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圈層認知:亞洲電影的紅海、藍海與黃海圈

2020-10-28 06:48
藝術評論 2020年6期
關鍵詞:圈層紅海藍海

周 星 雷 雷

【內容提要】對于亞洲電影整體性認知需要從三個圈層來細致劃分,占據市場主導位置的紅海圈層是大華語電影,黃海圈層是日本、韓國與印度電影,藍海圈層則包括土耳其、以色列、印度尼西亞、伊朗等眾多國家與地區的電影。分析其圈層等階的市場與文化特點及其差異性,探究各自的優勢和有待整合的可能,有助于放眼長遠,對亞洲電影形成整體認識。

一、圈層:基本概念的出發點

無論就亞洲經濟之于世界的重要地位,還是亞洲電影票房占據世界第一的格局(根據美國電影學會公布的數據,2018年“亞太地區的票房較2017年增長了5%,達到了167億美元”[1]。),都促使我們尋找新的觀察亞洲電影整體及其相互關系的角度,而對于亞洲電影發展的區劃和關系認識也就促生了關于“圈層”的分析。亞洲電影“圈層”的界域和差異性分析,對于巨大的亞洲電影市場環境而言,可以使其界域更為清晰,也可辨析及區分其發展的新坐標,從而在聚合視野下,獲得對亞洲電影整體上的新鮮認識。

事物都具有某種圈層關系,構成聯系角度圈層的有幾種存在:一種是文化概念上的聯系,一種是地緣關系上的聯系,還有相關的宗教或是民族的聯系,等等。而構成對比角度圈層的則包括亞洲與其他洲際,或者“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及亞洲重要的電影生產地區與好萊塢等地區的對應、交叉關系圈層的存在。此外,在世界電影的總體格局中,還包括電影市場的比重與大小等相對的圈層關系??梢哉f,“圈層”的劃分和比較判斷,是為了通過更為寬闊的視野和觀念來看清亞洲電影的發展前景,從而透視亞洲電影新的發展格局與進程。

本文希望能夠在相對寬闊的視野中,對蓬勃發展的亞洲電影市場的差異、區分以及不同地域之間的相互關聯進行探討,以求促進亞洲電影的積極發展。從地域角度來看,亞洲因其地理屬性,自然和美洲、非洲以及歐洲等地構成相當明顯的差異性,而就洲際概念而言,亞洲電影和其他地域也都形成了相互之間的差異關系。例如,亞洲電影總體上受到由古及今的儒家文化影響,并漸次向外擴展出多種文化,構成了亞洲電影圈層的不同結構,也形成了國與國之間比較大的差異。

從亞洲電影的圈層認知來看,日本、韓國、越南、新加坡等地的電影,明顯受到了中國古代儒家文化的影響,有著比較相近的文化關聯,而以此向外拓展,亞洲的其他國家與地區則與儒家文化影響下的這一電影圈層有著更為明顯的文化差異。因此,在我們看待亞洲電影的時候,固然可以以國別的差異來進行劃分,因為這樣的劃分更加簡明扼要、簡潔明了,但如果能將亞洲電影的差異性劃分放置于不同的文化屬性之中,進行文化層面上的相互比照與分析,則能更好地展現其優長與短板。

事實上,無論是遠古時代文化的相近性,還是現在的電影文化逐漸在交流與頻繁合作制作之中,形成了或多或少的聯系,這些都值得我們放置在整個亞洲電影的范疇之中來推演判斷。觀照的研究必定要做,如何進行則遭遇亞洲電影差異性難題,顯然有千絲萬縷聯系的意識值得研究。2005年一本叫《藍海戰略》的書出現打破了傳統競爭說[2],提出與其流連于紅海的競爭之中,不如贏得明天,因此不能靠與對手競爭,而是要開創“藍?!?,即蘊含龐大需求的新市場空間以走上增長之路。從企業管理理論借用來的紅海戰略和藍海戰略概念,考量電影不同區劃中,占據不同位置而采取不同競爭策略的把控,論說彼此之間差異與機會的不同。一般以紅海戰略和藍海戰略區分,在于前者占據優勢區域而競爭激烈、后者有待開發潛力無限等。紅海戰略是針對其競爭激烈,并且有相當大的利益沖突的地區,但因為畢竟是一個具備占據優勢的地域而難以被取代侵擾;而藍海戰略,指似乎不在中心卻有廣泛的地域有待開發的地區。借用到亞洲電影的圈層,則進一步加入引申出一個黃海戰略來比照。顯然這里只是借用其來指稱亞洲電影格局。亞洲電影的紅海顯然是創作華語電影的中國,包括香港、臺灣等地區在內;次于紅海界域的是黃海圈層,包括日本、韓國、印度電影,具有一定穩固的地盤和體量;藍海則泛指相對電影市場還有待開放拓展的其他亞洲地區。探究不同圈層電影的特色和發展長短處,設想相互之間影響與拓展的可能性,對于亞洲電影的更長遠認識具有積極意義。

二、亞洲電影的紅海:中國電影長短

當站在全球電影角度探究中國電影的時候,需要看到其周邊最靠近的亞洲地區的電影格局。亞洲地區的電影發展取決于紅海的華語電影,也需要兼顧其他界域。站在亞洲電影發展的角度來看待中國電影,和立足于中國電影發展的角度來看待亞洲電影,就有更為擴大的視野。不同區域呈現出差異中的聯系,同時,不同地域劃分的電影自身的長短處,也能更明晰地看清彼此之間的相互呼應和聯系。

紅海區當然是華語電影,即中國電影,包括港臺的電影,無疑在世界電影格局中舉足輕重。紅海區是世界第二大市場:票房接近90億美元,逼近110億美元的北美市場并拉開第三大市場很遠。紅海區域的中國電影的發展前景和弱項在哪里?站在競爭市場角度探究,中國電影的最大強項是自身占據國內市場,以及中國電影在市場化進程中與人民群眾對于中國電影,特別是民族文化主流價值觀的認同感加強。2019年“全國票房前10名的影片中有8部為國產影片,票房過10億元的15部影片中有10部為國產影片”[3]。無疑中國電影已經對外克服了恐懼好萊塢電影,對內更挖掘出對于本土電影的文化價值觀的信任。所以,如何提高中國電影本身的主流價值觀文化認同感,如何在吸納基礎上更強悍和強有力地發展中國電影,是最重要的任務。在市場的發展和藝術文化的發展之間取得怎樣的平衡,越來越成為中國電影發展重要關切的因素。從不同的環境來看,我們經歷過借鑒、抗拒、類型化發展民族文化、和主流價值觀最大限度認同的不同階段。此時,站在立足點上把守精神,中國電影依存于自身的市場,強化形成越來越豐厚的可以和世界人民,特別是亞洲人民共享的電影,就絕不能丟掉自身優長去屈就它域的功利性,也不能不延伸形成我們自己的精神價值觀的感染力和藝術文化的感染力兩者結合的中國電影。

但在華語電影的范疇之中,紅海優勢卻顯然也有它的短板。以既往傳統為基礎的吸納港臺的資金創作隊伍和經驗,已經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但是無論是香港特區還是臺灣地區的電影還不能完全融入紅海,一是臺灣和香港電影總票房徘徊在6億美元左右,各自進入全球前20,但體量不足以匯流成為對大華語電影市場超百億美元的支持;二是差異性不能忽視。如何做好香港電影和臺灣電影更大限度的交流和突破,改變各自相對獨立的發展,需要假以時日。在紅海中的“中國電影”構成中,更凸顯出不同的市場的取舍和文化差異性,用什么方式能夠更大地彌合裂痕需要注意。截至2019年8月臺灣電影市場票房前20名的電影竟然沒有華語電影,而香港電影市場前10名中只有墊底2位是華語電影的《廉政風云》《掃毒2》。很顯然,中國電影的紅海是以內地電影為主,香港電影市場顯然疏離,在內地獲得認同的電影卻不能在香港的市場上得到更好的反應,香港電影對于內地電影的影響也越來越減弱。臺灣電影本應該成為文化的一種維系紐帶,但是從近年金馬獎等的情況來看,這確實也需要我們有效努力。從和臺灣電影的相互聯系、精神文化的影響等方面,能找到什么樣的路徑緊緊抓住相互之間的聯系,也是需要探尋的問題。和香港電影物質上、人員上的交流的吸引力,與如何讓香港人在精神感知和心理上逐漸接受內地品牌的電影,也不能不是努力的方向。

也許可以說中國電影身處紅海之中,卻存在上述港臺的藍海有待融入。認知紅海戰略之中的中國電影還有不能無視的問題,是海外拓展的缺憾。一方面中國電影自身市場已經獲得國人擁戴,但另一方面這一紅海還沒有世界市場更大紅海的大競爭力。2019年全球電影票房前20中,華語電影只有四席,《哪吒之魔童降世》,全球總票房為7億美元;《流浪地球》,票房為6.9億美元;《我和我的祖國》總票房為4.3億美元;《中國機長》是4.1億美元。而其實這里大部分依靠的還是中國票倉,基本由國內市場消化,在國外的票房只占總票房的零頭。結論是中國紅海電影市場之大,卻依然稱不上世界電影的紅海。放眼世界電影市場則更值得深思:“2019年北美票房中,亞洲電影第一名是印度,共計6000多萬美元,日本列第二,韓國第三,2000多萬票房中《寄生蟲》貢獻很大。中國僅排列第四,票房只有500多萬美元,這已是近年中國電影表現亮眼的一年,貢獻票房的主要是在北美的華人?!盵4]

三、亞洲電影的黃海:日本、韓國與印度電影特性

當我們把日本、韓國、印度等地區的電影視為黃海,是因為三國是除了中國電影外的亞洲市場第二到第四名,三國電影都基本穩定而在亞洲電影中名列前茅,基本穩定在各自的15—20億美元左右的市場[5]。它們都試圖實現各自有獨立的電影體系,有穩定的電影生產,對于亞洲電影整體發展而言也需要更多的聚焦會合,才能形成代表亞洲電影重要因素的電影景觀。

日本電影一直穩定在20億美元左右的票房。其保持著自己的民族特色,有穩固的藝術追求,很早就以自己堅實的民族特色和藝術文化而贏得了世界的尊重。始終不急不躁,并沒有更多去獲取急功近利的世界關注,卻穩固地生產立足自己國度與文化所需要的電影、滿足于自身的電影市場文化品質所要求的創作。在一種相對穩定而不近功利的背景下,既不急躁地模仿好萊塢的快節奏,又穩定把持民族文化的內涵,而延續成為一種沉穩安詳、靜態舒展的具有日本文化感染力的成色。日本電影沒有大起大伏,卻為世界電影生產出包括動畫片在內的重要風景。從亞洲電影的角度來看,其穩穩地占據著亞洲電影的重要位置而不祈求追風趕潮,也自然具有世界電影相比拼的特色。這足以給中國電影一種啟發,就是電影成為文化,和國家文化整體相匹配的一種影像文化氣質,獲得的是整個民族文化本身的觀賞者,和電影文化自身的穩定凸顯。包括動畫片特長等人們所接受的因素構成了日本電影文化影響力與召喚力的重要部分。堅持本體,捍衛文化,不急不躁保持住自己最重要的成色,這一點也是其作為世界電影的第三而不同于好萊塢,卻和亞洲的文化整體氛圍相切近的一種電影文化存在。

韓國電影是另外一番景觀。其國家所處的環境是南北對峙,以及和日本之間歷史上的糾葛,韓國電影以另外一種方式頑強地體現著自己的民族文化的特色,主動吸納好萊塢電影技術并且試圖突破自己國度的限制,在世界電影上牢牢占據自己進取的電影風格。韓國電影和堅持文化傳統和日本不一樣,內容既包括對于歷史經歷的堅持呈現,更有對現實秩序形成的揭露性和創造性地表現,以及對好萊塢電影的技術手法的借鑒,而形成了一種技能技巧和藝術表現都風格獨具的電影文化。和韓國電影人對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相一致的電影創造性,使之在亞洲電影范疇之中贏得很大的受眾群。韓國電影帶著一種躁動不安而不斷變化的形態、對于現實秩序大膽而犀利揭示。電影創作者呈現出自己獨特的個人風格。所以,在亞洲電影視域,韓國電影絕對不可缺少,在世界電影格局中也始終受到更多關注。2020年《寄生蟲》斬獲4項奧斯卡獎;第70屆柏林電影節韓國洪尚秀獲得銀熊導演獎,對于中國電影而言更有刺激性。參照韓日電影不同的發展路徑,反觀中國電影自身,如何借鑒擇取優長,正好是對于文化傳統可以多樣性尋求路徑的參照。在文化表現和藝術進步上,中國電影需要看到,不是單一的羨慕或者簡單的仿造,而是特色堅持和文化堅守。此外,中韓電影在合作打造上彼此似乎都有一種動力,但是在合拍片上,以往更多體現出一種急于相互滲透和相互盈利的狀態,始終不能很好地實現既定目標。事實是,如果沒有一個自主強悍的文化堅守,又離開本身文化含量和生存國度的特色,急功近利反而不能夠奏效,并且不能夠長遠地獲得成功。

在亞洲電影的黃海之中,印度電影也是別具一格的存在。其自身的多元化和多制片廠制度、多語言的體制等構成了一個差異而相互支撐和相互影響的國度電影特色。但顯然印度有共同的一種電影形態表現,包括和巴基斯坦電影的一些形態的相近性,包括世界最大電影產量和最多的下沉受眾群作為支撐,以及較為普及的英語優勢,很好地吸納好萊塢電影的一些特色而與民族電影的傳統相互結合。所以一旦突破國界就凸顯出它自身的一種獨特性和對西方世界的影響力?!?019年北美票房中,亞洲電影第一名是印度,共計6000多萬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印度電影也因其對現實議題的反映而備受關注?!盵6]的確印度的許多影片都讓人驚訝于其針對現實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化挖掘和改造的信心,對于現實弊端的揭示,又用自身的文化影響和傳播力構成了印度電影獨特的存在。其特色對中國電影的啟示在于,印度電影本身的傳統不是一味地模仿,而是安于本土,無論是創作多樣性還是以低票價滿足大眾需求的堅定性,同時在保持自己多樣的民族特性的時候,依靠什么東西來堅實地體現印度文化和印度現實表現之間的平衡。由此,反過來要更多地看到中國電影自身作為紅海的電影呈現,在什么地方可以更多地拓展,以及怎樣才能慢慢地實現走出去而擴大世界影響。如果看不到這一點,中國電影就難免會和世界電影的交流失之交臂。

亞洲電影的前四名構建的紅海市場龐大、黃海市場穩定,同時基本處在世界電影市場的2—5名的事實,值得綜合看待。當我們探討亞洲電影中的紅海,是確認紅海決定整個亞洲電影在世界電影格局中的重要位置,進一步拓展趨勢必然影響亞洲電影整體格局,中國電影本身存在特色以及進一步發展中的短板改變,更擴大著紅海所占據的絕對優勢,以及亞洲電影特色中所把持的地位。引領性從長遠來看代表著亞洲電影整體所占據的文化特色和在世界電影中的推動力。紅海舉足輕重,其升降的市場規模對于亞洲電影延及世界電影有巨大的影響。實際上在整個亞洲電影的格局中,也牽扯和影響著黃海、藍海的向心和聚合力。無論就亞洲電影概念的成立還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電影的可行性,都缺少不了紅海所啟示和值守的定力。

同樣,當我們談論黃海區劃的時候,確認實際上這一圈層也成為亞洲電影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數量而言和紅海有約一半的差別,且多年基本穩定。雖還難相提并論,但是就世界電影中的格局影響力,和構成亞洲電影重要因素而言,它必不可少且舉足輕重,如果黃海有更好的增長余地則更有利于亞洲電影的影響力擴大。而重要的是,增強紅海與黃海圈層的亞洲電影更多地交融借鑒,發揮各自所長而彼此推動合作,不僅有參照、聚合和借鑒的意義,同時也可為藍海區劃電影指引標桿,為更好地發展更多形態的亞洲電影提供可借鑒的因素。無論從制度的角度還是市場的規模、人口的意義而言,藍海區劃的電影借鑒黃海區劃也可能來得更切實際。因為從民族特色的堅守,從和好萊塢電影相互抗衡與借鑒,黃海圈層電影對藍海圈層更具有借鑒和影響力。

四、亞洲電影的藍海:伊朗、印度尼西亞、土耳其、泰國等地的發展前景

藍海是指亞洲其他國家星羅棋布的各式各樣的電影,因為相比而言,這些國家電影市場并不大,但不同的國家自有特色也形成了有待可能的發展,而且有可能影響到亞洲電影在世界電影中所占的比重。粗略考察2017年到2018年市場,印度尼西亞年市場票房最大,約每年4億美元,土耳其約3—4億美元,阿聯酋約3億美元,馬來西亞也有3億美元,以色列1.6億美元左右,泰國1.4億美元左右,菲律賓約在幾千萬人民幣的票房,伊朗約千萬美元左右票房等[7]。這些國家電影不時閃現在國際電影節獎項,包括2000年伊朗的《生命的圓圈》獲得金獅獎,1995年越南的《三輪車夫》獲得金獅獎,2016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是菲律賓的《離開的女人》,2011年金熊獎是伊朗的《一次別離》,2010年土耳其的《蜜蜂》獲得金熊獎,2019年獲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的是以色列電影《同義詞》,2014年戛納金棕櫚獎是土耳其的《冬眠》,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2019年獲得戛納電影節評審團獎,1997年伊朗阿巴斯的《櫻桃的滋味》獲得金棕櫚獎,泰國電影《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獲得2010年金棕櫚大獎(最新的是70屆柏林電影節伊朗和德國、捷克聯合制作的《無邪》摘得金熊獎,韓國洪尚秀獲得銀熊導演獎)等等。

顯然,相比黃海圈層,藍海一樣也有更多民族化和地域性的多樣特征,但藍海圈層的電影更小巧玲瓏而不拘一格,比如伊朗電影市場總量不大且未必開放,但獨特性的創作被世界電影視為不拘一格的神秘所在,是質樸本真卻始終具有藝術感染力的獨特地域。還有人口眾多卻電影產量和影響力還不顯著的、不大不小的電影市場如印度尼西亞電影,其擁有眾多人口,所代表的電影有可能在將來會有更大的電影產量、更多的電影市場和受眾需要,并且有可能會形成獨特的電影景觀的一類代表。土耳其電影也是藍海中相對重要的電影,2019年《復仇者聯盟4》曾經舉世稱霸,有過統計的世界各國年度冠軍基本都是《復仇者聯盟4》,但只有亞洲4個國家以本土電影奪冠,除了中日韓外,土耳其的《有組織的工作》是第四個以本土電影奪得國家市場冠軍的。這里的啟示意義值得思考。藍海圈層還有一類電影,數量并不高但是也以獨有特色而時有影響,比如泰國電影、越南電影等,它們都曾經一度以自己獨特的電影創造獲得世界電影節的關注并享譽一時。當年越南電影以陳英雄為代表的電影人,泰國電影以阿彼察邦為代表的電影人,以及包括泰國的廣告影像所代表的超越于他們市場的更大影響力,都引人注目。此外,在藍海中還有更多的電影,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柬埔寨以及一些中亞地區的電影,也有可能在生產、發展以及市場的構成上逐漸從較弱到有增長余地,也和紅海、黃海圈層有更多合作機遇。進一步說,它們有可能在網絡時代的影像創作中或者多元化的電影制式的發展中填補空白,甚至于以獨特的電影文化和語言而呈現出獨有的風貌。

由此,三類圈層的亞洲電影,越來越會在世界電影中占據更大的整體影響力,并且以各自的特色和占比,顯示重要意義的電影文化。紅海圈層需要大中華電影的融入引領亞洲電影;黃海圈層電影有可能拓展進藍海中的一些部分,能更為有效地與紅海圈層產生互動;藍海圈層相互影響競爭而彼此促進。無疑三個圈層形成的亞洲電影,必然成為世界最重要的、最大數量的、最有風格特色多樣化的復合圈層的電影景觀之一。

【注 釋】

[1][5]彭侃.全球電影市場總規模:銀幕數量達到19萬塊[N].綜藝報,2019-5-4.

[2]〔韓〕W.錢 ·金 (W.Chan Kim),〔美〕勒妮 ·莫博涅(Renée Mauborgne).藍海戰略[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3]劉陽.中國電影 穩健前行[N].人民日報,2019-1-2.

[4][6]鐘菡,簡工博.《寄生蟲》憑什么創造奧斯卡歷史,而我們的《哪吒》連提名都沒撈到?[N].新浪新聞中心,2019-2-10.

[7]周星,張燕主編.亞洲電影藍皮書2018[M].北京:中國編譯出版社,2019.

猜你喜歡
圈層紅海藍海
黃永峰:追夢互聯網新藍海 彰顯新階層新擔當
鴿子在窗臺上踱步
漫畫哲理
新媒體時代圈層文化現象研究
豬迪克之藍海奇緣
蘇州高新區:加速駛向醫療器械和生物醫藥產業“兩千億級”新藍海
網絡圈層如何賦能青年
“后浪”疊起,媒體如何引導圈層文化
炎熱的紅海
春天的小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