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信泰富澳元期權巨虧事件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分析

2020-11-06 06:05劉成田浩川陸杰
科學與財富 2020年22期
關鍵詞:內部控制風險管理

劉成 田浩川 陸杰

摘要:本文系統介紹了2008年中信泰富有限公司利用澳元累計期權合約進行外匯風險對沖而發生巨大損失的事情始末,基于2017年COSO協會發布更新版《企業風險管理——與戰略和績效相整合》框架文件分析企業如何有效進行內部控制,詳細總結了該案例的教訓與反思,并提出相關風險管理和內部措施建議。

關鍵詞:中信泰富;累計期權;內部控制;風險管理

自中國加入WTO后,中國逐步融入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中國企業不僅向全世界出口貿易品,也開始直接對外投資并使用金融衍生工具進行對沖、套利或套期保值。但金融及衍生品市場本身具有風險高,技術要求高等特征,而國內相對缺乏成熟的金融衍生品,中國企業在全球金融市場明顯經驗不足,同時企業委托代理問題的出現以及經營活動復雜程度的不斷加大使得中國企業在進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時風險意識薄弱,沒有嚴格的風險應對措施,極易出現內部控制問題。本文以中信泰富的外匯買賣合約巨虧事件為例,探討如何在公司經營中進行有效的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

一、風險管理框架下的內部控制體系

內部控制,是指單位為了實現其利益目標,在單位內部實施的各種制約和調節的措施和方法。內部控制從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五個層面以確保企業各項規章制度與經營決策的順利執行,保證企業的正常運營和財產安全。

2004年,COSO委員會發布《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將風險管理納入內部控制框架。2017年COSO協會發布更新版《企業風險管理——與戰略和績效相整合》框架文件(以下稱“新框架”)。在經歷了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網絡技術革命等社會經濟技術變化給機構帶來重大風險意識沖擊的背景下“,新框架”對內容進行了諸多調整,更體現出對企業核心價值、文化等重大背景理念性的重新認識,并表示內部控制和內外部審計都不能有效地將風險管理納入控制和審查的環節中,因而并不能規避企業風險?!靶驴蚣堋敝荚趶浐巷L險管理和內控,明晰企業風險管理與企業戰略、績效密不可分的整體理念。

在風險管理框架下進行內部控制,更加重視風險的識別、評估和應對,強調事前控制,可以做到經營項目中靈活且全面的防范、轉嫁、分散或承擔風險,是企業風險管理的最重要方式。

二、中信泰富澳元累計期權巨虧案始末

2007年香港上市企業中信泰富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泰富)在澳大利亞進行鐵礦項目投資,整個項目的資本開支每年至少10億澳元。為降低澳元升值的風險,公司于2007年 12月前后與包括花旗銀行等在內的13家銀行共簽訂了24款外匯累計期權合約,對沖澳元、歐元及人民幣升值影響,其中澳元合約占絕大部分。

累計期權外匯合同被普遍認為是投機性很強的高風險產品,是一種特殊的期權。除期權的一般特性外,累計期權合約設定了上漲超出取消價和超倍下跌買入單位,如果標的物的市價超過期初價的一定比例,那么該期權合約自動終止,如果標的物的市價跌破行使價時,投資者則必須買入一定倍數的標的物,這使得累計期權合約的多頭方收益存在上限,但損失卻是無限的。

2008年澳元大跌60%以上,中信泰富觸發看跌期權交易,陷入巨額虧損。2008年 10月 20日,中信泰富對外發布公告稱,因澳元大幅跌水,公司炒外匯發生155億港元的巨額虧損,其中,包括已經實現的虧損約8 億港元和估計的虧損約147億港元。次日,中信泰富的股價開盤即暴跌38%,跌幅達到55.1%,遠超過業界預計的20%左右。

基于內部控制框架分析,中信泰富明顯缺乏良好的內部環境,風險識別、評估程序缺乏。中信泰富稱其外匯合約的目的在于套期保值,但公司簽訂的合約須接受的94.4 億澳元總額遠大于公司鐵礦石項目預計所需的約26億澳元總量,與交易目的相悖。公司內部沒有樹立風險意識,建立行之有效的衍生工具投資制度,而貿然從事投機項目。同時中信泰富內部溝通與信息傳導備受阻礙,控制活動漏洞百出,監控機制嚴重缺位。虧損事件后,中信泰富時任董事會主席榮智健表示對此事并不知情。財務董事未遵守公司對沖風險政策,且在交易中未按規定取得批準,越權行權導致虧損,相關交易的原始單據上頁只有財務董事和一個交易員簽名,可見其內部控制缺乏應有的職責分離。

三、建議與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風險管理框架下的內部控制制度,健全公司治理結構

中信泰富事件揭露出該公司明顯存在著董事會虛置、經理人過分集權等使得內部控制失效、激勵和約束機制不明確的問題。涉及上百億港元的外匯合約竟然在董事會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批準執行,這是對股東極不負責任的行為。

董事會、監管部門和高層管理人員對風險監督負有重要責任?!靶驴蚣堋敝袕娬{董監高最初對企業戰略、風險偏好、企業文化的設定和企業資本資源的承受能力是企業風險的根本來源。因此:

(1)???? 董事會應增加獨立董事的數量,并使之在重大投資決策等方面做出獨立、客觀的判斷,同時與高管層根據企業整體目標確定衍生金融工具業務的目標和相關策略,并據以確定企業的風險偏好,減少企業內部投機意識。

(2)???? 建立成文的、針對衍生金融工具的內部控制政策與決策程序,合理設置激勵與約束機制,將執行權、結算權、監督權嚴格分離,并以此為依據嚴格執行。同時,設立獨立的、專業的、可以越級上報的交易現場監督者,以避免應對黑天鵝事件不及時等問題。

(二)推進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強化外部監管,加大信息披露,建立并完善相關制度

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與壯大是我國實現金融市場化的重要一環。結合國情,逐步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不僅可以為金融機構和非金融企業提供足夠的風險分散工具,而且可以倒逼企業對內部風險進行管理和控制,對金融衍生工具形成正確的認知。

第一,深化衍生金融工具會計制度,推進交易立法進程,為建立責任追究制度、規范衍生品交易提供法律保障,同時應確保在加強監管的同時保留創新空間。

第二,加強外部監管,規范市場行為。包括市場準入監管;持續性監管,主要是對財務報告制度監管、企業流動資金充裕度的監管等;對從事投資業務公司的內控制度進行監管,以保證衍生品監管框架的穩定性、持續性和統一性。

第三,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誠實且客觀的信息披露不僅可以促使問題盡早解決,還可以防止形成系統性風險,增強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這既是對公司進行市場監督的保證,也是金融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艷芳,楊愛義.衍生金融工具投資風險控制問題研究——基于中信泰富事件的分析[J].財會月刊,2010(29):78-80.

[2]?? 王瑩.中信泰富事件分析報告——解讀中信泰富投資澳元外匯衍生品巨虧深層原因[J].現代商業,2009(17):35-36.

[3]?? 樊昌昊.資產定價與風險管理案例研究——以中信泰富外匯事件為例[J].經貿實踐,2018(05):93+95.

[4]?? 成姝妍.從中信泰富事件看外匯衍生交易風險管理[J].中國商界(下半月),2009(01):36.

[5]?? 郝松,蔡釗艷,連波.基于中信泰富衍生工具運用的思考[J].會計之友,2012(03):102-103.

[6]?? 王舒逸.簡析風險管理框架下內部控制在企業中的運用——以中信泰富澳元衍生品巨虧案為例[J].企業導報,2012(11):39-40.

[7]張霞.中信泰富內部控制分析[J].會計師,2018(24):47-48.

[8]?? 王琦.淺談企業如何規避金融衍生工具風險——以中信泰富外匯合約巨虧案為例[J].全國流通經濟,2019(06):130-131.

[9]?? 盧林.淺談企業規避金融衍生工具風險——以中信泰富外匯巨虧事件為例[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0,13(06):68-71.

作者簡介:

劉成(1999.03—),男,貴州省遵義人,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金融系,本科生。

陸杰(1998—)男,安徽省銅陵人,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金融工程系,本科生。

田浩川(1998.07—),男,湖北省恩施人,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統計系,本科生。

猜你喜歡
內部控制風險管理
探討風險管理在呼吸機維護與維修中的應用
房地產合作開發項目的風險管理
互聯網形勢下證券公司內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問題以及解決策略思考
我國物流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問題及建議
房地產開發企業內部控制的認識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
制造企業銷售與收款業務的內部控制分析
護理風險管理在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的應用
本地化科技翻譯的風險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