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入詩筆 篇有蘊涵

2020-11-06 07:33邱九如
東坡赤壁詩詞 2020年5期
關鍵詞:詩詞教師

周學建是一位卓立于浠水詩壇的中年作者。十多年來,他孜孜砣砣,筆耕不輟,寫下了不少文質兼美的詩作詞章。這些作品,無論是寫景狀物,還是感事詠物,抑或抒懷寄慨,都呈現出用語古雅別致、詩境高遠清曠、意蘊深刻雋永的特點。尤其是以典人詩之作,更是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高山大川,崔嵬峻拔,雄渾壯美;奇峰異壑,險絕深邃,秀麗靜謐,歷來都是詩人描寫吟詠的題材。對這類題材,作者如果沒有獨具慧眼的觀察力,反常合道的表現力,是難以寫出特點和新意的。周學建深諳其中之道,因此他的紀游之作,大多是寫縣內山水、眼前田園、尋常景色。如《春晨踏翠》:“晨明踏翠少囂喧,一路馨香岸柳邊。遠岱幽幽含夜雨,浠河靜靜籠輕煙。枝頭鳥雀爭相叫,望里桃花競自妍。幾許詩心尋陌上,橫塘笛韻影纏綿?!睆膬热輥砜?,這是作者春日清晨漫步浠河岸邊,有感于遠山近影、河光岸色而寫的一首詩。首聯緊扣詩題“春晨踏翠”展開。天色微明,田野清靜,作者彳亍楊柳夾岸、馨香四溢的河畔,踏青閑游,獨步覽勝。頷聯描物寫景,由遠而近。遠處山巒,含雨帶露,若隱若現;眼前浠河輕煙籠罩,霧嵐彌漫。頸聯由靜態渲染,轉入動態描寫,給這幅寧靜優美的畫面,增添了生動活潑的情趣:一只只輕靈歡快的小鳥,站在擁青抱翠的樹梢上爭相嗚叫,發出清脆婉轉的悅耳之聲。透過淡淡的曙色,向桃樹林放眼望去,只見一朵朵夭桃正爭芳斗妍,競相綻放。尾聯中的“橫塘”出自南宋詩人范成大《橫塘》詩中“年年送客橫塘路”句,指古人送別朋友之地。此處作者運用擬人手法,以景語傳情,表達惜春、戀春、留春之意:盡管有許多到田間地頭尋春賦詩的心愿尚未實現,但春天又將匆匆離去,我們不得不與之依依惜別。然而,春天即使離去,她的靚姿倩影卻會始終纏綿于心。這首七律,通過岸柳、遠岱、夜雨、浠河、輕煙、枝頭、鳥雀、桃花等景物,輕筆淡抹出一幅春意盎然、色彩清麗的春日晨景圖,尤其是頷頸兩聯,遠處山色與眼前河景,次第鋪展,視覺形象與聽覺形象交相輝映,使全詩更富于詩情畫意,從而示人以春雨桃花浠河的美感,展現出作者熱愛浠川山水,向往詩意生活的曠達心境。

作為詩詞作者,不僅可以用手中之筆,描繪祖國的靈山秀水,表現火熱的社會生活,反映群眾的共同心聲,抒發真摯的思想情感,還應該充分發揮近體詩詞激濁揚清的功能,鞭撻社會丑惡現象,抨擊各種不良行為,引導人們崇真向善,昂揚奮進。周學建胸懷坦蕩,性格耿直,對不平之事敢怒敢言,對不正之風敢揭敢批,對花樣翻新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敢于運用中華詩詞的形式予以揭露、指斥。且看他的七律《偶感》:“風霜雪雨折花殘,固本培元路更艱。履責應當填會海,忠勤未必筑文山。夜郎坐井觀天小,伯慮愁眠做事難。須記有權休任性,庸官可惡比貪官?!秉h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各地按照黨中央有關改進工作作風的要求,馳而不息地正風肅紀,整治了工作中一些司空見慣的頑瘴痼疾,使黨政機關的工作作風明顯好轉,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歷史進程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是,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并未絕跡,消極怠工、人浮于事、文山會海、辦事拖拉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此詩題目雖名為《偶感》,但顯然不是一時興起之作。首聯先以“風霜雪雨折花殘”,暗喻整治風暴重創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接著闡述見解:根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必須走“固本培元”、建章立制這條更為艱辛的道路。次聯緊承上聯析事明理:要履行好工作職責,就必須恪盡職守,減少不必要的會議應酬;忠誠使命,勤勉敬業,不一定要殫精竭慮于文牘,埋身皓首于表格。頸聯融經化典,借古喻今?!耙估伞笔侵笣h代西南地區的一個小國,可引申理解為成語“夜郎自大” ,以比喻驕傲無知?!白^天”語出唐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日天小者,非天小也?!北扔餮劢缧?,見識少?!安畱]愁眠”出自《山海經·海內南經》,意思是伯慮國的人,因為害怕在睡眠中逝去而有所憂慮。作者此處化用三個成語,借以譏諷官僚主義、形式主義者目光短淺、妄自尊大、只顧眼前、不思長遠和患得患失的行為,可謂是意味深長,耐人尋思,特別是“伯慮愁眠做事難”一句,更將某些人猶猶豫豫、無所適從的心態,刻劃得人木三分。尾聯“須記有權休任性”句,化用李克強總理箴言:“大道至簡,有權不可任性?!碑孆堻c睛,切中肯綮,意在提醒手握公權者,應心存敬畏,慎用權力?!坝构倏蓯罕蓉澒佟?,義正辭嚴,振聾發聵,充分表達了對“為官不為”“廉而不勤”、得過且過、尸位素餐行為的憎惡與不滿。此詩針砭時弊,一針見血;剖析問題,一語中的,展現了作者獨到的眼光和犀利的筆鋒,字里行間透露出“位卑未敢忘憂國”的赤子情懷和勇于擔當、敢講真話的品質。頸聯用典,自然貼切,新穎別致,且渾若天成,毫無刻削之痕。

周學建參加工作后即投身教育事業,大半輩子都在滋蘭樹蕙,為人作嫁。因此,他的不少詩詞作品,均以飽含深情的筆墨,描述教師日耕夜耘、辛勤勞作的情形,頌揚教師愛崗敬業、忠于職守的品格,展示教師淡泊名利、甘于清貧的思

想境界,謳歌教師流芳百世、澤被后人的不朽精神。請看他2017年寫的《教師節感懷》:“恰遇風云際會時,頻添白發幾人知。樓頭自在鳴禽柳,案上悠然落葉詩。春種秋收心渺渺,朝乾夕惕意遲遲。揮毫且賦園丁頌,盡是清歌人鳳絲?!笔茁撜f,在改革浪潮風起云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更替日新月異的新時代,教育競爭日趨激烈。辛勤的工作、巨大的壓力,使廣大教師身心俱疲,“頻添白發”?!邦l添白發幾人知”,飽含著作者對教師的一腔深情、幾分敬意和對教師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精神的贊頌。頷頸兩聯具體描述教師工作學習情景和深遠曠達情懷:春回大地,萬物勃發,柳禽啼鳴,登樓遠眺,頓覺心曠神怡,自在舒暢;秋日來臨,落葉繽紛,詩意盎然,伏首案前,倍感天高地闊,悠然自得。盡管終日勞累,工作上不敢絲毫松懈,但教師們心存高遠,相信播種必有收獲。這兩聯對仗工穩,用語典雅?!傍Q禽柳”化用南北朝著名詩人謝靈運《登池上樓》中名句“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謂春到人間;“落葉詩”化用唐代詩人孔紹安《落葉》詩中“早秋驚落葉”句,言秋天已至。聯中雖未著“春”“秋”二字,然春光秋色已躍然紙上?!按悍N秋收”“朝乾夕惕”,詞出有源,巧引妙用,寄寓感慨,供人懷想,看似信手拈來,實則字斟句酌,力臻高格,細細咀之嚼之,回味無窮。尾聯言教師栽桃培李、寧靜致遠的虞懷厚德,猶如清歌麗曲,悠揚綿長,余音縈繞,暗喻園丁精神,薪火相傳,綿延不絕。

清代詩人袁枚在《隨園詩話》中說,詩“用意要精深,下語要平淡”。周學建的詩詞,平淡中顯精深,精深處蘊理致。這除了他諳熟詩詞寫作技巧,具有豐富的閱歷、寬闊的視野和敏銳的生活體悟能力外,還應該與他博覽群書、厚積薄發和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創作態度有直接的關系。他雖然科班出身,文學功底豐厚扎實,但仍然攻讀不息,堅持在知識的海洋里探驪索珠,從各種書籍中采英擷華。同時,寫詩填詞,朝錘暮煉,反復推敲。從他寫的三首《讀書吟》中就可窺斑見豹。從“幾本破書消永夜,一窗春雨共微寒”的描述中,可看到他徹夜讀書、不懼春寒的身影;從“可嘆淳公槐夢短,堪嗟潘岳鬢毛秋”的感慨中,能領略到他對時光易逝、年華虛度的惆悵。而“隔墻猶是語聲歡,我自清燈映畫欄”,則映照出他專心致志伏案讀書,不被外界喧囂所擾的淡定心態。特別是《讀書吟》(其三)更讓人心中一熱:“等閑日子一生求,愛既成奢恨已休。刺股懸梁尋好句,揮毫潑墨寫風流。今日只此三分地,來世何須萬戶侯。靜夜南窗春雨后,期期盡興放蘭舟”。開篇即向讀者掏心置腹,展露其順其自然、隨遇而安的高情逸興。接著陡轉筆鋒,以典人詩,表示要向古圣先賢學習,揮毫潑墨,苦吟不輟,揚葩振藻于詩壇。然后抒懷寄意,表明躬耕吟苑,甘守清貧的人生態度。結句中的“放蘭舟”,化用北宋學者邵雍“夜不就席”的讀書故事,與《讀書吟》(其一)中的首聯“夜夜挑燈閉小樓,不眠人對不眠愁”前后呼應,真實地反映了作者“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孜孜不倦,挑燈夜讀的情形,進一步展示了其學而不厭、書中尋樂的精神追求。詩語清新古雅,意象豐富幽深,讀后,既讓人感受到作者學習勤奮、創作用心、心境淡然,也讓人體會到作者以才學用典人詩之巧妙,以積淀遣詞造句之嫻熟。

“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練習書法如此,寫作詩詞亦然。我們相信,憑著旁搜遠紹的積累、“懸梁刺股”的勤奮和鍥而不舍的執著,周學建一定會更加游刃有余地揮毫潑墨,寫出更多讓人愛不忍釋、齒頰留香的精品力作。

(作者邱九如,系黃岡市詩詞學會常務理事、浠水縣詩詞學會會長)

猜你喜歡
詩詞教師
詩詞書法作品
【詩詞篇】
背詩詞的煩惱(下)
背詩詞的煩惱(上)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猜詩詞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師
教師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