為哈麗特選中的是常年在外的青年弗蘭克,他是紳士韋斯頓前妻所生的兒子。愛瑪試圖撮合二人,卻不知道弗蘭克早已與海伯里村沒落家族貝茨小姐的外甥女簡·費爾法克斯私定了婚約。這讓愛瑪大失所望,而費爾法克斯的出現也將眾人的目光從愛瑪身上轉移到了,愛瑪作為海伯里村一直以來的中心人物感覺受到了威脅,并將心中的不滿發泄在了貝茨小姐身上。在郊游中,愛瑪出言不遜,當著眾人的面指出貝茨小姐讓人厭煩的地方,深深傷害了貝茨小姐的自尊心,她因為家道中落而過著貧苦的生活,一直未嫁。而愛瑪的行為也遭到了老友奈特利的訓斥,這讓愛瑪感到痛苦難堪,懊悔不已。多次登門拜訪貝茨小姐,請求得到她的原諒。

在這一階段,愛瑪先是因為做媒再次失敗而開始更深刻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思想,決定暫緩為哈麗特尋找真愛的計劃,她認識到自己或許看人的眼光沒有自認為的那么準確,她開始發現自己自命不凡和自以為是的缺點,經過了兩次重大的失敗,她受到了教訓。這種自我懷疑是她停止自以為是的必要前提,也是她獲得成長的關鍵。接著愛瑪自以為是的影響力也因為簡·費爾法克斯的出現受到了挑戰,簡的存在讓她明白自己并不是唯一受到關注的人。人的成長中必不可少的關鍵因素就在于承認自己是個普通人,愛瑪在這之前從來沒有把自己當成一個普通人,她相信自己有著超越他人的洞察力,知覺,以及他人所沒有的財富和地位。在失敗中,愛瑪漸漸意識到自己并無特別過人之處,而他人與自己認為的差距甚遠,對他人的認識遠遠不夠。因為做媒再次失敗加之對簡·費爾法克斯的不滿情緒,愛瑪對貝茨小姐出言不遜,讓貝茨小姐的自尊心深受傷害。在奈特利的斥責下,愛瑪第一次因為自己的言行傷害了他人而感到痛苦,這是愛瑪成長中的關鍵一步。她開始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而不是像以前一樣,永遠只會站在自己的角度,從不關心他人的感受。

在這一階段,奧斯汀以一種巧妙的方式表達了對女性的關注,她通過塑造貝茨小姐這個貧苦單身的女性角色,表達出她對家境貧苦女性的關愛,通過讓筆下人物奈特利斥責愛瑪,讓她一次又一次地登門拜訪以尋求貝茨的寬恕,奧斯汀實則是在告訴讀者,任何一個女性,無論高低貴賤,抑或是貧富美丑,都值得被尊重,被關愛。任何一個女性,都有權利活出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在別人異樣的眼光下生活,筆者認為這便是貝茨小姐這個角色的意義所在。

四、第三階段——認識自己的真心

經過一系列的失敗和教訓,愛瑪已經有所成長,而高潮部分也接踵而來。因為奈特利對佃戶馬丁的重用和賞識,以及對哈麗特的關照,吸引了哈麗特的注意。哈麗特告訴愛瑪,自己心有所屬,那個人就是奈特利。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一般把愛瑪從夢中震醒,原來自己一直深愛著奈特利。做慣了媒人的愛瑪,終于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的感情;始終向外獲得關注的她,開始向內認識自己。原來一個人的頭銜、家世、財富和地位都不是最重要的婚姻標準,喜歡和愛才是關鍵。愛瑪回想起兩次失敗的做媒經歷,都是只關注了對方的外在物質條件,從未關心過他們到底是什么樣的人,又喜歡什么樣的人。

愛瑪開始站在一個全新的高度看待周圍的人和自己,她意識到她連自己的真實內心都不了解,卻總是想安排支配他人的生活。她愛奈特利,不是因為他的身份和財產,而是因為他的內在,他的品格。過去她的勢利心,影響了哈麗特面對自己的真心,讓哈麗特錯過了自己真心喜歡的人,也差一點釀成了她與奈特利之間的悲劇。所以這一次愛瑪勇敢地面對自己的真心,與奈特利幸福相擁。愛瑪的成長讓哈麗特也醒悟過來,過去總是聽從愛瑪錯誤的引導,沒有主見沒有自我思考的哈麗特,終于明白自己對馬丁的愛,挽回了馬丁并答應了馬丁的求婚。

奧斯汀并不是想要簡單地構造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在愛瑪第三階段的成長中,她徹底擺脫了過去自命不凡又幼稚片面的自己,不僅獲得了幸福,也為哈麗特帶來了幸福。這個結局意義重大,奧斯汀對女性的關切不僅僅是希望她們有個好的歸宿,她認為只有覺醒的女性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而覺醒的力量也足以讓其他女性獲得幸福。愛瑪完成了意識的覺醒,從一個自高自大任性傷人的大小姐變成了聰明勇敢又通透理性的新女性。

五、結語

愛瑪這個角色真實、豐富而令人感動,她的背后是奧斯汀對女性深厚感情的流露。這種關切之情不是理想化的浪漫主義,而是非?,F實的一種考驗和歷練。奧斯汀讓筆下的女主人公暴露自己的缺點,犯錯,并受到懲罰;與此同時,她又滿懷溫情地描述愛瑪內心的波瀾起伏和成長醒悟過程。奧斯汀也是溫情的,她會盡力讓筆下的女性角色都獲得幸福,哪怕是最起碼的尊重,這是她對女性的美好祝愿和期盼,她將自己的關切之情,融入到每一部作品中,激勵著女性讀者,去尋求屬于自己的幸福。

參考文獻:

[1]瑪麗·伊格爾頓.女權主義文學理論[M].長沙 :湖南文藝出版社, 1989.

[2]簡·奧斯汀. 愛瑪[M].孫致禮,譯.上海:譯林出版社,2001.

[3]芮渝萍. 英國小說中的成長主題[J].寧波大學學報, 2004.

[4]武月明, 傅俊 . 愛瑪的成長道路——評簡·奧斯汀的小說《愛瑪》[J].山東外語教學,1991, (03).

猜你喜歡
愛瑪奧斯汀女性
節選自簡·奧斯汀的Pride and Prejudice
愛瑪
包法利夫人的悲劇命運解讀
保險起見
兩百年后,依然奧斯汀
簡·奧斯汀,為什么兩百年后我們依然愛她
論女性的可持續發展
從服裝史的角度研究《唐頓莊園》中的女性服飾
奧斯汀小說中的多角戀與反諷
《愛瑪》書中的完美配偶形象
——奈特利先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