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階段性護理管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

2020-11-09 03:00徐科威耿文璐
健康大視野 2020年20期
關鍵詞:應用效果精神分裂癥

徐科威 耿文璐

【摘 要】目的:探討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階段性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取我院 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70例精神分裂患者,采用隨機分配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階段性護理管理。比較兩組陰性和陽性癥狀量表(PANSS) 評分和日?;顒幽芰Γ˙arthel)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7.14%高于對照組70%,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PANSS 評分、Barthel 指數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精神分裂癥患者采取階段性護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依從性和滿意度,還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縮短住院時間,提升護理效率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精神分裂癥;階段性護理;應用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stage care for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Methods: In 70 cases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s admitted from September 2018 to September 2019, the random distribution method was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s and observation groups, 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mod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gave the stage nursing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Compare two sets of negative and positive symptom scale (PANSS) scores with Daily Activity Capability (Barthel) score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14%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 PANSS score and Barthel index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The adoption of stage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nursing compliance and satisfaction, and can also improve the patient's clinical symptoms, shorten the hospital sta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nursing, etc.,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schizophrenia; Phased care; Applied effects

【中圖分類號】R74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0--01

精神分裂癥是臨床上常見的精神類疾病,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情緒、思維與行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障礙,精神分裂癥多發生在青年和中年群體,會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1]。疾病久治不愈可能導致社交功能缺陷,如果治療不足,嚴重的患者會損害患者的成長和生活質量,會使其遭受身心痛苦出現自殺的想法,甚至做不利于他人和社會的事情[2]。分階段的護理管理以循證醫學為基礎,并根據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診治計劃和個人護理需求制定標準的護理管理流程,以規范護理操作程序,有助于恢復患者的腦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本文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分階段護理管理措施的應用效果進行討論,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 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70例精神分裂患者,采用隨機分配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5例。

觀察組中男17例,女18例,平均年齡(35.55±4.12)歲;

對照組中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齡為(34.28±4.16)。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所選患者經診斷都確診為精神分裂患者,排除患惡性腫瘤等惡性疾病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包括常規的心理護理、環境護理等,以及對患者疾病相關指標的檢測,常規的藥物治療,告知生活注意事項,并給予一定的護理干預。定期評估精神癥狀,合理調整用藥計劃,加強夜間檢查,如有異常癥狀應及時通知醫生。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階段性護理,具體包括:

①建立分階段的護理管理團隊?;颊呷朐汉?,由主治醫師,護理組長帶領5名專業護理人員組成分階段護理的管理團隊。所有護理人員均接受過階段性護理管理的專業技能培訓,并且熟悉護理要點。

②制定護理管理表。根據患者的病情,臨床表現,性格特征和護理需求,舉辦研討會和聯合會診,制定分階段的護理管理表。主要內容包括健康教育,功能培訓,出院護理,護理目標和護理評估等。

③護理內容。護士根據患者的發病階段(急性期,恢復期,康復期)制定相應的護理操作計劃。 并將護理計劃的重點簡明地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指導和監督患者實施護理計劃,每天對病歷進行護理效果評估,并不斷優化護理計劃。

④護理效果評估。分階段的護理管理團隊成員有明確的分工,每天總結護理工作,每周進行一次集體討論,每天完成任務后請標記“√”。 做好移交工作,減少護理失誤,增強優勢,避免弱點,使分階段護理管理的內容更加科學合理。 護士長隨機檢查護理人員的工作情況,實行獎懲制度,提高了護理人員的積極性。

護理階段分為入院時,急性發作期,康復階段。

①入院時,由主治醫師,護理組長通過精神病學“六道防線”評估患者的狀況并將結果告知責任護士,責任護士和相關的護理人員結合病人的臨床資料。24小時內制定護理計劃,包括護理目標,措施,評估方法。提交給團隊進行審查,簽名,批準后執行。護理人員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以提高對精神類疾病認知和對護理的依從性。護理人員密切注意患者的臨床癥狀,用藥,飲食,睡眠狀況,行為情況,合理調整用藥和護理計劃。

②急性發作期,將患者放置在一級病房中,24小時內護理人員在護理小組負責人的協助下完成對患者的相關評估和檢查。監測患者的睡眠質量和生活等一般狀況,及時向醫生報告任何異常情況,并與醫生分析問題。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健康教育,以確?;颊咧鲃影磿r吃藥和進食,進行自我保健,確保充足的睡眠時間。如果患者出現幻覺,可引導他們進行娛樂活動指導其轉移注意。

③康復期患者的各種功能障礙已得到明顯改善。護理人員需要加強心理護理,與患者積極溝通,了解患者心理變化。結合臨床護理經驗,為患者提供有效的建議并增強患者的安全感。安排家屬監督,協助患者進行日?;顒?,人際溝通,娛樂活動等,減輕精神障礙的癥狀并逐漸恢復正常的生活能力。要求出院后堅持康復訓練,按照醫生的處方服藥,并定期復查。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及家屬護理滿意度。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問卷總分100分,等級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評分≥85分為非常滿意;評分在65-85之間為滿意;評分≤65分為不滿意??倽M意率=(非常滿意+滿意)/n*100%。

②比較兩組患者 PANSS 評分及 Barthel 指數。Barthel 指數評估患者的日?;顒幽芰?,滿分100分,分數越高,日?;顒幽芰υ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7.14%高于對照組70%,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 PANSS 評分、Barthel 指數

觀察組的PANSS 評分、Barthel 指數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難以治愈的疾病,復發率高。精神分裂癥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和預后,如果患者的睡眠質量較差,甚至會使病情惡化出現自殺傾向,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3]。因此,精神分裂癥患者在進行臨床治療時需要注意護理措施 。階段性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對護理人員的專業要求極高。主治醫生,護理團隊負責人,和專業護理人員共同組成一個分階段護理管理團隊,每個人都履行各自的職責,充分發揮各自的專業知識,充分利用醫療資源,實現資源共享[4]。共同探索護理管理流程,提高了護理計劃的綜合性和科學性,豐富了護理內容,簡化了復雜的護理流程,節省了護理時間。護理計劃是根據患者的病情和康復階段相應的護理干預方法制定的,減少了護理的盲目性,降低了護理風險。護理人員應保持動作柔和,語言友好,耐心地對待患者,鼓勵患者并使患者感到溫暖[5]。使用心理知識進行咨詢可以幫助患者正確地了解自己,克服認知障礙并提高依從性。同時,指導家屬陪同患者進行日?;顒佑柧?,幫助患者逐步恢復正?;顒?,提高生活質量。在護理過程中,分階段的護理團隊不斷總結護理工作,提出更全面的護理干預流程,提高護理質量,加快患者康復速度,并有助于提高患者及其家屬的護理滿意度。本研究結果為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并且觀察組的PANSS 評分、Barthel 指數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針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采取階段性護理不僅可以提高患者的護理依從性和滿意度,還可以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縮短住院時間,提升護理效率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曹芳,劉美紅.精神分裂癥臨床護理路徑標準化管理[J].心理醫生2016,22(6):16-17.

盧春利.精神分裂癥患者標準化臨床護理管理分析[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6,27(11):1434-1435.

董佳,周郁秋,孫玉靜.精神分裂癥照顧者病恥感測量工具及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8,26(3):476-480.

周愛花.臨床護理路徑在精神分裂癥病人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價值探析[J].心理醫生,2017,23(5):248-249.

史麗芝.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病人實施康復式護理管理的效果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8):2361-2363.

猜你喜歡
應用效果精神分裂癥
阿立哌唑與利培酮在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治療中的應用
手術中個性化心理護理在原發性青光眼患者中的應用
健脾扶正湯在晚期胃癌治療中的應用
化療聯合CIK細胞治療卵巢癌的臨床觀察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四肢創傷復雜創面的臨床應用分析
五行音樂療法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治療作用的對照研究
松弛治療對青少年精神分裂癥干預的效果觀察
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22例臨床觀察
腦爾新膠嚢治療精神分裂癥的初步臨床觀察
氨磺必利治療精神分裂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