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在急診創傷性休克治療中使用限制性補液的臨床治療價值

2020-11-09 03:00張瑞芝
健康大視野 2020年20期

張瑞芝

【摘 要】目的:探究與分析不同液體復蘇方式對創傷失血性休克患者氧代謝與熱休克蛋白表達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自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90例創傷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45例,對照組給予充分液體復蘇,觀察組給予限制性液體復蘇,對比兩組手術時間、失血量、輸液量、病死率、并發癥發生率、氧代謝指標及熱休克蛋白表達水平。結果: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手術時間短、失血量少、輸液量少、病死率低、并發癥發生率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復蘇2h氧輸送、氧消耗較高,混合靜脈血氧飽和度較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熱休克蛋白表達水平明顯升高,觀察組治療后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熱休克蛋白表達水平升高更加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限制性液體復蘇治療創傷失血性休克的臨床療效顯著,能夠降低病死率以及并發癥發生率,促進改善預后。

【關鍵詞】充分液體復蘇;限制性液體復蘇;創傷失血性休克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restrictive fluid replacement in emergency traumatic shock treatment

Zhang Ruizhi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Chengyang District, Qingdao 26611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luid resuscitation methods on oxygen metabolism and heat shock protein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hemorrhagic shock.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hemorrhagic shock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7 to July 2019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adequate fluid resuscit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strictive fluid resuscitation was given, and the operation time, blood loss, infusion volume, mortality, complication rate, oxygen metabolism index and heat shock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horter operation time, less blood loss, less infusion volume, lower case fatality rate, and lower complication rate (P <0.05).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oxygen delivery and oxygen consumption at 2 hours of resuscitation, and the mixed venous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was lower.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 heat shock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The heat shock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The use of restrictive fluid resusci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raumatic hemorrhagic shock ha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which can reduce the mortality and complication rate and promote improved prognosis.

Key words: full fluid resuscitation; restrictive fluid resuscitation; traumatic hemorrhagic shock

【中圖分類號】R54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0--01

創傷可作為導致人體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據調查研究資料顯示,約有50%的創傷失血性休克患者伴隨著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抑制,并對患者的預后造成了不良的影響[1]。目前針對創傷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療仍以液體復蘇為主,通過采取積極有效的液體復蘇的方法恢復機體的循環血量,從而達到維持血壓,保證人體各個組織器官及系統循環關注血量的目的,更好的延緩休克進展,確?;颊叩纳】蛋踩玔2]?,F我院針對收治的創傷失血性休克患者分別采用充分液體復蘇與限制性液體復蘇治療,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90例創傷性休克患者,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45例,對照組中男24例,女21例,年齡在19至6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0.9±2.6)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傷10例,高空墜落傷21例,銳器損傷9例,擠壓傷5例,入院時間在1至6h之間,平均入院時間為(3.6±0.3)h。觀察組中男25例,女20例,年齡在18至6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1.3±3.2)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傷12例,高空墜落傷20例,銳器損傷10例,擠壓傷3例,入院時間在2至7h之間,平均入院時間為(3.9±0.2)h。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病種分類等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接診后均對患者的病情給予迅速的評估,開放有效的氣道,常規給予吸氧、心電監護、血壓以及呼吸等指標的檢測,建立2條以上有效的靜脈通道,選擇合適的液體快速為患者輸入晶體液或膠體液[3]。

對照組給予充分液體復蘇,方法為:將早期、快速、大量補液作為治療原則,使得收縮壓快速升高至90mmHg以上,平均動脈壓(MAP)在60至80mg之間[4]。觀察組給予限制性液體復蘇,方法為:對中心靜脈壓、動脈血氣以及凝血功能等指標進行監測的基礎上給予限制性的補液,期間對平均動脈壓監測,當MAP升高至50至70mmHg時即可減慢輸液的速度,對液體量進行限制,并將MAP控制在此范圍下[5]。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手術時間、失血量、輸液量、病死率、并發癥發生率、氧代謝指標及熱休克蛋白表達水平。常見并發癥包括ARDS、MODS及膿毒血癥。氧代謝指標包括復蘇2h氧輸送、氧消耗、混合靜脈血氧飽和度。熱休克蛋白表達水平通過采集靜脈血5ml,放置在肝素抗凝管中,給予分離血漿,放置在零下20攝氏度的環境中保存,利用Western blot法測量,所采用的試劑盒均由福州邁新生物技術開發公司生產提供,操作方法與結果嚴格按照說明書上進行。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以均數± 標準差( x ± s)的形式對數據進行表示,以 P<0.05代表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圍術期指標對比

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手術時間短、失血量少、輸液量少、病死率低、并發癥發生率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氧代謝指標監測結果對比

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復蘇2h氧輸送、氧消耗較高,混合靜脈血氧飽和度較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治療前后熱休克蛋白表達水平對比

兩組治療前相比熱休克蛋白表達水平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兩組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熱休克蛋白表達水平明顯升高,觀察組治療后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熱休克蛋白表達水平升高更加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目前用于治療休克的方法將應用大量的液體復蘇為主,并將盡早盡快作為主要原則,從而盡快的促進恢復循環灌注血量,恢復血容量,并維持正常的生命體征,在根本上避免休克的進一步加重,此種治療方法在臨床工作中被稱之為充分液體復蘇[6]。有研究報道指出,針對未能控制出血的創傷性休克患者來說,在實施大量液體灌注治療的同時,一方面無法改善重要臟器的氧氣供應,同時另一方面可隨著大量的液體輸入明顯降低了血管的收縮活性,隨著灌注時間的延長,血液得到了充分的稀釋后,則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長稀釋性血液的時間,進一步加重出血,對機體組織器官的供血供氧造成影響,從而威脅患者的預后[7]。因此,開始有研究報道傾向于將限制性液體復蘇的概念應用于治療創傷失血性休克的治療過程,作為一種延遲液體復蘇的方式,發現針對出血未控制前,給予有效的輸液治療并維持較低的血壓,不僅能夠快速恢復組織器官的血流灌注,同時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發生凝血功能障礙以及組織供氧不足等情況,充分發揮了機體代償作用以及復蘇的作用[8]。結合大量資料顯示發現,限制性液體復蘇相比于常規液體復蘇治療創傷失血性休克可具有更加積極的作用,在改善氧供狀態以及保護器官方面的臨床效果較為顯著[9-10]。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手術時間短、失血量少、輸液量少、病死率低、并發癥發生率低,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復蘇2h氧輸送、氧消耗較高,混合靜脈血氧飽和度較低,結果提示,采用限制性液體復蘇治療創傷失血性休克能夠更好的保證患者血液供應,止血速度較快,大幅度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更好的促進恢復了組織供氧,有效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期,從根本上促進提高了生活質量。有研究資料顯示[13],當機體處于嚴重創傷或者是缺氧等應激狀態下時,細胞能夠產生一種名為熱休克蛋白的特殊蛋白質,此種蛋白質對于機體以及細胞能夠產生自穩的作用。在通常的狀況下,熱休克蛋白能夠在細胞內呈現出穩定表達的狀態,且很快就被降解,但當組織缺血缺氧時,熱休克蛋白的含量則會明顯升高,確保機體得到有效的保護。另外,在組織修復過程中,也會促進增加熱休克蛋白的表達,目的是為了參與蛋白質的合成與轉運,促進創傷愈合。本次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熱休克蛋白表達水平明顯升高,觀察組治療后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熱休克蛋白表達水平升高更加顯著,即提示采用限制性液體復蘇治療創傷失血性休克能夠更好的促進恢復組織的自穩作用,促進改善預后。

綜上所述,采用限制性液體復蘇治療創傷失血性休克的臨床療效顯著,能夠降低病死率以及并發癥發生率,促進改善預后。

參考文獻

許春陽.限制性補液治療急診創傷性休克的應用療效分析[J].東方食療與保健,2017,(1):23-24.

陳亮,徐加富.不同補液方法院前急救治療98例創傷性休克的臨床研究[J].醫藥前沿,2016,6(35):34-35.

蘇杰慧.不同補液方式在創傷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中的應用[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11):34-35.

徐強.傳統補液法和亞休克療法用于院前急救治療創傷性休克的臨床效果[J].中國農村衛生,2016,(4):110-111.

紀秀娟,袁曉春.創傷性休克應用不同補液方法院前急救治療的效果研究[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7,1(3):23-24.

王振杰,徐志鵬,竇賀賀,等.超聲監測下腔靜脈直徑在創傷失血性休克液體復蘇中的應用[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9,28(4):56-57.

趙榮忠,魏麗麗.加溫輸液聯合參附注射液在創傷性休克并發低體溫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河北中醫,2016,38(7):1078-1079.

涂攀.創傷失血性休克應用不同液體復蘇的搶救療效及對免疫功能和電解質水平的影響[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9,40(2):34-35.

李天星,蔡婷婷,薛秋平,等.2種急診液體復蘇治療創傷性凝血病的效果比較[J].實用臨床醫學,2019,20(7):24-25.

高大偉,唐劍邦,何君源.限制性液體復蘇對全髖關節術后低血壓性休克的影響[J].中國臨床實用醫學雜志,2015,6(1):45-4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