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汽車及零部件制造的質量控制與優化

2020-11-06 06:05李玉芳
科學與財富 2020年22期
關鍵詞:質量管理體系優化策略質量控制

李玉芳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均汽車保有量逐年上升。汽車及零部件制造是高精密行業,汽車制造企業主要以訂單訂購形式來獲取汽車零部件,這一模式增加了汽車零部件生產質量控制難度,容易導致汽車零部件在質量水平上不夠用統一協調。有鑒于此,總結梳理汽車及零部件制造的質量控制與優化的相關問題及策略,包括構建完善標準的汽車及零部件制造質量管理體系、借助先進汽車零部件加工技術改進汽車零部件質量檢驗精度、提高汽車及零部件制造人員素質等,以期整體提高汽車生產質量。

關鍵詞:汽車及零部件;質量控制;優化策略;質量管理體系;檢驗精度

一、引言

科技的進步及經濟全球化的加深給汽車制造業帶來了廣闊發展前景,在汽車制造總量逐年攀升的背景下,人們基于汽車產品的質量要求也同步提升。汽車產業作為各國經濟架構中的重要一環,應著眼質量管理控制,致力打造精品汽車品牌。要實現汽車產業的高品控管理,圍繞汽車及零部件制造開展質量控制及優化勢在必行。

二、汽車及零部件制造行業發展概述

在經濟的發展及人們生活水平提升的總體背景下,汽車作為重要的出行工具,已成為家庭生活物資之一,由此也拉動了汽車的生產銷售。新時期下,汽車產業的升級發展也使下游的汽車零部件制造有了極大的需求。在看到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也應看到我國汽車及零部件制造產業相比西方先進發達國家,在管理理念、制造技術、質量監督、人員技能方面仍有不小差距。因此,要使汽車產業長期可持續發展并保有競爭力,對汽車及零部件制造加強質量控制與優化就成為汽車生產企業高質量發展之道。

三、汽車及零部件制造質量控制的相關理論

汽車及零部件制造質量控制是汽車產業鏈中的核心內容。伴隨汽車生產技術的升級演變,汽車及零部件制造質量控制理論也經過了不斷創新,大體上可以劃分為三個主要階段,即質量檢驗階段、統計質量控制階段、全面質量管理階段。其中,質量檢驗階段主要針對汽車及零部件生產制造過程開展質量管控,主要采用事后把關這一形式,但該形式無法全面及時進行汽車質量檢驗,使質量檢驗呈現出一定的滯后性;統計質量控制以汽車零件的批量化質量管理為目標,在質量檢驗上具備了事前預防屬性,對汽車零部件質量管理提升施加了重要影響;全面質量管理階段中,圍繞汽車生產制造,劃分了汽車零部件制造環節的質量控制節點,形成了汽車及零部件制造質量管理的閉環,為汽車產業的高精尖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質量管理保障。

從汽車及零部件制造質量控制過程上看,這一過程需要緊密結合質量保證體系,確保汽車及零部件產品在策劃、設計、研發、生產等各個階段都得到檢驗及確認,最后出品合格高質零部件。在汽車零部件制造、生產及應用中,通過質量控制,實現對零部件的評價反饋?;谄嚵悴考圃爝^程的嚴謹性,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需要根據企業的生產規模、管理模式及生產技術等要素,對汽車零部件生產制造過程進行細致管控。這一環節需要兼顧協調如下幾點:首先,汽車企業要著眼經濟全球化發展背景,對汽車零部件生產制造的材料及下游配件制定采購方案,獲取優質供應商支持,構建汽車制造業主高效合作模式。其次,對汽車及零部件質量標準設定穩定性,及時性要求,這也是汽車及零部件制造企業確保質量控制水平的基本保證。第三,合理控制汽車及零部件制造的成本。成本中涵蓋了材料成本、制造成本、運輸成本等,只有達成最高的生產制造性價比,企業的經濟效益才能有所保障,質量保證專項資金才會持續。

四、現階段汽車及零部件制造環節存在的主要問題

汽車及零部件制造在實施過程中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汽車零部件制造模式未進行實時創新,部分企業受制于生產加工規模及技術水平,制造高精尖程度不高。第二,汽車及零部件制造缺乏信息化配套平臺或信息化時效性不夠。有的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固守一隅,與上下游企業之間缺乏信息溝通,汽車及零部件制造過程中難免會存在偏差誤差。第三,在汽車及零部件制造研發環節,相關投入不足,沒有形成競爭性強的自主品牌技術,受此影響,也導致汽車及零部件銷售受阻,最終對我國汽車產業發展帶來不利影響。要解決以上問題,需要從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產品質量檢驗力度的加強、先進技術的應用、人員素質提升優化等方面加以完善改進。

五、汽車及零部件制造的質量控制與優化策略

汽車及零部件制造質量控制與優化應圍繞質量保證過程中的各類要素展開,如生產過程、質量管理體系、機器設備及技術應用、材料質量表現、制造技術方法、技術人員素質能力等。因此,汽車及零部件制造質量控制優化應秉持全面性原則,借助信息化技術,對質量信息波動進行反饋,并重點做好技術的銜接創新,從而使汽車及零部件制造更具國際標準化水平。下面予以詳細說明:

5.1? 、打造完善且標準的汽車及零部件制造質量管理體系

汽車及零部件制造要確保質量的穩定性,應借鑒西方先進國家先進公司經驗,引入高效完備的質量管理體系及流程。如奧迪、寶馬、奔馳公司提出的PQM管理流程,即能夠發現并整改零部件制造過程中的問題。這一質量管理體系和流程的核心是分數制,通過分數的配比設計,如問題提報設計為15分,問題解決為90分,問題整改并驗證通過設計為100分,展開對汽車零部件制造過程的問題管理。通過這一質量管理體系,汽車零部件的問題能夠在過程中被發現,輔之以清晰的職責劃分,形成汽車零部件質量管理的閉環系統。此外,我國及外國的大部分汽車企業采用的IT系統管理理念及流程,配合問題管理模式使用后,能夠形成具備可視化及可回溯的IT質量管理界面,由此也給汽車及零部件制造質量管理形成極大助推。IT系統管理的優勢在于問題及職責的透明化及隨時可調取性,從而有效避免了質量問題的扯皮,是行之有效的優化汽車及零部件制造質量管控水平的途徑。

列舉實例說明:以某汽車企業生產實踐為例,某公司德國總部的注塑項目2018年轉移國內生產,由于國內公司之前沒有注塑加工,此項目屬于國內子公司的新項目,主要生產汽車零部件,為某大型的汽車零配件廠商供貨。由于客戶是德國企業對產品的制造流程和質量管理體系要求較高,對于初次進入這個領域某汽車企業是一個極大的挑戰,該企業首先建立內部質量管理體系來保證一個質量穩定生產過程,滿足客戶需求。在產品批量生產之前由于需要通過客戶的供應商審核,在客戶初期審核階段,需要做一些準備工作,包含倉房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設施的采購,并且建立內部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培訓相關的人員來保證量產的實現,首先根據客戶的要求建立內部文件,明確質量方針質量目標,客戶對質量的要求轉化為公司內部的質量目標,其次將質量目標質量方針和客戶的標準文件培訓質量,銷售,生產等人員并保存培訓的記錄文件。根據產品要求標準化生產工藝和作業流程,客戶在初期審核過程中發現了模具維護保養過程存在風險,由于模具是在德國制造,生產零件是在中國,模具一旦出現問題,將會影響交期,影響客戶產線,會產生停線的風險。為了規避這一風險,公司采購了模具維護保養使用的設備,并招聘了經驗豐富的模具主管及維護人員,并且把關鍵的零部件購買了備件,良好的規避了風險,滿足了客戶要求,公司順利通過了客戶的供應商審核。

5.2? 、借助先進的汽車零部件加工技術改進汽車零部件質量檢驗精度汽車零部件制造質量檢驗是發現及解決問題的可靠途徑。為有效提

高汽車零部件質量檢驗的精度,除了通過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來加以保障外,還可通過先進的汽車零部件加工技術來加以輔助改進,使質量檢驗的范圍得以縮小。相關要點如下:第一,在汽車零部件加工制造生產上,選用高效多品種的柔性生產方式,根據客戶的需求及行業技術發展動態,力求生產方式的柔性化。例如,豐田公司在汽車零部件生產制造中配備了全球車身生產線系統,即GBL,此生產方式的引入使汽車車身具備更佳靈活的焊裝切換屬性,再借助自動控制技術、自動識別裝置、數控復合機床、快換裝置、焊接機器人、高速切削機等,能夠實現多種類型汽車連續混流生產。這一模式下進行質量檢驗在工作量上大大縮減,在檢驗精度及深度上大大提高。

以某公司汽車零部件生產實踐為例,在PPAP樣件的生產環節,樣件試生產階段發現一個關鍵尺寸壁厚1.39±0.03超差實測1.4316,因為這個尺寸超差致注塑過程不穩定,Cpk值達不到1.33。

通過汽車零部件加工技術的改進及應用,尤其是調整相關參數,技術人員先后提出兩個解決方案。方案一:調整工藝參數,更改壓力變化點位置,產品壁厚變小,實測在1.425,超出公差,繼續調整工藝參數,產品尺寸在1.416,工藝調整后會導致產品的內部結構發生變化,對產品CT掃描檢查產品內部結構,發現壁厚1.416的產品內部結構出現了孔洞缺陷,體積

超過了客戶的標準要求,壁厚1.425的產品內部結構滿足客戶標準要求但

是壁厚尺寸超差。方案二:更換模具配件,聯系供應商重新加工模具配件,根據產品尺寸調整此位置滑塊的尺寸,周期6-8周,新滑塊加工完成后檢

查尺寸,測量值在1.381-1.407之間,滿足客戶圖紙要求。小批量加工300件,取樣125件測量1.39尺寸,Cpk值為2.483,加工過程穩定。將PPAP樣品提交給客戶,PPAP通過。

5.3? 、做好汽車及零部件制造人員素質提升優化

這一環節主要是針對汽車零部件制造加工的技術工人而言,由于高效化的生產制造工藝的出現,給零部件加工的各個技術領域都增加了標準要求,這就需要汽車零部件制造人員能夠具備更強的技術掌控力及質量管理能力。例如,在零部件的切削加工上,刀具材料更加多樣,具備更高效能的加工機床及自控技術廣泛引用到汽車零部件的裝配、快調、輸送、監測環節,這就對汽車零部件制造人員的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此,應通過專項技術培訓,讓制造人員及技術監督人員明確新技術新工藝可能帶來的安全及質量隱患點,在羅列風險要素后重點做好技術交底工作,從而確保汽車零部件制造線能夠安全高效運轉。例如,在汽車零部件制造中,針對鋁合金材質發動機進行局部切削時,需要注意選取正確的切削液,確保零部件的質量,同時降低切削具的磨損,這一點需要根據切削技術參數來選擇相應的切削液及配比設計,只有通過人員專業技能的訓練才能達到這一要求。

六、結語

汽車及零部件制造作為汽車行業發展的基石,在新時期的產業競爭格局中尤顯關鍵。在汽車及零部件制造質量控制及優化實踐中,需要根據行業發展及技術動態,從質量管理體系構建、先進技術及工藝研究、質量檢驗力度強化、專業人員素質優化等途徑入手,在信息化輔助下,實現對汽車零部件制造全程的監督。

參考文獻:

[1]?? 宋洪科.汽車零部件及其裝備制造業的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J].商品與質量,2020,(13):50.

[2]?? 陸彬.智能化汽車零部件制造執行系統研究及應用[J].時代汽車,2019,(19):96-97.

[3]?? 嚴樹鋒,丁連軍,胡全,等.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及其技術研究[J].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18,(9):64+66.

[4]?? 程浩,錢得柱.汽車及零部件制造的質量控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16):204.

猜你喜歡
質量管理體系優化策略質量控制
基于ISO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開放實驗室管理與探索
船舶行業質量管理信息化平臺的研究與建設
軍工企業實施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研究
企業重大風險確定及管理建議的研究論述
淺談機車總風缸的制作質量控制
分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淺談在公路橋梁施工環節的質量管理及控制
淺談石灰土基層施工及質量控制
黃土路基臺背回填的質量控制
基于一種優化策略的智能燈控制系統研究與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