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聲診斷學》教學方法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初探

2020-11-06 03:17王釩王夕欣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20年25期
關鍵詞:教學質量教學

王釩 王夕欣

【摘要】超聲(Ultrasound,簡稱US)作為四大類醫學影像設備之一,因其無電離輻射,可以多角度動態觀察器官,在醫學影像檢查中使用廣泛。超聲設備日益先進,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涌現。醫學影像技術專業中,課時設置較少,課本內容陳舊、重點不突出,學生診斷基礎薄弱,在有限學時內讓學生掌握超聲的基本操作和診斷一直是教師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超聲診斷學;教學;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5..01

《超聲診斷學》是一門理、工、醫復合型課程,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同時又是理論和實踐并重的學科[1]。傳統的示范式教學模式不適合當前醫學教育的發展。通過調研發現,目前高校在超聲教學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①《超聲診斷學》授課學時有限,大多數教師照本宣科,實踐以示范性操作為主,學生缺乏實踐和動手機會;②教學投入不足,超聲設備匱乏;③教師數量不足,教學與臨床脫節,一對多的教學方式,學生實踐少;④超聲實驗或見習未能明確目的及要求,學生抓不住重點;⑤幻燈片無法呈現超聲動態檢查過程,未能有效的利用網絡資源開展教學。針對上述問題結合當代大學生的特點,就如何提升該課程的教學質量與效果進行探索和討論。

1 優化學時分配,精選教學素材

超聲醫學同醫學影像技術的發展一樣,日新月異,很多新的內容教材中均未更新,而對于一些陳舊的內容,過時的內容卻占用了大量的篇幅[1]。根據各學校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教材,有條件的可以采用自編教材或者講義的方式,在實踐教學中,注重將理論融入其中,先理論后實踐,當堂將理論轉化為實踐。

通過調查發現,多數學生認為超聲診斷學較為抽象,難以系統的掌握,動手機會少。結合超聲診斷教學的特點,合理分配有限的學時。在課程理論和實踐學時分配上,應該保證1:1或更高,增加實踐學時,讓學生有更多的動手機會。

2 加大教學投入,重視實踐教學

近年來,超聲在介入、彈性成型E超、能量成像、造影等方面發展迅速。學習初期全部安排在醫院中見習,整體效果欠佳,只有具備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和操作能力再進行見習或者實習,才會取得較好的實效。

加大教學投入,至少引進高檔超聲1~2臺作為示教機型,主要通過示范讓學生掌握超聲新技術;普通超聲價格相對較低,至少保證超聲設備4~5人/臺,讓學生動手實踐,輪流扮演“患者”和“檢查醫生”角色,掃查標準切面,并進行影像判讀。每小組控制在8~10人左右,每增加10人增加一名指導教師。下課前由指導教師進行總結,及時反饋存在問題和不足。

建立超聲診斷考核制度,考核成績納入學生期末成績中,具體比例可以由認可教師自行掌握,如將超聲操作考核的成績作為期末成績的40%[2]。實踐考核中通過表格量化的形式,綜合評定學生對超聲診斷學的掌握情況,以此督促學生對超聲診斷的技能掌握。

3 加強教師培養,師生教學相長

加強教師人才梯隊建設,定期參加培訓和相關會議,學習超聲新技術和最新進展,提升教師的綜合水平和能力。教師在工作中應該收集典型病例,包括患者病例或采集病史、動靜態圖像、臨床檢查等相關資料,讓學生通過完整的案例掌握診斷思維和綜合能力。以往的超聲診斷實踐由教師操作,學生觀摩為主,缺乏動手環節,理論和實踐脫節、不能獨立進行超聲檢查。因此在教學中必須進行互動、聯合使用多種教學手段提升教學質量。

4 豐富教學手段,明確實踐目標

將多媒體和網絡融合進入課堂,采用動畫、視頻、微課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立體直觀的學習體驗。實驗課人人動手,書寫實驗報告,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內容掌握情況。與CT和MRI成像不同,超聲圖像隨著探頭聲束方向和位置改變,可以實時呈現切面,另外還要結合B超、3D、CDFI、PW、CW等顯示方式對動態圖像進行綜合判讀。

根據課程特點,應該注重圖文和視頻相結合的方式,通過直觀的圖、視頻、動畫等形式讓學生能夠捕捉住知識點。課前明確學習目標,下達學習任務,在任務驅動下高效學習,維持學生的學習熱情。

5 充分網絡資源,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結合當代大學生特點,可利用MOOC、微課等網絡資源,依托智慧樹、學習通、云班課、MOOC等平臺,在有限的學時發揮多種平臺作用,通過線上學習,拓展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達到理實一體化,對線下的知識進行回顧和總結。

即時通訊工具縮短了時空距離,方便、高效、快捷,可以通過圖片、文字、語音、視頻等形式進行答疑和交流。建立QQ群或者微信群,提供及時有效的溝通渠道;通過群討論的方式,即時溝通,討論解決臨床中遇到的問題。

綜上所述,超聲診斷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3],超聲技術和成像方法發展日新月異,不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理論知識,還需要學生具備動手操作的能力。在教學中,必須在良好的實驗實訓條件和師資隊伍基礎上,綜合運用混合式教學、網絡教學、群討論等方法,提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張 翠,程 文,張艷華.如何提高新生代醫學生超聲教學的質量[J].教育教學論壇,2020(05):327-328.

[2] 楊東紅,馬蘇美,薛麗麗,南彩玲,陳 飛,盧麗君.大學附屬醫院超聲診斷教學方法改革初探[J].甘肅科技,2013,29(01):72-73.

[3] 曾紅春,姚蘭輝,王曉榮.醫學影像專業超聲實踐教學改革的應用初探—不同示教方法教學效果的比較[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06):66-67.

猜你喜歡
教學質量教學
努力改善辦學條件 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關注學習過程 提升教學質量
微課讓高中數學教學更高效
如何讓高中生物教學變得生動有趣
提高教學質量,重在科學管理
實踐教學如何提高教學質量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