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課內外閱讀銜接的有效策略

2020-10-26 06:45王蘭平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20年22期
關鍵詞:課內外閱讀有效策略小學生

王蘭平

摘?要: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完整的書。課內得法,課外延伸,做好小學生課內外閱讀的銜接極為重要,可以多方面、多渠道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主題閱讀,提高品位;類文閱讀,學法遷;特色閱讀,提高能力;自主閱讀,包羅萬象等都是課內外銜接的有效策略,能夠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真正把教師的教讀、學生的自讀,以及課外導讀,三者結合起來構成完整的課內外銜接的閱讀體系。

關鍵詞:小學生?課內外閱讀?有效策略

“大語文”時代的到來,給我們的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勢在必行。部編版教材呈現的趨勢是在課堂上循序漸進,有梯度地指導學生閱讀的方法,培養閱讀的能力,為學生搭建支架。學習方法可在課堂習得,能力的培養就要憑借大量的閱讀?!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完整的書??梢娮龊谜n內外閱讀的銜接極為重要,可以從多方面、多渠道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

一、主題閱讀,提高品位

圍繞一個主題引導學生開展閱讀活動,學生閱讀的實效性更高。因此可以在課內學習方法,在課外閱讀中鞏固和實踐閱讀方法,使自身學習能力得以培養,形成系統的、高層次的閱讀品位。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是小說單元 ,我圍繞主題組織學生進行閱讀。閱讀課內文章時,教師注意指導學生從抓住環境描寫、小說的情節、注意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理解人物的形象。為了調動學生讀小說的興趣,遷移學法,提供實際操作的平臺,我拓展了幾個精彩的片段,如高爾基《童年》中,阿廖沙與祖母的一段對話,通過師生互讀,生生互讀,再談自己讀后的體會,極大地調動了學生讀書的興趣。以此為切入點,我安排學生走進“快樂讀書吧”,讀有關成長的小說《童年》《小英雄雨來》《愛的教育》等。讀整本書,學生可能比較吃力,尤其像《童年》人物眾多,為此我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引導學生關注主要人物,理清人物關系,抓住主要事件閱讀整本書。隨著閱讀的深入,學生能夠繪制出人物關系圖,品讀印象深刻的情節。

對于整本書的閱讀,教師一定要有指導,有安排,有交流,有分享。利用課前三分鐘,我讓學生分享自己最近讀書時印象深刻的地方,并談談自己的感受,在分享交流中加深了對人物形象的把握。這樣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鍛煉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如語言的理解與積累、思維的發展等這些語文核心素養都得到訓練,又提高了學生的閱讀品位。

二、類文閱讀,學法遷移

課內閱讀要為課外閱讀提供方法,提供服務,搭建平臺。類文閱讀可以很好地滲透這一理念。教師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興趣,授予學習此類文本的方法,學生閱讀類似文本,閱讀效率明顯提高,能力得以長足發展。

以六年級語文上冊《宇宙生命之謎》為例。這是一篇科普說明文。這一課的任務引導學生借助學過的說明文的方法理解文章,同時引導學生學習根據閱讀目的,選擇恰當的閱讀方法。這些閱讀方法有瀏覽課文,找到與閱讀目的相關的段落,再仔細閱讀,標注批畫。標注批畫的句子,可以是關鍵詞句,可以提取關鍵信息,有些還需要課外查找資料加以印證等。緊緊憑借這些指導,學生還不能很好地掌握有目的的閱讀方法,為此要加大閱讀量,提供類文加以鞏固。我找到《色彩是健康的魔術師》《在互聯網上做什么》等類文,以文本的形式發給學生,并且有相應的閱讀目的,要求學生運用學到的方法讀懂課文,解決問題。

三、特色閱讀,提高能力

在指導學生課內與課外銜接中,有一類閱讀是極為獨特的。部編版教材特設“習作單元”,這個單元有“精讀課文”“交流平臺”“習作例文”“習作實戰”。在閱讀、交流、分析例文、讀寫練習中,學生讀寫結合,綜合表達能力有所提升。課堂40分鐘是極為有限的,教師對學生作文的講評的面不會很廣,展示的優秀習作也是有限的,學生之間的修改參與面不廣,修改的時間也是有限的。為此,我們利用信息技術,如云校家的App的平臺,學生把自己的習作拍照或者以電子版的形式發送到班級圈中,同學之間可以相互品讀,學生可以以文字的形式,也可以發語音,進行討論交流,大大提高了評改面,參與面。同學們在交流中鍛煉了表達能力,也鍛煉了口語交際能力。班級圈中還可以推送別人的類似的好文章,既可以欣賞本班同學的佳作,也能欣賞他人的佳作,學生的語言就會更豐富,思維會更開闊。寫起作文來有了源頭活水,何樂而不為。

四、自主閱讀,包羅萬象

語文閱讀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發生,學生依據自己的喜好,讀不同類型的書籍,包羅萬象:可以是小說、散文、歷史故事、科學知識等。教師除了尊重孩子的閱讀興趣,還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在這個階段,尋找興趣點尤為重要,教師要設身處地為孩子考慮,設想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讀這本書,他的興奮點可能在哪里?可以通過設計導讀問題的方式激發孩子的興趣。教師在平時要有意識地依據所學課文加以引導,例如,學習《草蟲的村落》時,可以推薦學生讀法布爾的《昆蟲記》、喬治·塞爾登的《時代廣場的蟋蟀》等。閱讀不僅要有教師的推薦與指導,更要讓學生學會智慧的分享。我們常利用晨讀、經典誦讀的時間安排學生上臺展示交流,培養他們面對面交流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以上策略是我在實踐中的嘗試,做好小學生課內外閱讀銜接的有效策略還有很多,需要我們積極探索。部編版教材課內閱讀篇幅減少,課外閱讀衍生閱讀的數量大大增加。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銜接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途徑,注重銜接的有效策略,如虎添翼,為學生能力的提升創設了有力平臺。教師要會用、善用策略,既保證課外閱讀落到實處,又拓展學生閱讀的時間空間。既要發揮課堂交流展示的平臺,也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與網絡提供的超越時空的閱讀、表達、交流的空間,真正把教師的教讀、學生的自讀,以及課外導讀,結合起來構成完整的課內外銜接的閱讀體系。

參考文獻:

[1].宋永忠.在孩子心田播下閱讀的種子[J].小學教學研究教研版,2018(6):10.

猜你喜歡
課內外閱讀有效策略小學生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
淺談農村小學課內外結合促進學生的閱讀興趣
淺析初中地理課堂合作小組創建的有效策略
小學語文教學激發文本閱讀興趣的有效策略
構建職校高效語文課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開展幼兒游戲課程教學的策略探究
我是小學生
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的銜接
書海無涯“讀”作舟
非常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