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在嚴重骨性關節炎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應用效果分析

2020-11-09 03:04姚夏青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10期

姚夏青

【摘 要】目的:探究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在嚴重骨性關節炎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以40例嚴重性關節炎患者為對象,研究時間為2019年1月-2020年1月,均實施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治療,對比治療前后疼痛程度、HSS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治療效果,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40例患者中,治療優21例,良15例,差4例,優良率為36例(90.00%)。治療后HSS評分、疼痛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優于治療前,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結論:嚴重骨性關節炎患者實施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有效提高治療有效率,改善膝關節功能,減輕疼痛,改善生活質量,治療效果顯著。

【關鍵詞】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嚴重骨性關節炎;膝關節活動度

【中圖分類號】R687【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044-01

骨性關節炎是因多種因素破壞關節軟骨引起有關體征與癥狀,其中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具有較高發病率[1]。股性關節炎患者隨著病情發展出現關節軟骨組織明顯破壞,特別是膝關節內側,極易引發膝內翻畸形,嚴重破壞患者的身體健康、生理功能,不同程度影響患者的學習、工作與生活,給患者帶來痛苦。臨床在治療嚴重性骨性關節炎患者時需實施手術治療,常見的有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本文將以40例患者為對象,探究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在嚴重骨性關節炎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40例嚴重性關節炎患者為對象,研究時間為2019年1月-2020年1月。所有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齡為54-72歲,平均年齡為(59.86±4.45)歲;置換側別為單側與雙側分別為12例與28例。納入標準:資料齊全;以“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國際分類第10版為標準,經實驗室診斷確診疾病;首次行本手術治療;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精神異常;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膝關節功能影響類疾病;不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實施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使用Zemmer、Stryker后方穩定型假體,在術前3天,患者需使用抗凝藥物治療,在術前1天使用抗生素治療。實施硬膜外麻醉,指導患者保持仰臥位體位,取膝關節正中處做切口,髕骨內側入路,徹底清除髕下脂肪、增生骨贅,將病變滑膜組織、髕上囊病變切除,完全暴露脛骨近端、股骨遠端關節面,半月板、前后較差韌帶切除。結合器械實施股骨、脛骨截骨治療。在股骨關節面實施髓內固定系統,在股骨髁間窩前的交叉韌帶前約1.0cm處做一空洞,指導骨骨髓腔,取骨骨髓內定位桿、股骨髁接骨板置入,切割股骨髁。使用髓外固定系統進行截骨,厚度是6-10mm。隨后,將殘留半月板、骨贅、交叉韌帶等切除,使用假體試模調試,掌握關節松緊度、下肢力線、髕骨遠動軌跡等,對內外側副韌帶、關節囊平衡軟組織松解,取股骨、脛骨假體安裝,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對髕骨假體進行安裝。使用清水、碘伏沖洗關節腔,取骨水泥固定,關閉切口,術閉。

1.3 觀察指標

所有患者均隨訪1年,對比治療前后疼痛程度、HSS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治療效果,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疼痛程度使用VAS量表評估;HSS評分:使用膝關節評分標準(HSS)對患者膝關節功能進行評估,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膝關節功能越好。生活質量:使用SF-36量表進行評估。治療效果:評估患者治療效果,依照HSS結果進行評估,其中85-100分即為優,70-84分即為良,不滿足則為差。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0.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用均值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X2檢驗,用%表示,組間比較,差異顯著性水平均為:P<0.05。

2 結果

2.1 護理前后的疼痛、膝關節功能、生活質量結果

40例患者中,治療優21例,良15例,差4例,優良率為36例(90.00%)。治療后HSS評分、疼痛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優于治療前,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如表1所示。

3 討論

骨性關節炎患者若保守治療無效時,可采用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被視為有效且安全治療方法。當前,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常用于治療嚴重關節畸形、疼痛等患者,以及保守治療無效患者[2]。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過程中,影響手術效果的因素包括軟組織平衡,此為手術是否能夠成功的關鍵因素,對術后關節功能穩定性產生直接影響。研究數據表明,在嚴重骨性關節炎患者中常見癥狀為內翻畸形,由骨性結構內翻、軟組織失衡組成,需同時實施矯正治療。軟組織平衡表示內外側副韌帶平衡,最重要的是內側副韌帶,在手術治療時應當小心保護。若患者為嚴重骨質缺損、脛骨平臺內陷,需實施植骨治療,采用自體髂骨或者股骨遠端截骨組織。另外,嚴重骨性關節炎患者在手術治療后,應當實施康復訓練,以便緩解術后疼痛,降低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促進患者恢復。術后功能訓練應當循序漸進,改善膝關節功能[3]。本次研究結果可見,40例患者中,治療優21例,良15例,差4例,優良率為36例(90.00%)。治療后HSS評分、疼痛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優于治療前,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綜上所述:嚴重骨性關節炎患者實施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有效提高治療有效率,改善膝關節功能,減輕疼痛,改善生活質量,治療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孫相祥,馬建兵,肖琳等.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中保留滑膜對術后感染的預防效果[J].安徽醫藥,2018,22(5):848-853.

[2] 呂巖.單髁置換與全膝關節置換治療單間室膝骨關節炎的效果對比分析[J].中外醫療,2019,38(22):64-66.

[3] 龐忠政.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在嚴重骨性關節炎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7):32-3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