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內鏡術后采用鼻噴激素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效果探析

2020-10-26 02:20覃雄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20年5期
關鍵詞:慢性鼻竇炎鼻息肉

覃雄

【摘要】目的:探究在鼻內鏡術后對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使用鼻噴激素進行治療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在2018年9月-2019年12月間接受100例患者進行研究,隨機分為人數相同的兩組,對照組使用鼻內鏡進行治療,實驗組在鼻內鏡術后使用鼻噴激素。通過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判斷鼻內鏡術后采用鼻噴激素進行治療的效果。結果:實驗組治療有效率為96%,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78%,實驗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鼻噴激素治療效果較好,P<0.05。結論:對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實施鼻內鏡手術后,可以使用鼻噴激素進行后續治療,能夠提高治療效果,降低復發率,可借鑒。

【關鍵詞】鼻內鏡術后;鼻噴激素;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效果探析

【中圖分類號】R765.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5-0093-01

慢性鼻竇炎是一種常見的炎癥性疾病,是由于鼻竇出現慢性化膿癥狀所引起的,主要表現為嗅覺功能下降、鼻內分泌物增加、鼻塞等[1]。慢性鼻竇炎會影響患者的呼吸功能和日常生活,嚴重時甚至會導致顱腦、肺部或者其他眼部疾病,使患者出現視力下降的問題[2]。慢性鼻竇炎的病程持續時間較長,并且容易在外界因素的影響下出現復發的問題,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必須要根據患者的病情發展情況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提高慢性鼻竇炎的治療效果,降低復發幾率。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內鏡治療的方法開始廣泛應用于慢性鼻竇炎的治療過程中,但是在這種治療方法下仍然有復發的狀況。為了避免病情復發,臨床治療過程中開始在鼻內鏡手術后對患者使用鼻噴激素,以此來降低慢性鼻竇炎的復發幾率。本文將我院在2018年9月-2019年12月間接受的慢性鼻竇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鼻內鏡術后對患者實施鼻噴激素的治療效果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患者基線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8年9月-2019年12月間接受100例患者進行研究,隨機分為人數相同的兩組,對照組使用鼻內鏡進行治療,實驗組在鼻內鏡術后使用鼻噴激素。實驗組有23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齡位于23歲到6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0.12±3.98)歲。對照組有31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齡位于25歲到68之間,平均年齡為(39.64±4.23)歲。通過對兩組患者基本資料進行比較,P>0.05,可以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鼻內鏡治療。常規術前準備,術后實施抗感染治療,維持患者體內水電解質的平衡,給予常規藥物護理和心理護理。利用息肉鉗以及鼻部動力系統對患者對患者實施鼻內鏡鼻竇手術,去除患者鼻內的息肉。手術后在患者鼻腔內塞入膨脹海綿,維持48h,膨脹海綿取出后使用麻黃素滴鼻液,并監督患者及時換藥。

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使用鼻噴激素。鼻噴激素每天使用1次,1次2噴,使用時間需要持續3個月。

1.3 觀察指標

通過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判斷鼻內鏡術后采用鼻噴激素進行治療的效果。治療效果分為治愈、有效和無效,將治愈和有效作為判斷治療有效的指標。治愈:慢性鼻竇炎的癥狀完全消失,竇腔黏膜呈現上皮化的狀態,竇口屬于正常開放的狀態,且鼻內沒有出現膿性分泌物。有效:慢性鼻竇炎的癥狀有所好轉,竇腔內出現少量膿性分泌物,部分黏膜出現水腫的癥狀。無效:慢性鼻竇炎的癥狀沒有好轉,不符合治愈和有效的標準。

1.4 統計學

實驗指標使用統計學SPSS23.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使用(x±s)進行表示,用T值進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數表示,并用x2檢驗,當P<0.05時代表兩組數據之間有明顯差距,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50例患者中,42例患者痊愈,6例患者治療有效,2例患者治療無效,實驗組總治療有效率為96%;對照組50例患者中,20例患者痊愈,19例患者治療有效,11例患者治療無效,對照組總治療有效率為78%。經統計學處理,x2=14.3236,P=0.0002,P<0.05,實驗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3 討論

慢性鼻竇炎的發病群體覆蓋范圍較廣,特別是年齡過小或者過大的免疫力低下群體更容易患病。慢性鼻竇炎會使患者多膿涕、鼻塞、呼吸障礙、頭痛、嗅覺障礙、牙痛等癥狀,少數患者的眼部甚至全身都會受到影響,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3-4]。目前鼻內鏡的技術也在不斷的更新,在臨床上有著廣泛的應用,可以保護患者的鼻腔內部結構,緩解鼻塞的癥狀,同時也不會破壞患者的鼻腔形態。鼻內鏡在治療慢性鼻竇炎中的應用效果較好,但是仍然會出現病情復發的狀況,降低了患者的治療信心,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復。國內學者提出在手術之后使用鼻噴激素進行治療,通過實驗研究數據可以看到鼻噴激素確實提高了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鼻噴激素可以起到抗炎的效果,減少患者在手術之后鼻黏膜出現炎癥的幾率,減輕了患者血管的通透性,具有極高的臨床擁有價值。因此利用鼻內鏡和鼻噴激素進行聯合治療,能夠提高慢性鼻竇炎治療的有效率,降低患者的疾病復發率,給廣大慢性鼻竇炎患者帶來了福音[5]。實驗結果表明,實驗組治療有效率為96%,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78%,實驗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鼻噴激素治療效果較好,P<0.05。

總而言之,對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實施鼻內鏡手術后,可以使用鼻噴激素進行后續治療,能夠提高治療效果,降低復發率,可借鑒。

參考文獻

[1] 王颋.術后激素治療對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鼻內鏡術治療效果的影響[J].醫療裝備,2019, 32(18):136-137.

[2] 鄧文嫻,劉元獻,翁鐫凌,蔣凡,黃廉鑫.中醫辨證施治聯合鼻噴糖皮質激素治療慢性鼻——鼻竇炎伴鼻息肉的臨床觀察[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36(09):1320-1325.

[3] 赫英威.鼻內鏡術后采用鼻噴激素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臨床效果觀察[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03):7.

[4] 董曉鳴.手術聯合鼻噴激素治療鼻竇炎鼻息肉的臨床效果觀察[J].河南醫學研究,2018,27 (13):2373-2374.

[5] 盧家奉.鼻內鏡術后采用鼻噴激素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臨床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32):79.

猜你喜歡
慢性鼻竇炎鼻息肉
鼻內鏡手術聯合藥物治療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的臨床療效
鼻內鏡手術聯合藥物治療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的療效分析
分析慢性鼻竇炎合并鼻息肉患者在鼻內鏡術后局部采用糖皮質激素的治療價值
鼻內鏡手術治療老年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療效及安全性探討
鼻息肉到底是怎么回事
謹防鼻息肉術后復發
鼻內鏡下同期行鼻中隔矯正術與鼻竇開放術治療慢性鼻竇炎的臨床效果分析
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治療過程中的護理配合
短期布地奈德混懸液經鼻霧化治療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的療效觀察
慢性鼻竇炎患者手術前后黏膜的結構及功能變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