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對文化產業的應用型管理人才培養的思考

2020-10-26 06:56朱英誠
卷宗 2020年21期
關鍵詞:文化產業人才培養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從我國制定的文化產業發展目標以及居民對文化產品的需求看,對管理型人才尤其是應用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文化產業應用型管理人才是具有突出實際操作能力以及先進文化觀念的復合型人才。如此文化產業的應用型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愈加重要。本文主要對文化產業中應用型管理人才的培養進行了分析,以期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文化產業;應用型管理;人才培養

文化是一種歷史發展現象,也是歷史發展的表現。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與人們精神層次上需求的不斷提高,文化不僅要滿足人們的這些需求,同時也成為能夠創造更多物質財富的商品,并逐漸成為一種產業。文化產業的產生與發展催生了應用型管理人才的需求。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教育基地,培養符合社會文化發展的應用型管理人才,是其目前面臨的重要課題。

1 文化產業應用型管理人才的內涵及特征

1.1 文化產業應用型管理人才內涵

文化產業的應用型管理人才指的是,在生產經營文化商品及服務為主要業務的文化企業中,根據外部環境和企業本身的內在情況,對企業的經濟活動進行組織、策劃、控制等,將文化的價值轉變成商業輸出價值,并能為企業創造一定社會利潤的應用型人才。

1.2 文化產業應用型管理人才的特征

應具有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文化產業應用型管理人才主要體現在理論聯系實際和創新的能力上。在這里最重要就是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理論指導實際有利于企業工作效率的提升,如果一直停留在表面而沒有實際應用,那么也只是紙上談兵。另一個重要的就是創新能力,市場經濟的變化時隨時的,所以面臨的問題和環境也是復雜的,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創新工作方法,這也要求了應用型管理人員在豐富經驗的基礎上,還要有創新精神。

文化產業的應用型管理人才應是外向型人才。首先就要求應用型人才的外語交流能力的熟練度。然后是要在經濟管理上了解國外的經濟文化體制,要具有國際化的洞察力,熟悉他國文化市場的運行規律,然后將我國的文化產品順利輸進國外,為企業為國家創造更多的經濟利潤。

應用型人才應是具有完整知識結構的復合型人才。1)具備經濟學基礎。文化產業是藝術與經濟相結合的學科,將文化產品商品化,并投放在市場上,產生經濟效益,這要求管理人才必須具有扎實的經濟學基礎。熟悉市場經濟的運作規律,才能企業發展創造更過價值。2)具備管理學知識。文化產業培養應用管理人才,最重要的就是對文化產業進行系統的管理,所以相關人才不僅要掌握經濟學基礎,更要掌握管理學的相關知識。

2 文化產業應用型管理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2.1 是文化體制改革和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需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文化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文化產業政策體系也日益健全。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對于擴大就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重要的作用。同時,應用型文化產業管理人才的培養,有利于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提升中華文化的凝聚力和軟實力,有利于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更有利我國文化產業“走出去”,抵御外來文化的侵蝕,保障國家文化安全。

2.2 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文化產業屬于密集型產業,它的發展離不開大量專業的人才和具有文化經營管理能力的人才。所以,各層次文化管理人才的培養,能有效推動文化產業的穩定發展,也能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從而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和發展。尤其是我國各地相繼出臺了扶持文化產業的相關政策和發展規劃,文化市場日益成為全社會的重點關注,大量高素質、懂管理的人才需求量急劇增加。

3 應用管理人才在文化產業中的培養分析

3.1 以行業的實際需求為導向,設計應用型管理人才的培養目標

文化產業應用型管理人才的培養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確定人才培養目標。高??茖W合理地設計人才培養目標,對于明確教育方向,建立相關教學制度、內容和方法,以及組織和管理教育活動起著決定性的指導作用。辦學條件的不同,也就決定了不同層次類型高校專業人才培養規格的差異性。

文化管理專業在課程設置以及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根據文化產業市場的實際情況,必須與社會經濟的發展方向、發展水平一致,緊跟文化產業藝術發展的最新趨勢,以行業為指導方向。不斷研究文化市場就業情況以及生源情況,使得應用型文化管理專業人才的定位、招生規模都能與市場規律相符合。

3.2 科學地設置文化產業教學課程體系

根據文化產業應用管理人才設置的培養目標,其課程體系總體可分為三個方面:1)文化基礎課程與文化素養類課程,這主要培養學生的文化品德,促使其形成深厚的文化素養。2)管理類的課程設置,這是為了讓學生更多地掌握文化產業經營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理論,從而培養從事文化產業營銷、經營和管理等工作培養綜合能力。3)經濟類課程,主要讓學生認識文化產業的經濟學屬性,掌握基本經濟學理論和方法,熟悉文化產業運作的過程和規律。除此之外還要注意 這些課程的交叉滲透,加強這些知識之間的銜接和結合,形成完整的文化產業應用型管理人才的課程體系。

3.3 強化實踐教學,提升學生的文化產業專業競爭力

實踐性和應用性是文化產業應用型管理人才最鮮明的特點。所以,應用型管理人才的培養必須要以學生成長為主,科學合理地安排學生的專業實踐教學活動。全面了解市場對于這個專業人才的需求動態,加強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的結合。

實踐性教學環節的課程構建,既要追求教學質量,又要保證有足夠的實踐教學實踐,同時實踐性教學也必須要貫穿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教學群過程。加強校內外實習基地的建設,開展橫向聯系,與各個企事業單位聯合辦學,建立聯合教學體系。此外,策劃、組織各種教學實踐活動,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增強學生文化產業的市場競爭力。

3.4 重視文化產業應用型管理人才師資隊伍的建設

建立一個專業的高素質的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師資隊伍,是實現應用型管理人才目標的重要手段。同時也要求教師要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的經驗。目前,部分院校的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教師基本是從相近專業轉過來的,實際的理論水品不是很高,文化產業專業的知識結構相對不合理,缺乏專業知識背景。所以,推進教師的專業化轉型,建設高素質的專業教師隊伍迫在眉睫。一方面,要對現有教師進行專業培訓,有計劃地利用業余時間進行在職培訓,讓教師深入相關企業進行專業鍛煉;引進專業骨干和學術領頭人,發揮高層次人才的引領作用,提高專業科研水平。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各個院系的專業優勢,實現專業資源共享。同時主動與校外專家學者進行聯系,邀請其到校參與專業教學、科研和文化產業專業學科的建設工作。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加強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學生的應用性和實踐性能力,需要各個教學工作者進行不斷談過與實踐,積極轉變教學觀念。目前我國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仍處于探索階段,高校要根據文化產業應用型管理專業的市場實際需求,創設符合市場規律的課程,不斷積累和總結經驗,以培養出社會和企業真正需要的實踐能力和應用性強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王乃考.應用型本科文化產業管理人才的培養機制[J].青年記者,2017(29):107-109.

[2]黃荊晶.應用型人才培養視閾下“文化產業概論”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7(09):248-249.

[3]鄭小紅,李運國.文化產業管理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方案——以四川文化藝術學院為例[J].文化學刊,2015(05):139-141.

[4]李梅.城鎮化背景下高校文化產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山東女子學院學報,2014(06):84-86.

作者簡介

朱英誠(1992-),男,漢族,河南禹州人,研究生,河南師范大學新聯學院,研究方向:文化產業管理。

猜你喜歡
文化產業人才培養
速錄專業 “三個一” 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對文化產業創新模式的分析:以傳媒類文化產業為例
文化產業
關于文化產業發展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