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重癥肝膽外傷患者采用損傷控制性手術在肝膽外科治療中的臨床效果

2020-11-06 03:17曹順勇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20年25期
關鍵詞:肝膽外科重癥

曹順勇

【摘要】目的 探討重癥肝膽外傷患者采用損傷控制性手術在肝膽外科治療中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在我科室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進行肝膽外傷治療的重癥病人共計116例。將病人分為兩組,各58例。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方式。實驗組采用了損傷控制性手術治療方式。分析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對照組術后感染發生率為25.86%和實驗組的5.17%相比較高,兩組差異明顯,P=0.0000。對照組手術時間和實驗組相比較長、術中出血量和實驗組相比較多,兩組差異明顯,P=0.0000。結論 在重癥肝膽外傷治療中,可采用損傷控制性手術,效果優異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關鍵詞】肝膽外科;損傷控制;重癥

【中圖分類號】R65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5..02

肝膽外傷在外科疾病中屬于常見的損傷類疾病,此疾病具備發病率高的特點[1]。重癥肝膽外傷病人通常會因疾病嚴重程度以及受傷位置、受傷因素以及存在合并傷等多中因素作用下而難以對其進行合理有效的治療,進而導致病人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部分病人甚至因此而發生死亡。肝膽外傷在臨床治療中通常會采用手術治療方式,常用手術為常規摘除膽囊或是切除肝臟手術,雖然有效但因為對于經受傷程度不了解,因為會給機體帶來一定的損害[2]。而且行常規摘除膽囊或是切除肝臟手術很可能因為手術時間過長或是麻醉時間過長而導致病人出現代謝酸中毒、體溫降低以及凝血功能障礙等多種不良反應,進而給病人的治療帶來嚴重危機,基于此情況,我科室運用了損傷控制性手術,具體實施情況,在下文中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在我科室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進行肝膽外傷治療的重癥病人共計116例。將病人分為兩組,每組58例。對照組中,男30例,女28例,年齡25~56歲,平均40.5歲。實驗組中,男28例,女30例,年齡28~63歲,平均45.5歲。兩組病人之間的一般資料均無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參與本次調查病人均符合重癥肝膽外傷臨床診斷標準,納入以及排除標準如下:(1)納入標準:①符合重癥肝膽外傷診斷標準;②無腫瘤類、白血病等嚴重疾病;③無精神疾病者。研究前患者與家屬均知情,并簽署《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存在認知與溝通異常者。②精神疾病者。③伴有嚴重疾病者。④心肝腎等臟器受損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方式,即為急診摘除膽囊或是切除肝臟手術,常規留置引流管,術后送往重癥監護室進行緊密觀察。

實驗組采用了損傷控制性手術治療方式,具體實施情況如下:(1)病人入院后對其實施常規剖腹探查,對病人腹腔進行填塞壓迫,從而實現止血的目的;隨后通過修補、結扎、鉗夾斷裂血管方式控制病人出血量,并對病人腹腔污染實施處理;(2)對病人實施姑息性關腹后,就病人轉送至ICU進行綜合復蘇,包含供氧、輸血、補液等措施幫助病人恢復到正常體溫;(3)術后改善病人凝血障礙、酸中毒以及抗感染等并發癥,同時停止三聯征影響,待到病人體力恢復到以往耐受力以后進行第二次手術治療;(4)術后根據病人術后1~3天身體情況選擇2次手術方案;如果2次手術后將病人腹腔填充物去除,同時對手術中忽略損傷進行探查,并對臟器進行重建修復。

1.3 觀察指標

分析手術結果。從術后感染情況、手術指標方面進行分析。手術指標從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方面進行評價。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軟件(22.0版本),計數資料(率)行x2檢驗,計量資料(x±s)行t檢驗,P<0.05時存在顯著差異。

2 結 果

2.1 術后感染情況分析

對照組:參與調查的58例病人中,有15例病人出現了術后感染情況,發生率為25.86%;實驗組:參與調查的58例病人中,有3例病人出現了術后感染情況,發生率為5.17%,對照組術后感染發生率為25.86%和實驗組的5.17%相比較高,兩組差異明顯,P=0.0000。

2.2 手術指標分析

對照組手術時間和實驗組相比較長、術中出血量和實驗組相比較多,兩組差異明顯,P=0.0000,具體情況見表1。

3 討 論

肝膽外傷在臨床治療中是常見疾病,此疾病具備發病率較高的特點。肝膽外傷在發病后如果沒有進行有效的治療將誘發導致死亡,如果是腹部損傷通常情況下還會伴有腹壁皮膚損傷與肌肉挫傷等情況,通常會誘發導致病人出現肝臟等腎臟組織出血性休克、腎臟組織出血性休克等欽控股,還有甚者甚至出現機體代謝功能與生理功能損傷等嚴重情況,還有部分病人因此出現了臟器功能衰竭等不良情況。臨床中對于腹部嚴重肝膽外傷病人通常會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方案與治療手段,進一步控制病情的進展。

肝膽外傷屬于外科中常見損傷類疾病,發生后會給病人生理機能帶來嚴重的影響,情況嚴重者甚至還威脅到生命安全,因此在入院就診后要給予病人有效的治療干預,在以往治療中,常用治療方式為手術治療,以急診摘除膽囊或是切除肝臟手術為住,雖然這種手術治療方式可以改善臨床癥狀,保證病人的生命安全,但仍有意外發生。伴隨著醫療水平的提升,手術方式的成熟,腹部嚴重損害治療方式也不斷成熟與更新,而損傷控制性手術就屬于新型外科手術之一。損傷控制性手術是指對病人進行重癥外科損傷救治時要行急診手術,確保病人各項生命體征都得以持平以及有效控制,極盡所能的所保證與提升病人存活幾率,在治療后期在對病人進行第2次手術。此外,損傷控制性手術的合理理念在于以存活率為中心而實施手術干預,通常會采用手術應激措施幫助病人爭取到最佳的救治時間,同時在手術中能夠維持病人正常的機體水平,保證手術效果與病人的生命安全。有部分學者認為,在臨床治療中,損傷控制性手術已經得到了廣泛的運用與普及,而且臨床應用與實施效果理想,為了證實此結果我科室在文中進行了對比與分析,發現(1)對照組術后感染發生率為25.86%和實驗組的5.17%相比較高,兩組差異明顯,P=0.0000,可見這種手術方式可以降低術后感染率;(2)對照組手術時間和實驗組相比較長、術中出血量和實驗組相比較多,兩組差異明顯,P=0.0000,可見這種手術方式可以改善手術指標。

綜上所述,在重癥肝膽外傷治療中,可采用損傷控制性手術,效果優異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高智浩.探討重癥肝膽外傷患者采用損傷控制性手術在肝膽外科治療中的臨床效果[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15):7-8.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9.003.

[2] 嚴 晶,何金鑫,肖克敏.損傷控制性手術在肝膽外科治療中的臨床療效及應用價值研究[J].中國處方藥,2018,16(6):159-160.DOI:10.3969/j.issn.1671-945X.2018.06.113.

猜你喜歡
肝膽外科重癥
上海此輪疫情為何重癥少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癥監護病房的實踐與探討
舌重癥多形性紅斑1例報道
肝膽外科術后腹腔感染患者的護理方法與預防手段
Servqual評價法對肝膽外科護理服務質量持續改進的指導作用
循證護理與個體化護理對肝膽外科患者的預后效果分析
PBL教學法對肝膽外科實習護生臨床思維能力培養的評價
腹腔鏡膽腸吻合術在肝膽外科中的療效觀察
肝膽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的多因素分析及治療對策
中西醫結合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4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