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環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創新對策研究

2020-10-26 06:56何懿
卷宗 2020年21期
關鍵詞:網絡環境思政教育高校

何懿

摘 要:在新時代發展的大背景之下,對高校的具體發展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盡管各大高校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都面臨著比較巨大的挑戰,但是從長遠的發展角度來觀察,其面臨著非常多的發展機遇。本篇文章主要對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創新工作的開展作一下簡單的研究,比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希望可以給大家帶去一些啟發。

關鍵詞:網絡環境,高校,思政教育

1 前言

近些年以來,互聯網環境發生了非常巨大的變化,高校學生對知識的渴求變得非常大,因此互聯網對他們的成長來講可以產生很大的影響。在高校思政教育的過程當中,輔導員不僅需要對戰略創新以及突破進行重視,還需要深刻的理解網絡環境的具體特征,只有這樣才可以提出具備針對性的戰略建議。

2 具體的影響

2.1 帶來機遇

一方面,互聯網可以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內容?;ヂ摼W屬于一種新型的通信媒體,具備的特點,信息量比較大,時空的限制比較小以及信息更新非常迅速等,和之前傳統的媒體難以相提并論。它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非常多的信息資源,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內容變得更加的豐富化。另一方面,該網絡可以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教學方法進行更正。之前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都會采用老師講述的模式進行教學,這種“填塞”式的單向灌輸非常的難以使得學生的積極性以及主觀能動性得到激發。但是利用網絡可以把教學變得更加的生動化,可以通過文字,動畫,聲音以及圖像等方式進行教學,這樣會使得教學方法辦的更加的直觀化以及生動化,無疑當中使得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得到增強,進一步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1]。

2.2 面臨的挑戰

互聯網屬于一把雙刃劍。在發展的過程中給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帶來了一些機遇,但是同樣也帶來了一些比較嚴峻的挑戰。首先,互聯網會對高校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損害:一方面,非常多高校學生沉迷在互聯網當中,長時間的玩游戲,缺乏相應的運動,造成身體比較衰弱,視力模糊不清,食欲不振,晝夜節律紊亂,失眠以及非常多其他的一些不良生理反應等。另一方面,互聯網上包含著非常多的垃圾郵件,會非常的容易吸引那些自我控制能力弱以及好奇心強的高校學生,這樣非常容易引起道德意識薄弱以及對與錯觀念模糊的問題,嚴重的損害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其次,互聯網可以腐蝕高校學生的道德素質。網絡具備匿名性以及隱蔽性的特點這樣就會給高校學生提供了一個比較隱蔽的環境。其可以在互聯網上扮演與自身完全相反的角色,會放棄道德約束,做任何想做的一些事情,甚至會大肆的進行宣泄。隨著時間的發展,大學生在道德素質方面被嚴重的削弱?;ヂ摼W非常容易造成大學生之間人際關系出現冷漠的情況,互聯網改變了之前人際交流的方式,逐漸的發展為人與機器之間的通信。高校學生沉迷于在線聊天以及在線游戲,這樣能就會進一步造成人際的關系冷漠[2]。

3 具體的措施

3.1 完善網絡媒體

隨著高科技的迅速發展,網絡社會的到來屬于一種非常重要的發展趨勢。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一定要勇于迎接這一機遇,進一步的完善高校思政教育的具體網絡媒體,從而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之下發展比較高效的思政教育。第一,可以加強高校校園的相關網絡建設,校園網可以促進學生以及教師獲得更多的知識,并促進高校思政教育突破時空的具體限制。與此同時,在高校校園網的幫助之下,課題建立關于學生的管理制度,積極的傳播高校思政教育的具體內容,擴大之前思政教育的宣傳渠道。第二,屬于師生創建網絡的一種交流平臺,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之下,不僅可以在課堂上展示師生之間的交流,而且還可以可利用電子優勢以及博客消息,保障師生之間可以完成比較平等的互動,進一步促進師生之間的共同發展。最后,在高校思政教育的過程當中需要融入互聯網,這樣就可以使得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進一步擴大,增強學習的具體渠道。學習熱情提高了,那么思政教育的效率自然也會得到提高。

3.2 更新具體的教育理念

在這個發展階段,互聯網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高校思政教育的內容以及方法上面。換句話來講,它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互聯網的影響。當前,互聯網已經逐漸的成為高校學生學習以及生活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高校在進行思政教育工作時一定要重視互聯網。為了進一步促進思政教育的發展,高校已經逐漸的發展成為網絡環境之下實施思政教育的一個重要場所。而且,網絡技術在高校的思政教育當中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同時其具有比較重要的作用?;ヂ摼W不僅可以為高校學生創造比較廣闊的學習以及交流環境,而且還可以使得高校的思政教育觀念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互聯網在高校思政教育當中的具體價值,同時要把互聯網當作媒介,進一步的推動思政教育改革[3]。

3.3 完善思政教育的具體環境

網絡技術為高校學生創造了一個可以免費的言論環境,但是高校學生明辨是非的水平比較有限。由于互聯網上存在一些極端信息,這樣會不同程度的影響高校學生的具體思政教育,因此在網絡下實施比較良好的思政教育環境是非常必要的。中央政府部門要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以更好的規范人類網上行為,以免在互聯網環境當中出現一些不良的言論。要不斷地加強對網絡信息的具體監控,防止不良數據的出現以及傳播。需要加快實名制的步伐,這樣也可以對高校學生的互聯網上行為進行規范。除此之外,要把高校思政教育知識更好的引入到互聯網實例當中,逐漸的影響高校學生的具體網絡行為。在對互聯網思政教育工作進行完善的過程中,一定要在執法機構的基礎之上,加強對網絡背景的具體監控[4]。

4 結束語

總之,信息時代的迅速發展使得網絡更快的融入到了生活的各個層面。利用互聯網,當代教育也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但是網絡環境畢竟屬于一把雙刃劍,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做好迎戰的準備,只有這樣才可以為新時期高校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提供相應的保證。

參考文獻

[1]褚志遠.網絡環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創新對策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8):260-260.

[2]閆曉靜,寧建榮,賈耀忠,etal.論網絡環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創新[J].中國報業(4x):32-33.

[3]龍黃珠.基于網絡環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創新探討[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6).

[4]王自尋.網絡環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創新探討[J].亞太教育,2015(24):104-104.

猜你喜歡
網絡環境思政教育高校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論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
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討
網絡環境下的大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淺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網絡環境下的商務英語課程資源庫的建設研究
網絡視域下初中作文教學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