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文帝黃初年號內涵考

2020-10-26 02:28張彥群
神州·中旬刊 2020年10期

摘要:為了進一步探討年號的深刻內涵,文章運用分析綜合的方法,對魏文帝黃初年號進行了系統考察,發現“黃初”這一年號作為魏代漢的第一個年號,具有獨特內涵,一是反映各割據勢力以土德自居的“代漢”心理,并以五德終始說來作為曹丕代漢而立的正統性與合法性的證據;二是與當時社會黃老之學的復興息息相關;三是體現了曹丕繼承曹操登極的野心與一統天下的志向。

關鍵詞:年號;黃初;黃老之學;五德終始說

年號是用以紀年的名號,《三國志》記載主要是“章述德美,昭若祥異;或彌災厭難,計功稱伐”。開始用年號紀年是在漢武帝時期?!缎⑽浔炯o第十二》載“[正義]孝景以前即位,以一二數年至其終。武帝即位,初有年號,改元以建元為始?!?,唐代顏師古注曰:“自古帝王未有年號,始起于此?!痹诖艘郧笆菦]有建元名目,僅曰某帝幾年而已?;实鄹哪晏?,稱為“改元”,一般改元有兩種情況:其一,新皇帝即位,其二皇帝統治期間更改年號。而更改年號的原因,唐凌在《歷史年代學》舉出“因政局變動而改元、因制度而改元、因軍事勝利而改元、因災異祥瑞而改元、因祭祀或宗教活動而改元”等五種情況。也就是說,年號的更改并不是隨便之舉,因為年號不僅僅反映當時的政治局勢,同樣也是皇帝權力的象征。因此,要弄清一個年號真正的內涵,不只是對于它的時間,還要結合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來考察年號的內涵,以及所反映出來的帝王心態等相關問題。本文將對“黃初”這一年號的內涵作具體的探討。

一、年號的確立

公元220年曹丕代漢稱帝,建都洛陽,國號魏,改號黃初。公元226年五月病死。曹丕在位七年,期間只用了黃初這一年號,明帝是年即位后繼續沿用,直到第二年春,才改黃初為太和。對于黃初年號由來的記載,史書大同小異?!度龂尽の簳の牡奂o》:“庚午,王升壇即阼,百官陪位。事訖,降壇,視燎成禮而反。改延康為黃初,大赦?!睍x·常璩《華陽國志》卷第六“冬,魏王丕即皇帝位,改元黃初,漢獻帝遜位為山陽公”。南北朝·酈道元《水經注》卷二十二也記載曰:“<魏書>國志曰:‘文帝以漢獻帝延康元年行至曲蠡,登壇受禪,于是地壇受,改元黃初元年?!蹦媳背ど蚣s《宋書》卷二十七志第十七:“《易運期》又曰:“鬼在山,禾女運,王天下?!庇谑俏和跏軡h禪,柴于繁陽,有黃鳥銜丹書集于尚書臺,于是改元為黃初”。

這些材料分別記錄了曹丕受禪的具體情況、具體地點以及更改年號的表面原因。但是對于“黃初”這一年號的具體內涵并沒有任何直接的闡釋。

二、黃初年號的具體內涵考

(一)試圖申明受禪的合法性與正統性

曹丕的皇帝之位不是繼承曹操的,而是漢獻帝禪讓給他的。我們只有了解這一前提,才能更加深入地去探討“黃初”的內涵所在。首先我們要了解曹丕所生活的時代社會狀況。東漢末年,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大動亂的年代,先后經歷了黃巾起義,軍閥割據等將近二十年的動亂,北方廣大地區遭受了極其嚴重的破壞,人口大量減少。人民大量死亡與流徙,田地完全荒廢,長安舊京“數百里中無煙火”。京城洛陽,則“街陌荒蕪、荊棘叢生”。

其次,曹氏集團凌駕皇權。漢獻帝即位后,屢次遭到權臣挾持。雖然被曹操迎至許都,但曹操迎接漢獻帝都許后,建立霸府,利用他的司空府、丞相府、魏公魏王府作為統治機構來進行統治,《后漢書》記載“自帝都許后,守位而已,宿衛兵侍,莫非曹氏黨舊姻戚”,曹操的霸府政策,為曹丕權力繼續凌駕皇權奠定基礎。另外,從曹操與曹丕兩個時期,大臣對于二人登位表現不同。曹操稱王時候,受到荀彧、孔融為代表的士人的反對。荀彧認為曹操“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根據《三國志·魏志·文帝紀》記錄,曹丕時期,早在漢獻帝宣布禪位之前,已有五批共二十余名文武大員上表勸進了。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禪讓成了必然之事。曹丕也清楚,受禪必須要找到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戰國后期,齊人鄒衍在五行說的基礎上發展出五德終始說?!妒酚洝むu衍傳》曰:“稱引天地剖判以來,五德轉移,治各有宜而符應若茲……作《主運》”。又《文選·魏都賦》注引《七略》曰:“鄒子有<始終>、<五德>,從所不勝。土德后木德繼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王莽篡漢,自居土德,但東漢建立后,“始正火德”,故東漢是為火德。漢末動亂,各地起義、割據無不以其為理論根據,總要和土、黃、黃龍等扯上關系。如黃巾軍打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旗號。當時的孫權也自認為得土德,改元黃武,之后稱帝,改元黃龍。曹丕稱帝后,許靖等上書劉備說:“間黃龍見武陽赤水,九日乃去……大王當龍升,登帝位也?!倍P于曹丕的黃龍出現的記載也是理所當然的。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死,曹丕嗣位魏王,改年號為延康?!度龂尽の牡奂o》載:“初,漢熹平五年,黃龍見譙”。由此可見,在群雄割據的三國,以土德相關的黃色、黃龍成為建立政權合法性的一種迷信化的手段,也成為各割據政權建國的開國年號。

(二)繼承曹操的夙愿

建安十五年,曹操曾經發表了《讓縣自明本志令》,言說自己曾想“歸鄉里,與譙東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讀書,冬春射獵,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絕賓客往來之望?!焙髞韰④娮隽说滠娦N?,想“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將軍,然后題墓道言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現在“身為宰相,人臣之貴已極,意望已過矣?!痹谶@道令中是曹操自己志向的自白。而在其臨死前幾個月,孫權來信,勸其做皇帝,其親信夏侯惇也認為曹操“十分天下而有其九”,曹操此時的回答是:“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意思就是說,即使做皇帝的時機成熟了,自己也不去做,而讓自己的后輩去做。曹操于建安二十五年的正月病死,是年十月,曹丕代漢稱帝,改元黃初?!冻鯇W記》記載:黃離元吉。離注曰:離,南方之卦。離為火,土托位焉;土色黃,火之子。喻子有明德,能附麗于其父之道,順成其業,故吉也。因此,曹丕的黃初年號之中還含有繼承曹操抱負的內涵。

曹操一生征戰,“御軍三十余年”,其志向是想統一天下,可惜此舉尚未完成就死了。曹丕繼承父志,在位期間,三次大規模攻擊東吳。延康元年六月,治兵東郊,庚午日南征。出征前,度支中郎將霍性反對出兵,建議“大王且當委重本朝而守其雌,抗威虎臥,功業可成”,要固守魏,不宜出兵征伐?;粜砸虼巳桥茇Ф粴?,可見曹丕其統一欲望之強烈。之后不久,孫權遣使奉獻,蜀將孟達率眾投降,曹丕以為能夠不戰而使外敵歸順,黃初三年,孫權反叛,曹魏兵分三路征討東吳,孫權臨江據守;黃初五年八月,曹丕親率水軍伐吳,恰逢江水上漲,曹丕望江興嘆,無功而還。

(三)黃老學說的外化

中國思想文化從漢代經學向魏晉玄學轉化過程中的漢魏之際,黃老思想占據了主導的位置。尤其是關于國家起源的學說,來自于黃老道家的歷史哲學。儒家“天命觀”的衰落,導致對于皇權存在根源的重新思考,而思想家們認為皇權是人類爭斗逐步升級過程中自發產生的,《呂氏春秋》記載“天子之立也出于君,君之立也出于長,長之立也出于爭”所以,英明的統治者應該要因勢利導,正如司馬談《論六家要旨》所言:“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

這種政治哲學在此時的表現則是對于“圣人”學說的表述。應玚認為“圣人河德天地,稟氣淳靈,仰觀象于玄表,俯察式于群行,窮神知化,萬國是經,故否泰易趨,道無攸一,二政代序,有文有質”,“圣人不違時而循跡,賢者不背俗而遺功”,這些都是對于那些具有無為無不為特點的圣人的推崇,實際上也是對于無為無不為思想的推崇。而曹丕更是如此。曹丕個性愛慕自由豁達,故而,他做了皇帝,很羨慕漢文帝時代的道家政治,《三國志》記載“常嘉漢文帝之為君,寬仁玄默,務欲以德化民,有賢圣之風”。針對有些文學諸儒認為賈誼的治國才能勝過漢文帝,曹丕撰寫《太宗論》盛贊其“無為”政策:“尉陀稱帝。孝文撫以恩德。吳王不朝。賜之幾杖以撫其意。而天下賴安。乃宏三章之教。愷悌之化。欲使曩時累息之民。得闊步高談。無危懼之心?!睆牟茇У恼尾呗陨蟻碇v,同樣體現其黃老學說的治國方針。曹丕對于他父親那種嚴刑重法的政策并不滿意。接連地下了各種有助于休養生息的詔書。如《息兵詔》、《輕刑詔》、《禁復仇詔》等,這些與曹丕人生經歷無不相關,曹丕生活在混戰年代,目睹了戰爭帶給人們的慘狀,故而對于戰爭所帶來的嚴重后果不得不警惕。

由此可以看出,改元黃初,反映了當時黃老之說在當時社會的復興,并且是對于曹丕的政治思想形成強有力的影響的結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黃初年號的內涵是曹丕試圖用五德始終說來裝飾其受禪虛偽性的體現,證明其用迷信的手段來獲取建國的正統性,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漢末各割據勢力試圖脫漢自立的獨立潮流。這一年號的提出在黃老之學復興的社會思潮背景下,年號的內涵無不受到影響,正好切合了時代文化發展的潮流,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魏文帝的治國方略,這完全體現在他統治期間實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上。另外,從私人感情上講,黃初年號也暗含著曹丕對曹操抱負野心的繼承,曹丕受禪的一系列政治基礎是曹操多年奠定下來的,因此,順其父之事業也成了黃初年號的重要內涵之一。

參考文獻:

[1]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M].中華書局,2011年

[2]北宋·王欽若.冊府元龜[M]“帝王部”第一冊.中華書局.1960年

[3]唐凌著.歷代年代學[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年

[4]李崇智編.中國歷代年號考[M].中華書局.1981年

[5]陶棟編.歷代建元考[M].中華書局.1941年

[6]楊權.光武帝‘始正火德正解[J].中山大學學報.2006(1)

作者簡介:張彥群(1990-)男,河南駐馬店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漢語語法,古代文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