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朗讀訓練

2020-10-26 02:28劉哲
神州·中旬刊 2020年10期
關鍵詞:朗讀訓練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劉哲

摘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需要語文教師強化對小學生的朗讀訓練。既要有效激發小學生朗讀興趣,又要正確傳授朗讀規律和朗讀技巧,還要強化對小學生朗讀的指導,讓小學生從小學階段,就養成愛好朗讀習慣,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朗讀訓練

新課程改革當中的新課標明確要求,語文教學需要強化學生的朗讀與默讀。讀是學習語文知識的根本,也是學習語文知識的一個重要方法,需要學生具備一定讀的能力。小學語文教學同樣要強化對小學生朗讀能力的訓練與培養,用以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綜合能力。

一、有效激發小學生朗讀興趣

培養小學生朗讀興趣是小學生喜歡朗讀的動力,想要小學生喜歡朗讀,必先培養他們喜歡朗讀興趣。培養小學生朗讀興趣有多種。通過教學實踐,語文教師可以用聽講的方式,激發小學生朗讀興趣。語文教師可以利用課前或課余時間,多給小學生講述優秀詩文、優秀作品時代背景、優秀作者創作作品故事或優秀文章創作特點等等,并還要講得有聲有色和惟妙惟肖,以此引發小學生欲讀文章的欲望。

可以用復述課文形式,激發小學生朗讀興趣。語文教師要求學生復述課文內容,必要時小學生先去朗讀課文。但語文教師需要小學生在復述課文內容過程中,要體現一種邏輯條理性,并將課文內容復述清楚。在這樣的要求下,小學生只有去認真朗讀課文,以此催生小學生朗讀興趣。

可以運用泛讀形式,激發小學生朗讀興趣。泛讀是語文教師的泛讀,它需要語文教師必須講究泛讀課文的質量,既要充滿泛讀情感,又要語言抑揚頓挫,還要圖紙清晰,更要惟妙惟肖,為小學生做好泛讀示范,促使小學生也要像語文老師那樣,朗讀課文,從而激發小學生朗讀興趣。

二、正確傳授朗讀規律和朗讀技巧

朗讀既有規律,也有技巧,只有掌握了朗讀規律和技巧,才能將書讀“活”,將書讀到引人入勝之境。小學生的朗讀規律和技巧畢竟有限,他們需要語文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與傳授。

語文教師指導與傳授朗讀規律與技巧,需要注意對重音的朗讀。在指導中,要讓小學生知道心理重音、邏輯重音、語法重音和普通重音。語文教師可以通過一定“仿讀”或比較讀等方法,讓小學生學會對句子中的各種重音出現的表現進行恰當處理。

注意朗讀的合理停頓。語句中的標點符號,是停頓的提示。但這種提示,僅是對朗讀句子的停頓提示,并非是對句子表達情感的停頓提示,所以,需要指導小學生學會句子的合理停頓,達到句停情連之效。

注意朗讀語調的運用。朗讀需要抑揚頓挫,讓語調根據內容進行高低、強弱與快慢交替,并需要結合標點符號提示,注意問號、感嘆號和省略號等句子朗讀的特殊語調,且力爭讀出這幾種標點符號所暗示的情感。

注意朗讀語速的掌控。朗讀語速,與文章體裁有關,也與朗讀內容相關。對于那些表達緊急、興奮、愉快或熱烈場面的內容,朗讀的語速一般要快些,對于那些表達莊重、沉重或平靜等場面的內容,一般朗讀語速要相對慢些。這就需要語文教師根據朗讀內容,指導小學生在朗讀語速上,做到疾徐有致和快慢得體,體現朗讀質量。

三、強化對小學生朗讀的指導

(一)特別注重朗讀的語速與語調

小學生的朗讀,是在語文教師指導下的朗讀,也是一種理解性的朗讀。朗讀最忌諱稀里糊涂的朗讀。所以,語文教師需要強化對小學生朗讀的指導,在朗讀指導中,既要指導小學生朗讀的方法,又要指導小學生的朗讀技巧,讓小學生真正做到會讀。比如,語文教師在指導小學生朗讀《燕子》這篇文章時,就可以指導小學生進行這樣的朗讀。朗讀全句,注意朗讀節奏: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舒展開黃眉綠眼的/柔柳。強化朗讀指導,這句語言,是在描寫燕子的歸來,給春天帶來了無限的生趣,重點描寫一種動態美。在朗讀這句話時,要注意語速和語調,尤其注意朗讀描寫靜態美時的語速與語調,讓小學生讀出句子所要表達的那種靜態美。

(二)把握好朗讀的層次

對小學生進行朗讀訓練,需要體現一種循序漸進,從易到難,進行逐步提高,指導小學生學會把握朗讀層次。

初讀是為了感知文章的大致內容。在初讀時,可以讓小學生進行自由朗讀,將生詞或生詞加以熟悉,分清文章段落層次,理解文章大意,為正確朗讀和通順朗讀奠定基礎。

細讀是在初讀基礎上,抓住重點語句,進行反復誦讀,并在誦讀中,深刻體會和理解文章內容以及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比如,在讀《豐碑》里的前兩句話時,對“將軍愣住了,久久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濕潤了”這句的朗讀,需要抓住將軍在神態上的變化,并且緊密聯系上下文,讓小學生做細細地品讀,以反復誦讀的方式,去體會和理解一位負責管理部隊物資的軍需處長,他寧可自己活活被凍死在雪地里,也要盡職盡責的崇高精神。

精讀是要讀好文章中那些描寫意境最優美和最語言生動,體現情感最豐富的內容,并通過精讀,實現品讀和品味,理解這些內容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比如,語文教師在指導讀《白楊》這篇文章時,就需要人小學生抓住描寫白楊特色的內容,將白楊所能象征的“適應性強”、“能夠抵御自然災害”和“高大挺秀”等特點,朗讀出來。朗讀的方式,既可以是齊讀,也可以是指名讀,還可以是自由讀,并人小學生反復朗讀,體會作者對白楊的贊美情懷,用以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熟讀是在前面幾個層次朗讀的前提下,讓小學生全面理解了文章的內容以后,再次要求小學生進行反復朗讀,達成“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之效,將文章中形象的描寫與生動的語言,融為一體,讓小學生通過這樣的朗讀,牢牢加深他們對朗讀過文章的記憶。

結語

朗讀是學習語文知識的一種主要學習活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需要語文教師強化對小學生的朗讀訓練。讓小學生進行朗讀訓練,需要給小學生創設一定朗讀時間,并對小學生朗讀進行精心指導,在培養小學生愛好朗讀習慣中,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能力。

參考文獻:

[1]羅紹榮.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朗讀訓練[J].讀天下(綜合),2018(7).

[2]陳利娥.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朗讀訓練[J].讀與寫,2017(6).

[3]蘭絲路.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朗讀訓練[J].讀與寫:上,下旬,2016(5).

猜你喜歡
朗讀訓練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