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攝影指導王梓赫談使用索尼FX9拍攝《少年如歌》

2020-11-03 05:42
電影中國 2020年5期
關鍵詞:易安王梓監視器

能談一下《少年如歌》這部網劇的拍攝情況嗎?

王梓赫:《少年如歌》是一部校園青春偶像劇,以易安音樂社為原型創作,講述了易安中學一群熱愛歌舞的少年們追逐夢想并為之奮斗,最后成為易安中學音樂社的一員的故事。他們在學校和社團老師的幫助下克服了種種困難,最后登上了校園文化節的舞臺。

劇中的易安中學是上海的一所中學,這個中學成立了一個易安音樂社。故事的主人公在上學時已經出道,他們發布了一些唱片和CD,在社會上擁有大量的粉絲。這部劇是在2020年7月28日開機,拍攝周期28天,最后在8月24日殺青。

您在劇組擔任什么職務?可以給我們簡單的介紹一下當時劇組的搭檔和情況么?

王梓赫:我在這部劇里擔任攝影指導,手下有3個掌機攝影師,都是我合作多年的朋友,基本上都合作了4-5年吧。劇組還有3個焦點員,3個助理,3個跟機員,以及一個航拍團隊。由于成本原因,我們沒有找機械組,現場基本是讓一個場務和劇組的設備人員來負責鋪設軌道、電子炮等重型設備,最后由我的掌機來完成驗收。燈光師是我合作多年的一個燈光指導,我們合作了《燃燒》、《不說再見》等5-6部戲。拍攝團隊很成熟,我們合作比較默契。

拍攝時用了幾個機位、什么鏡頭、什么錄制格式?(4K?幀率?XAVC?)

王梓赫:當時拍攝用了3臺FX9,拍攝模式是S35 4K,錄制格式是XAVC-I,用的S-Log3;因為有舞蹈拍攝場景,我想讓畫面更流暢一點,所以基礎幀率設置的50P。

鏡頭基本上用的都是一些常規鏡頭,比如說ARRI定焦頭:UP12mm、16mm、24mm、32mm、50mm、85mm、100mm、135mm;2支變焦頭:18-80mm,45-250mm;還有一支是老蛙的探針鏡頭。

為什么會用到探針鏡頭?

王梓赫:探針鏡頭我在拍(燃燒)的時候就用過,很熟悉它的拍攝出來的效果!在拍攝微距上有它特有的視覺沖擊力,能拍到普通鏡頭拍不到的視角!

拍攝期間有什么讓您印象深刻的事件?

王梓赫:因為我們這個戲有一個大場面拍攝。那場戲,每天大概有將近500個人參與。少年們在舞臺上載歌載舞,臺下近400位觀眾都是從全國各地趕來的易安音樂社的真實粉絲。這些粉絲在現場十分熱情(場面過于熱烈)。我們不斷在喊“冷靜點!冷靜點!不要太激動啊,我們需要情緒稍微平靜點、稍微緩和一些”。

當時我們連續拍了3天,粉絲都很配合。相比之下,這些粉絲的精力比我們工作人員還旺盛。因為當時學校面臨著開學、考試、領導視察等情況,所以要趕進度。我們每天要拍17-18個小時,拍到凌晨2-3點鐘,第二天可能7點半就要出工。

本來我們的時間還相對充裕,到后面時間一再壓縮,各種情況導致拍攝時間比較緊張。這種工作強度持續了28天。其實我還好,就是熬嘛。但我手下的這些攝影人員比較辛苦,因為別的部門都有休息時間,我們基本上沒有。當時真的是太辛苦了,這也是我這么多年來遇到的最辛苦的一次拍攝。

本次拍攝中,你們使用索尼FX9攝影機,當時是出于什么原因選擇它的?

王梓赫:首先,我之前用過FS7系列。我之前拍網劇時就說想用更好的機器,愛奇藝的那些老板說“沒問題,我們用FS7就能拍”。這次,出于成本考慮,(而且)FX9是全畫幅,又是升級產品,我也用過之前的FS7,所以我對FX9機器本身是認可的。

它的影像表現力很好、各方面操作都很順暢。并且考慮到易安中學的環境,我是想要用全畫幅來實現景深更淺的拍攝。以往我都是用135mm這些長焦去調,讓畫面人物能夠更加脫離背景一些。

全畫幅的機器,我之前拍廣告用過威尼斯,拍電視劇用它的話成本會大一些。下個戲我可能就會選用威尼斯了,雙感光對我的幫助特別大。

應該是第一次用FX9吧?拍之前有沒有做過技術測試,和FS7有哪些不同?

王梓赫:第一次使用fx9,在器材公司做了一些測試,和fs7比起來好了太多!全畫幅6k的超采4k比fs7的超級35的coms能帶來更優質的畫面和很好虛化效果!I SO800/4000 雙原生感光度也帶來更好的低照度,這對拍攝幫助很大,你可以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還可以繼續拍攝。

15檔+寬容度也是比fs7的14檔寬容度更高了。

S-Cinetone曲線使用了更高級別CineAltaV上用的色彩管理,能提供比fs7更好的的面部膚色和色調。

出于成本考慮,用FX9成本會節約在哪些方面?僅是攝影機的話,租賃費用的差距對于制片方來說應該可以忽略不計了吧?

王梓赫:用fx9攝影機主要成本節約還是在機身上,它比阿萊mini和red要便宜很多!因為(少年如歌)拍攝周期在一個月,時間長的話還會更合適!原來攝影組人員是2套攝影機的配置,后來用了fx9后我又增加了一組,最后是3機拍攝,提高了拍攝效率!制片方也沒有增加太多的費用,由雙機拍攝變成了三機拍攝,效率提高,周期縮短,制片方算的也是很精明的!

您覺得FX9的色彩還原,尤其是膚色還原如何?

王梓赫:它的膚色還原比較自然。在學校里拍,有很多綠樹紅花,無論是在內景還是外景下的人物膚色還原都很舒服。我們拍的是S-Log 3,在后期經過達芬奇調色后,它的影像呈現的膚色還原很舒服。

并且我們現在已經完全進入了后期階段。在拍攝時候同步進行后期,每天剪輯下來缺的素材鏡頭都能及時反饋、補拍。我們的DIT或者是后期人員都會跟組,所以說無論是網劇,還是電視劇、電影的后期制作都很快。我隨時想要什么效果,就能通過DIT后期調出來。有時候需要一些電腦合成或者特技,必須要有這些人員在。

現場監看,我們加709LUT來回放。在拍攝中,特別是在拍現代戲時,我們用了熒光燈管。在燈的基礎上重新去調白,找一個中間值,再用我們的燈來配個這個熒光燈,或者是再加一下暖光源做混合??赡軙P掉一部分熒光燈,但是大部分是需要用到它們的。沒有辦法,因為如果全部關掉重新布光就顯得很刻意。學校全是這種光源,我們只能去適應它。我們的做法就是關掉一部分,盡量調整為想要的效果。

而且,因為我的主場景——排練廳就在四層,拍攝的時候我們劇組就在五樓做了一個籠架,給每一個窗子用鋼筋做一個籠架,底下用大燈從空隙打進來模擬自然光源,一天拍到很晚的時候光都還能堅持,這樣就延長了拍攝時間。并且,有時候拍酒店可能就是在20多層樓,那就一點招都沒有,只能利用現有的光,再去做一些加工處理。

這次拍攝中,有場景運用到FX9的雙原生ISO嗎?它的表現如何?

王梓赫:基本上拍夜戲都會用到FX9的雙原生ISO,但可能室內光線足的情況下不會用,不過當我需要一個很暗的鏡頭,需要關掉所有燈只留一束淡淡的臺燈的光的情況下,我就會直接用到高基ISO 4000。這種使用場景非常多,我覺得這個對我的幫助非常大。

而且我原來要的12K、18K的大燈,后來都退掉了,因為我不需要很大的燈就可以做出很舒服的效果了。環境的光源也會控制的很好,用環境光作為背景光源,再用一些小的輔助燈來給人物鋪光,這樣能夠更好地體現環境。如果用大燈的話,一下子就把復雜的環境光沖掉了,反倒不生動。我覺得讓光線越自然,畫面會越生動。這個ISO 4000非常的好,一下子提了2檔多的光孔,再配合定焦頭,那就很好用?,F在不用很亮的光,只用一些小的輔助燈就能在城市夜景中將人物很好的凸顯出來。

ISO調到4000,畫面會不會有噪點?

王梓赫:iso調到4000上沒有燥點,暗部細節很干凈!這也意味著在更黑的環境下我可以拍到更多的細節。

您用到過無級可調ND功能嗎?

王梓赫:FX9的ND我們是隨時都在用,原來都是檔位的,1/16、1/64,但是中間想要再小一點,或者是讓光孔更大一點,就調不了了,而且還要加灰片。有了無級可調ND以后,我想要什么光圈就可以用無級ND調到什么光圈,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硬件設備功能。

因為原來都是用撥片一檔一檔去減光,有時候一個淺一個深,中間的值始終找不到,通過速度、感光度來調還是找不到想要的那個點。比如說我想要2.8,就鎖定在2.8,但是始終調不到。有了無級可調ND以后,就能很精準的調到想要的點,所以說這個無級ND是非常厲害的。

無級ND可以實現更精細的調整,但對于您這樣的資深攝影師來說,以往用測光表、撥片,其實很多時候都是靠經驗,有了這個會不會改變創作習慣反而不適應。

王梓赫:無極nd非常的方便,沒有使用上的不便,反而會幫助你更加精準的調整到你要的光孔,配合iso和快門來達到我要的數值。

您用到過升格功能嗎?升到了多少格?

王梓赫:因為我們有舞蹈場景,所以經常拍攝舞蹈特寫都會用到,大部分用到60fps,有時候想到達到極致,就用的2K 120fps。因為目前(FX9)超35只能拍120fps 2K,當然希望FX9以后能夠達到4K 120fps。因為現在的片源基本上要的都是4K,我拍了五六年的戲,全是用的4K,沒有用1080P拍過,所以在4K的基礎上希望它的升格能力越高越好。

FX9的寬容度在拍攝過程中夠用嗎?

王梓赫:15檔+的寬容度足夠拍攝電視劇,而且,學校的有大面積的窗戶,外面很容易過曝(我們用的S-Log 3),在監視器上看的時候已經沒有任何細節了,可能高了個2-3檔。但是我回放完以后,在后期看的時候發現所有細節都是沒問題的。

所以我就跟攝影師說“你的光孔放大一點,因為我們用的S-Log 3拍攝,回放的時候所有的細節都保留了下來”。而且ISO可以往上偏一點,也可以往下偏一點。比如說,我希望白色細節更多一點,微調偏移就好了。

FX9在9月發布的固件升級2.0版本增加了眼控自動對焦,這次你們用到了自動對焦功能么?

王梓赫:自動對焦沒有用到,因為我們用的都是手動電影鏡頭,配置了跟焦員,所以基本上是用手在擰。但是我用過FS7的自動變焦頭,光孔是4,有點不夠,不過它的聚焦功能就已經很不錯了。

我在選這個機器之前也看了很多評測文章,但是我們這次用不到,可能下次用自動對焦的鏡頭拍攝的話是會使用這個功能的。我用過別的產品,我覺得眼控對焦系統,索尼應該是做的最好的,對焦最準的。

拍攝時除了在腳架上外,有沒有手持或肩扛拍攝?操控性感覺怎么樣?

王梓赫:這次拍攝中,肩扛手持非常多,因為我在拍攝舞蹈戲的時候會先使用所有的移動設備,拍完以后我會再要求手持,貼近演員拍一些鏡頭。

FX9很輕,攝影師都愛用,如果很重的話,長時間肩扛,哪怕只是增加一點點重量到后面攝影師都會很難受。特別是在拍武戲的時候,一般一扛就是一天,十幾個小時,攝影機很輕的話,攝影師會很舒服。另外我還用了如影、斯坦尼康,所以說在肩扛或移動設備上,攝影師負重會輕巧很多。

我有很多掌機的同事背斯坦尼康,后來基本上腰都有問題,就是因為器材太重,斯蔡本身就有好幾十斤,再加上各種拍攝附件,比如說鐵頭、ARRI的雙手柄等等,這些加上之后雖然穩定性要好很多,不過一部戲下來會把你整個人都廢掉的。

有時候拍攝,比如說少年們在操場上奔跑的戲,會用到黃包車做移動工具,因為攝影師背著一個斯蔡怎么也跑不過少年們,我們只能用黃包車,找人去拉,這樣可以隨時控制位置。

您在網劇拍攝中最看重主機設備的哪些方面?

王梓赫:主機的話看它的專業格式,一定要達到4:2:2 10bit,或者是4:4:4這種編碼。碼流一定要夠,寬容度也一定要15檔以上。一是對后期調色有很大幫助;二是就是要兼容性強,穩定性好。比如我們在風雪環境拍攝,它不會頻繁報警。我們這次是在八九月份拍攝,溫度很高,FX9沒有出現問題。索尼穩定性是非常好,這是我非??粗氐囊稽c。我是從 Betacam SP攝錄一體機開始用索尼產品的,那是模擬機;后來是S、SX半數字;然后就是數字Beta;再就是709、790、dvCam150... 所有的索尼攝像機發展階段我全經歷過。索尼所有的產品F5、F3、F55,dvCam150、190,這些設備我都有。

在拍《燃燒》時,我們用ARRI的機器,在韓國根本找不到ARRI,因為韓國只有3家大電影公司。人家問我們是要拍大電影嗎?我說不是啊,我們用兩臺機器來拍電視劇。那邊說的人,韓國所有的電視劇都是用索尼的F55拍攝,沒有用ARRI,要用也只能給你調1臺,使用時間還不能保證。

所以,韓國還在用F55,其實F55我真的覺得還挺不錯的,只不過中國的設備淘汰更新速度太快了,我覺得有點過剩了。因為F55的指標沒有任何問題,現在拿來拍電視劇都很好,只不過大家都在不斷的追新的東西。

所以說,無論是拍網劇還是網絡電影,FX9、FS7沒有任何問題,只要你的光控制的好,不去瞎拍。如果是電影屏幕,最好就用RAW格式,這就行了。前兩天我去青海拍一個寶馬車的廣告,用的是變形寬熒幕鏡頭,說起來也是性能過剩,不過還好它有在電影院投放,符合了它的使用場景。但實際上它給到的大多數客戶端不會用到大屏幕去觀看,都是通過網絡在ipad,電腦,手機上觀看。

除了主機和鏡頭,您覺得拍攝中非常重要的配件還有哪些?

王梓赫:其實配件方面,我更看重的是云臺系統,比如說它的穩定性和操控的手感;肩架系統、遮光斗等等也很重要;另外,無線圖傳的信號抗干擾能力一定要強,無線跟焦系統性能一定要穩定,所有的信號一定不能互相干擾。但實際上信號是有干擾的,因為我們現場有很多部對講機,對無線圖傳這些信號是有干擾會出現信號丟失,給導演回放的時候傳輸很慢,這些都會影響拍攝進度。所以我覺得云臺系統的穩定性特別關鍵。

其實每次去看設備的時候,我都會帶著我手下的人去測試,每支鏡頭都會去測試一下。因為很多時候在租賃公司租的鏡頭,長時間不去測試一下,很容易跑焦。當時有一支鏡頭就跑焦,跑了好幾尺。因此我們每一支鏡頭都會拉皮尺去測量。

還有監視器,我會用到3個大監視器,3個小監視器,不過6個監視器都不是統一色彩,那怎么辦呢?所有監視器都擺上來,我自己挑幾個,再去找一個基準光讓人調整膚色,將所有監視器的明暗度、對比度、亮度、膚色還原調整統一。這個很關鍵,因為很多時候就發現拍著拍著色彩膚色就不對了,其實是監視器的問題。所以這些都要在拍攝前期搞定。

還有手柄,有時候用著用著就脫扣了,或者是折了,這種情況都會有。因為租賃公司的設備每年都在不同的人手里運轉,所以附件這些一定要檢查。前幾年有個攝影師就從7500升降臺上摔下來,這些情況都有?,F在沒有人用7500了,沒有人敢上,就是因為這個產品使用時間太長了,可能有十多年了,它很多配件都老化了。所以在使用之前一定要檢查,安全是最重要的。

您對當下年輕攝影師有什么建議?

王梓赫:我覺得,攝影師一定要跟一個專業的團隊,這個特別重要。攝影團隊、燈光團隊、服化道團隊一定要是專業的,只有在這種專業的部門下才能發揮最大的能動性。

再就是熟悉劇本,要跟你的導演聊劇本,要知道這個戲是一個什么樣的方向,那拍攝的時候用什么樣的技術來解決這個東西。你自己要有幾種不同的預案,你要能跟導演說出:哎,導演我有幾種不同的拍攝方法,怎么能達到拍攝效果,而且還能推動劇情的發展,幫助演員。這都需要攝影師自己去感悟。

所以一個好的攝影師一定是非常聰明,能夠舉一反三,不斷學習,看不同的電影、看影像段落、看書,去學習人家是怎么拍的,幕后怎么操作的,流程是怎么樣的……這個行業就是這樣,不進則退,因為每年都有大量的新鮮的血液涌進來,這就要求你自己落實到技術,落實到經驗;技術是個好掌握的東西,師傅帶或者是在學校里學,這些最后都是落腳在你的思想。

這個是很關鍵的,一定要多去學習,不斷的去分析他為什么要這么做,那自己做的話能不能達到這個要求,或者是能不能學的很像;第一次學的成功了,第二次也學的很成功,那第三次你就會有自己的新的想法。

現在最熱門的《八佰》,人家拍了好幾個月,你要去分析它用什么光效、光源處理方法。我自己都看了幾十篇不同的文章去分析它的技術,去研究它到底怎么拍出來的。里面的很多演員我也都認識,我也會打電話去問,在拍的時候燈光師是怎么做的等等,就是通過這樣去不斷的學習,因為不能吃老本嘛,不能覺得自己在行業里站得住腳了可以吃老本了,這是不行的,一定是要不斷的去學習。

其實我說的這個學習就是一個模仿過程,你看一些大師拍的精品的、或者是那些獲獎的影片,他一定是在攝影方面有他自己獨到的地方。他是怎么用的這個鏡頭,怎么玩的光線,演員怎么去表演的,不同鏡頭是怎么組接的;這個東西就是要不斷的去強化它,你在看的過程中就是在學習,在模仿。

就跟我們在學校做的拉片訓練一樣,比如說一個3分鐘的戲,它第一個鏡頭是幾秒鐘,什么音樂段落,什么拍攝手法,什么光效,拉片的時候都寫出來,要刻在自己腦子里。第一遍大概50個鏡頭,全給寫出來,以后如果遇到類似的場景,那可不可用其中的一部分,它50個我只用20個,你寫下來,跟導演說這么拍。其實這就是一個學習、提煉的過程,最后你學的多了,幾遍之后這個東西就是自己的了,再加上你自己還要去創作,比如說你不用這個光線,換另外一種方法,明亮的變暗,暗的變明亮。在這個過程中,要去找不同點,去創作這個東西,形成自己的個人風格。

猜你喜歡
易安王梓監視器
蘇幕遮·懷南宋詞人有感
挑食的小怪物
基于FPGA消息識別和過濾的1553B總線監視器的設計
高速公路智能網絡監視器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